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武汤

目录

1 拼音

zhēn wǔ tāng

2 英文参考

zhenwu decoction[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3 概述

真武汤同名方剂约有四首,其中《伤寒论》记载者为常用方,其组成为茯苓9g、芍药9g、白术9g、生姜9g、附子(脱去皮)9g。具有温阳利水之功效。主治脾肾阳虚、水气内停证,太阳病发汗太过、阳虚水泛证。

4 《伤寒论》方之真武汤

该方剂具有强大的免疫促进、调节功能,特别是白芍总苷的双相调节作用,以及抗炎、抗氧化、抗病原微生物作用,因此对免疫性疾病,即上述慢性肾小球肾炎、慢性支气管炎、甲状腺功能低下、慢性肠炎应有一定治疗作用。该方剂具有一定的强心、改善心功能、改善周围循环、改善血液流变学作用,同时有促进肾功能、利尿及促进消化系统功能的作用,因此对心源性水肿、肠炎、肠结核等应有一定治疗作用。同时该方剂对中枢神经系统有镇静、镇痛等调节作用,特别是附子、白芍、生姜对垂体-肾上腺轴有兴奋作用,因此进一步提高了该方剂的抗炎作用,促进三大物质的代谢作用、退热作用以及对神经、内分泌系统的调节作用。但是对缩窄性心包炎、严重肺心病,还应结合现代医学疗法,对肠结核还应结合抗结核治疗。[1]

4.1 别名

玄武汤(《备急千金药方》卷九)、固阳汤(《易简方》)。

本方改为丸剂,名“真武丸”(见中国医学大辞典)

4.2 组成

茯苓、芍药、生姜(切)各三两,白术二两,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2]

茯苓、芍药、生姜各三两,白术二两,炮附子一枚[3]

茯苓3两,芍药3两,生姜3两(切),白术2两,附子1枚(炮,去皮,破8片)。

茯苓9g、芍药9g、白术9g、生姜9g、附子(脱去皮)9g。[4]

4.3 功效与主治

真武汤功能温阳利水[4]。治少阴病有水气,腹痛,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自下利;及太阳病发汗,汗出不解,仍发热,心下悸,头眩,身𥆧动,振振欲擗地者[4]

真武汤具有益阳气,散寒湿的功效。散寒利水,济火而利水。脾肾阳虚,水气内停,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腹痛下利,或肢体浮肿,苔白不渴,脉沉;太阳病误汗不解,发热,心下悸,头眩,身瞤动,振振欲擗地者;少阴病腹痛,自下利者,此为有水气,其人或咳,或呕者。虚劳之人,憎寒壮热,咳嗽下利。治少阴肾证,水饮与里寒合而作嗽。

真武汤具有温阳利水的功效。主治脾肾阳虚、水气内停证,太阳病发汗太过、阳虚水泛:

1.脾肾阳虚,水气内停证。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腹痛下利,或肢体浮肿,苔白不渴,脉沉[4]

2.太阳病发汗太过,阳虚水泛。汗出不解,其人仍发热,心下悸,头眩,身𥆧动,振振欲擗地[4]

4.4 用法用量

水煎,分四次服[4]

以水8升,煮取3升,去滓,温服7合,每日3次。

4.5 方解

真武汤为治疗脾肾阳虚,水气内停的主要方剂。水之所制在脾,水之所主在肾,肾阳虚则不能化气行水,脾阳虚则不能运化水湿,以致水湿内停。水湿外溢肌肤,则四肢沉重疼痛,甚则水肿;聚而不行,则小便不利;下注肠间,则腹痛下利;上逆肺胃,则或咳或呕;水气凌心,则心悸;清阳不升,则头眩;若太阳病发汗太过,则伤阳耗阴,阳失温煦,阴失濡养,而筋脉挛急,故身𥆧动,振振欲擗地。以上见症虽异,但皆由阳虚不能化水所致。治宜温脾肾以助阳气,利小便而祛邪。[4]

