直肠脱垂的注射疗法

目录

1 拼音

zhí cháng tuō chuí de zhù shè liáo fǎ

2 英文参考

injection therapy for rectal prolapse

3 手术名称

直肠脱垂的注射疗法

4 别名

注射疗法治疗直肠脱垂

5 分类

普通外科/肛管、直肠手术/直肠脱垂的手术

6 ICD编码

48.7601

7 概述

直肠脱垂的注射疗法用于直肠脱垂的手术治疗。 直肠脱垂指肛管、直肠甚至乙状结肠下端向下移位。只有黏膜脱出称不完全脱垂,直肠全层脱出称完全脱垂。如脱出部分在肛门直肠内称内脱垂或内套叠,脱出肛门外称外脱垂。直肠脱垂常见于儿童、老年人及经产妇。儿童型多在5岁前逐渐消失而自愈,因骶骨弯曲度逐渐形成,能有效支持直肠后壁。成年型只要产生直肠脱垂的因素存在,脱垂将逐渐加重。长期脱垂将致阴部神经损伤产生大便失禁。

根据脱垂程度,分部分性及完全性两种:①部分脱垂(不完全脱垂):脱出部仅为直肠下端黏膜,故又称黏膜脱垂。脱出长度为2~3cm,一般不超过7cm,黏膜呈放射状,脱垂部为两层黏膜组成,脱垂的黏膜和肛门之间无沟状隙。部分脱垂应与环状内痔脱垂相鉴别,后者可见到充血肥大的痔块,呈梅花状,易出血,且在痔块之间出现凹陷的正常黏膜,直肠指诊,肛管括约肌收缩有力,而直肠部分脱垂则松弛,这是一个重要的鉴别点。②完全脱垂:为直肠的全层脱出,严重者直肠、肛管均可翻出至肛门外,脱出长度常超过10cm,甚至20cm,呈宝塔形,黏膜皱襞呈环状排列,脱垂部为两层折叠的肠壁组成,触之较厚,两层肠壁间有腹膜间隙(图1.8.5.1-0-1~1.8.5.1-0-3)。

8 适应症

直肠脱垂的注射疗法适用于:

1.儿童直肠黏膜脱垂,经对症治疗失败者,均可采用此法,疗效较好。

2.成人直肠黏膜脱垂,如因体弱、年迈或有其他并发症不能耐受手术时,可以试用,暂时减轻症状。

9 禁忌症

黏膜脱垂伴有急性感染、溃烂或坏死时,不应采用注射疗法。

10 术前准备

1.准备好10ml注射器或三环注射器。针头用9号穿射针或特制穿射针。此针由扁桃腺注射针改制而成,将针的尖端磨短,保留约0.5cm长即成。此针的后部较粗,可免刺入过深,对初学者特别适用(图1.8.5.1-1)。

2.硬化剂选用5%石炭酸植物油溶液(常用为精制花生油)最合适。遇寒冷天需加温使其液化。

3.注射前排空大、小便。

11 麻醉和体位

不需麻醉。侧卧位、截石位及俯卧位均可。

12 手术步骤

直肠脱垂的注射治疗有黏膜下注射法及直肠周围注射法。前者将药物注射到黏膜下层,使黏膜与肌层粘连;后者将药物注射到直肠周围,使直肠与周围粘连。常用的药物有5%石炭酸植物油及明矾注射液。明矾(硫酸铝钾)水溶液可使蛋白质、胶体变性凝固,产生出血性凝固性坏死、瘢痕增生,形成较强的粘连而达到治疗目的。明矾液中的铝离子主要滞留在注射局部,是产生异物胶元纤维化的主要原因。铝制剂主要作用在局部,少量可被血液吸收,但很快被肾排除。常用的浓度为5%~8%。

12.1 1.黏膜下注射法

经肛门镜消毒注射部位黏膜后,在齿线上1cm直肠黏膜下层前、后、左、右4个象限各注射5%石炭酸植物油3~5ml,7~10d注射一次,一般需注射2~4次。若用5%明矾,每个部位各注射5ml,总量为20ml,注射方法同上(图1.8.5.1-2)。