真武汤方中以大辛大热的附子为君药,温肾助阳,以化气行水,兼暖脾土,以温运水湿。臣以茯苓、白术健脾利湿,淡渗利水,使水气从小便而出。佐以生姜之温散,既助附子以温阳祛寒,又伍茯苓、白术以散水湿;其用白芍者,乃一药三用,一者利小便以行水气,一者柔肝以止腹痛,一者敛阴舒筋,以止筋惕肉润。诸药配伍,温脾肾,利水湿,共奏温阳利水之效。[4]

真武汤方中附子温肾壮阳,化气利水;茯苓、白术健脾渗湿利水;生姜温散水气;芍药和里益阴[4]。诸药合用,共成暖肾健脾、温阳化气利水之剂[4]

真武汤一者治疗脾肾阳虚,水气内停;一者治疗太阳病,发汗太过而伤阳,阳失温煦,水气内动。方中白芍有3个作用:一是在大剂温阳利水药中,配伍一味酸寒益阴之品,可制约诸药辛烈温燥之性,使利水而不伤阴;二是藉其“止痛、利小便”之功,既能缓急止腹痛,又可利小便以行水气;三是其柔肝敛阴、缓急舒筋之功,尚可治疗筋惕肉𥆧,振振欲擗地之症。[5]

4.6 临床运用

真武汤为温阳利水的著名方剂。以小便不利,肢体沉重或浮肿,苔白、脉沉为证治要点[5]

4.6.1 加减法

若咳者,加干姜、细辛、五味子以温肺化饮[5]

腹泻较重者,可去白芍之寒,加干姜、益智仁以温中止泻[5]

呕者,可加吴茱萸、半夏以温胃止呕[5]

若咳,加五味子半升,细辛、干姜各一两[5]

小便利,去茯苓[5]

下利,去芍药,加干姜二两[5]

呕,去附子,加生姜至半斤[5]

4.6.2 使用禁忌

忌酢、猪肉、桃、李、雀肉;暴病之呕即用真武尚不相当[5]

4.6.3 真武汤治水肿

魏某某,男,59岁。于1963年7月诊治。患者初病时,因头面及下肢午后浮肿,曾服中西药两月余仍未见效,病日增重,而来就诊。现症:全身除胸腹及手心未肿之外,均浮肿,按之凹陷不起,小便稀少,饮食不进,口虽渴,但不饮,神倦体寒,着衣被而不暖,面色灰黯无华,舌苔黑而滑润,舌质红色娇艳,脉浮大无根,此乃真阳衰极,土不制水所致。拟方:炮附子60g,白术24g,白芍24g,茯苓24g,潞党参60g,玉桂6g,炙甘草24g,生姜30g,水煎3次,头煎1次顿服,2-3煎不论次数,频频饮服,1日尽1剂。上药连进3剂,浮肿已消退十之六七,查其苔己不黑,脉不浮而反沉,此乃虚焰渐衰,正气渐复之佳象,上方附片,党参、玉桂、生姜量减半,续服4剂而愈。(《中医杂志》(1965;7:39))

4.6.4 真武汤治喘证

王某某,女,61岁,患者有慢性咳喘病史,逢寒病作。时值秋末冬初,其病发作,喘息抬肩,动则喘息更甚,伴有咳嗽,吐痰色白,痰稀量多,形瘦神惫,时而汗出。现其面有微绎,舌苔薄白,脉沉弱无力,投二陈、青龙皆不收效,后服白果定喘汤,但只能缓解,不能根除,停药病仍发,百医不效。余诊之曰:此仍肾中真阳不足,水寒射肺也。痰生于饮,治痰必驱其饮。处方:真武汤重用茯苓60g,加干姜6g,细辛24g,服1剂知,2剂病大减。复诊:咳喘已平,吐白痰仍多,纳食不佳。前方加五味子6g,白术9g,3剂而痊愈。(《哈尔滨中医》(1965;2:53))

4.6.5 真武汤治大汗亡阳

张某某,男,34岁。1963年8月17日就诊。素体虚弱,外感风寒,服解表药后高热退,但午后潮热不退,继服辛凉解表之剂,则发热渐高,持续不退,又投凉药泻下,则大汗不止,诸法救之无效,抬来我院诊治。症见形体消瘦,精神萎糜,汗出如雨,担架衣被浸湿,低热仍不退,筋脉拘急,眩晕不能站立,二便均无,四肢厥冷,脉沉细。此表阳不固,虚阳外越,治宜温阳固表。处方:炮附片(先煎)、白芍、白术、茯苓、生姜各30g,大剂频频饮之,汗出稍止而神气复,继服上方7剂,发热亦随之而愈。(《新医药杂志》(1979;12:17))

4.6.6 真武汤治痉病

张某某,女,47岁,1976年4月28日初诊。患者于产后40天,始觉两臂振颤,以后逐渐加重,发展至全身不自主震颤,已两个半月,阵发性加剧,影响睡眠及进食,病人就诊时亦不能稳坐片刻,并伴有舌颤,言语不利,憋气,以长息为快,食欲差,舌质尖部略红,左侧有瘀斑,舌苔白,两手脉俱沉滑弱。治宜温阳镇水,真武汤加味:茯苓30g,白术24g,制附子12g,白芍15g,生姜12g,桂枝9g,半夏12g,生龙牡各30g,炙甘草6g。水煎服2剂。4月30日复诊:患者自述,29日晨8时服第1剂药,至当日下午6时许,颤动基本停止,腹内鸣响,当晚又进第2剂,颤动停止,晚上睡眠明显好转,仅有时自觉头有阵阵轰鸣,上方白芍药改用30g,加钩藤12g,磁石30g,再服3剂,以巩固疗效。(《伤寒解惑论》)

4.7 现代适应证

真武汤适用于慢性肾炎、心源性水肿、甲状腺功能低下、慢性支气管炎、慢性肠炎、肠结核、美尼尔综合征等,属脾肾阳虚,水湿内盛者。[6]

近代也用真武汤治疗慢性肠炎、慢性肾炎、心性水肿、肠结核、耳源性眩晕等属脾肾阳虚者[6]

4.7.1 慢性肾小球肾炎

慢性肾炎仅少数是由急性肾炎发展所致,其病因多为免疫介导的炎症。其中除免疫因素外,非免疫、非炎症因素也占重要地位。首先是免疫反应,某些外源性抗原或内源性抗原可刺激机体产生抗体,在血循环中形成免疫复合物,在某些情况下免疫复合物沉积或被肾小球捕捉并激活炎症介质导致肾炎产生;多个抗原、抗体分子形成网络状肾小球内免疫复合物,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吞噬功能和(或)肾小球系膜清除功能降低及补体成分功能缺陷等原因使免疫复合物沉积于肾小球而患病;血循环中的游离抗体与肾小球固有抗原或已种植的肾小球的外源性抗原相结合在肾小球的局部形成肾小球内免疫复合物,并导致肾炎。若原位肾小球内免疫复合物或循环免疫复合物不能被机体清除或机体针对肾小球内免疫复合物中免疫球蛋白产生自身抗体则导致病变并持续和进展;同时细胞免疫在某些类型的肾炎发病机制中也有重要作用。其次免疫反应需引起炎症反应才能导致肾小球损伤,炎症反应中炎症细胞可产生炎症介质,炎症介质又可趋化、激活炎症细胞,各种炎症介质间又相互促进或制约,形成十分复杂的网络关系,造成肾小球炎症病变。主要炎症细胞包括单核-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血小板;主要炎症介质包括补体、凝血纤溶因子、血管活性胺、白细胞三烯、激肽,近年又发现许多新的炎症介质,如活性氧等自由基、活性氮、血管活性肽、前列腺素类、血管活性胺、细胞黏附因子等。[6]

除免疫及炎症因素外,非免疫、非炎症因素在慢性肾炎发病中也占重要地位。当肾单位破坏至一定数量时,剩余的肾单位代谢废物排泄负荷增加,而代偿性发生肾小球毛血管的高灌注、高压力、高过滤,“三高”可引起:①肾小球通透性增加,使蛋白尿增加而损伤肾小管间质。②肾小球内皮损伤,诱发血小板聚集,导致微血栓形成。③肾小球上皮细胞足突融合,系膜细胞及基质显著增生,肾小球肥大,继而硬化。同时在肾小球内上述“三高”时肾素-血管紧张素轴的活性增高引起肾小球肥大,继而硬化;同时使肾小管损害,间质炎症及纤维化,从而形成恶性循环,加重肾损害,严重时可发生肾功能衰竭。慢性肾炎主要临床表现为尿蛋白、血尿、管型尿、水肿及高血压。[6]