12.2 2.直肠周围注射法

即在两侧骨盆直肠间隙(图1.8.5.1-3A)和直肠后间隙中注射(图1.8.5.1-3B)。取侧卧位或俯卧位,肛门周围常规消毒,在肛门两侧及后正中距离肛缘约2cm处,用0.5%普鲁卡因做皮丘,再于每个皮丘处各注射3~5ml,深度约5~6cm,然后用腰麻穿刺针先在右侧正中垂直刺入皮肤、皮下、坐骨直肠间隙及肛提肌,到达骨盆直肠间隙。通过肛提肌时,针头有落空感。在穿刺前,注射者将示指插入直肠做引导,触摸针头部位,证实针头位于直肠外侧时,再将穿刺针逐渐刺入到5~7cm,到达骨盆直肠间隙后,将药液缓慢呈扇形注入,一侧5%明矾总量约8~10ml。注射左侧时,另换一腰麻穿刺针,同法注射。在后正中注射时,沿直肠后壁进行,刺入4cm,到达直肠后间隙,注药4~5ml。3个部位注入药物总量为20~25ml。

13 术中注意要点

1.第1次黏膜下注射,应注射到脱垂黏膜的最高处,以后逐次下移到齿线以上。

2.直肠周围注射前,注射者的示指应插入直肠做引导,保证针头不刺入直肠,防止感染。

14 术后处理

直肠脱垂的注射疗法术后做如下处理:

1.注射后须卧床休息2~3d。

2.每晚服液状石蜡20ml,保持大便通畅。

3.流质2d,少渣软食3d,以后改为普食。

4.必要时补充液体及用抗生素3~4d。

15 并发症

1.疼痛  注射疗法不应产生疼痛。如注射量过多,可能有短时间肛门发胀感。注射时有疼痛,常说明注射针刺入过深而进达肌层,或刺入部位偏近齿线,应及时予以纠正。

2.黏膜坏死  用药剂量过多,浓度太高,特别是注射坏死剂药物,可致黏膜溃烂、坏死甚至大块脱落。术后可产生剧痛,常常招致脓肿、肛瘘和肛管狭窄等并发症,严重者更可继发大量便血。

3.栓塞性门静脉炎  极罕见,常由于注射后感染扩散所致。预防方法,内痔伴有感染时,忌注射;此外要注意无菌操作及注射区的消毒。凡术后突发高热和腹痛,应考虑此并发症的可能。用抗生素控制感染,严密观察肝脓肿之发生。

4.痔注射治疗所致严重并发症  坏死性筋膜炎、腹膜后感染:这是极少见的严重并发症。Kaman等曾报道1例用5%炭酸杏仁油行内痔黏膜下注射后发生肛周区皮肤坏疽及坏死,并扩展到阴囊,经急症清创及结肠造口治疗,术后发生败血症及肾衰,经抢救治愈。Barwell等报道1例用5%石炭酸植物油注射治疗1期内痔,4d后发生腹膜后感染,经剖腹发现腹膜后有广泛水性脓液,无局限性脓肿,结肠未发现病变。经清创、Hartmann手术及高压氧治疗等,术后恢复顺利。因此对痔的注射治疗不能掉以轻心,注射中要注意无菌技术,注射部位深度不能太深,只能限于黏膜下。若行第2次注射,应先做直肠指诊,若注射处有硬结,说明上次注射药液未完全吸收,不应再注射。

5.直肠周围注射偶有低烧、下腹胀、肛门痛及排尿困难。若穿刺针刺入直肠内可发生肛门周围脓肿及肛瘘。

6.成人不完全脱垂或轻度完全脱垂,若括约肌正常或稍弱,可行类似3个母痔切除术或胶圈套扎治疗,也可使用硬化剂注射治疗。若括约肌松弛,可考虑做肛门环缩小术或括约肌成形术。

7.成人完全型直肠脱垂的治疗以手术为主,手术途径有经腹部、经会阴、经腹会阴及经骶部。手术方法较多,但各有其优缺点及复发率,没有哪一种手术方法可用于所有的病人,有时对同一病人需要用几种手术方法。过去手术只注意修补盆底缺损,复发率较高,近年来对直肠脱垂的肠套叠学说进行研究,手术注意治疗直肠本身。

大家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用户收藏: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