4.7.2 心源性水肿

心源性水肿的病因机理见防己黄芪汤一节。慢性支气管炎的病因机理见杏苏散一节。甲状腺功能减低症简称甲减,是由各种原因导致的低甲状腺激素血症或甲状腺激素抵抗而引起的全身性低代谢综合征。根据病变部位分为原发性甲减(甲状腺本身病变所致)、继发性甲减(重症疾病引起的TSH分泌减少)、散发性甲减(由下丘脑引起的TRH分泌减少)、甲状腺激素抵抗综合征。临床上原发性甲减占成人甲减的90%~95%;新生儿及胎儿发病者称为呆小病。原发性甲减发病原因主要有4种:①自身免疫损伤如桥本甲状腺等。②甲状腺破坏,包括手术损伤及放射性碘治疗。③碘过量。④甲状腺药物如锂盐、硫脲类药物。甲状腺激素主要药理作用是:①维持生长发育,促进蛋白质合成及骨骼、中枢神经系统的生长发育;②促进代谢和产热;③提高机体交感-肾上腺系统的感受性。甲减时上述3项作用降低而出现相应症状,临床上主要表现为黏液性水肿及易疲劳、怕冷、反应迟钝、月经不调,肌肉乏力、强直萎缩,心肌收缩力下降,心动过缓,贫血,厌食、便秘、腹胀,月经过多或闭经,黏液性昏迷等。[6]

4.7.3 慢性肠炎

久泻久痢、慢性肠炎,实质上是指慢性腹泻病,既包括感染性腹泻也包括非感染性腹泻。所谓慢性腹泻是指人排便次数>3次/d,粪便量增加>200g/d,粪质稀薄含水量>85%,腹泻超过4周。其常见病因为:①胃肠道疾病,如胃癌、胃炎、慢性痢疾、肠结核、肠道菌群失调症、溃疡性结肠炎、阿米巴结肠炎、结肠血吸虫病、原发性小肠吸收不良综合征及其他肠道慢性感染性疾病等多种疾病。②肝胆胰腺疾病,如慢性肝炎、肝硬化、慢性胰腺炎、胆管癌等。③全身性疾病,如甲状腺机能亢进、糖尿病、尿毒症、风湿免疫性疾病、动脉粥样硬化、食物过敏等多种疾病。其常见机理分为渗透性、渗出性、分泌性及肠运动功能异常4种情况。①渗透性腹泻是由于肠腔含有大量不被吸收的溶质使肠腔渗透压增高,大量液体进入肠腔引起腹泻。②分泌性腹泻是指肠黏膜上皮细胞电解质转运机制障碍导致肠道电解质、水分分泌过多或吸收障碍所致,或先天性肠黏膜离子吸收缺陷所致腹泻;或广泛的肠黏膜病变最终导致肠上皮细胞水、电解质分泌增多和吸收减少。③渗出性腹泻是指肠黏膜的完整性因炎症、溃疡等病变而受到破坏,造成大量渗出而引起腹泻。④肠运动功能异常是指肠蠕动过快,以致肠腔内水分和电解质与肠黏膜接触时间过短,影响其吸收所致。所谓慢性肠炎这4种机制大都同时或先后存在。[6]

4.7.4 肠结核

肠结核是由结核杆菌感染所致,主要传染途径有3条:①饮用带结核杆菌的牛奶或食物,经消化道传染;②为血行播散致全身粟粒性结核病的一部分;③胸腔内淋巴结核经淋巴管逆流播散。肠结核主要侵犯回盲部,以下依次为空肠下段、回肠、升结肠及阑尾。主要病理改变是肠黏膜破坏形成较浅溃疡,溃疡边缘带有结核性肉芽肿,严重者可并发穿孔,愈合后往往形成瘢痕狭窄。临床主要表现为不规则发热,纳差,消化不良,腹泻与便秘交替,下腹部阵发性疼痛等。[6]

4.7.5 美尼尔综合征

美尼尔综合征(Meniere's disease),现在统一翻译为梅尼埃病,是以膜迷路积水为病理基础,以反复发作性眩晕、耳聋、耳鸣、耳胀满为临床特征的特发性内耳疾病。目前病因尚无定论,有下列几种学说:①耳蜗微循环障碍学说,首先认为内耳血管纹微血管床自动调节控制机能紊乱导致微静脉痉挛,静脉压升高,血液循环障碍,从而内淋巴体积显著增加;其次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引起螺旋韧带毛细血管痉挛,影响血管纹的血流量,使之减少,使内耳处于缺氧状态,葡萄糖代谢异常,从而使内耳酸中毒,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窝管内渗透压增高,外淋巴间隙的液体进入膜迷路,从而引起膜迷路积水。②内淋巴液生成、吸收平衡失调学说,膜迷路中Ca2+升高等因素使分泌细胞功能亢进,内淋巴液生成增多,而内淋巴管纤维化等异常或阻塞使淋巴液吸收减少,造成膜迷路积水;另外,碳酸酐酶、腺苷环化酶等活性改变也可造成膜迷路积水。③变态反应、免疫反应与自身免疫异常学说,认为内耳抗原抗体反应可引起内耳微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加,而抗原抗体复合物在内淋巴囊沉积,则影响其吸收功能,造成膜迷路积水。[6]

4.8 药理作用

[7]

4.8.1 对心脏、血管、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君药附子及所含去甲乌药碱、氯化甲基多巴胺、去甲猪毛菜碱均有强心作用,以去甲乌药碱作用最强,能增加心肌收缩力及心输出量,加快心率,对衰竭的心脏能使其收缩幅度恢复正常,去甲乌药碱是β受体部分激动剂,其强心作用与兴奋β受体有关;附子注射液能显著对抗垂体后叶素所致心肌缺血,还能对抗应激性心肌损伤,对心肌有保护作用;同时附子煎剂及去甲乌药碱对缓慢心律失常有对抗作用,但附子用量过大可导致心律失常;附子有扩张血管、增加血流量、改善血液循环的作用,附子注射液、去甲乌药碱明显扩张血管,对冠状动脉血流量、脑血流量及股动脉血流量均有显著增加作用,对血压既有升压作用,又有降压作用;去甲乌药碱具有兴奋β受体、阻断α1受体双重作用,氯化甲基多巴胺为α受体激动剂,去甲猪毛菜碱对β受体和α受体具有兴奋作用,二者是升压作用的有效成分;由于附子有增强心脏功能、改善循环、升高血压及扩张血管的双重作用,所以具有良好的抗休克作用。臣药茯苓的水、醇及乙醚提取物均可使心肌收缩力加强,心率加快;茯苓有强大的利尿作用,可减轻心脏前负荷。白术有扩张血管及降低血压的作用,能利尿,减轻心脏前负荷,但对心房肌有抑制作用;白术煎剂和醇浸剂还可延长凝血酶原时间及凝血时间。佐药生姜所含姜辣醇均为强心药,姜辣烯酮可使心房肌收缩力加强、频率加快,对于血压可产生一过性降低、明显升压和持续降压三相性作用;生姜水提取物对花生四烯酸(AA)、肾上腺素、ADP、胶原诱导的血小板聚集有明显抑制作用,能减少TXB2及PGI2的合成。白芍水提取物可拮抗垂体后叶素所致心肌缺血,增加心肌营养性血流量;白芍总苷使血管扩张,但显著增强NA的收缩血管和升压作用,抑制ADP及花生四烯酸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减少血栓湿重,抗血栓形成。

由上述各味中药药理分析可以看出,该方剂对心功能有促进、改善和保护作用,对血液循环、血液流变学及血压有促进和调整作用。

4.8.2 对消化系统功能的影响

君药附子水煎剂能抑制小鼠水浸应激性溃疡和大鼠盐酸损伤性胃溃疡的形成,同时具有胆碱样、组胺样和抗肾上腺素作用,显著兴奋肠管自发性收缩,乌头碱可明显增强回肠收缩。臣药茯苓对肝损伤有良好的保护作用,能降低肝硬化患者肝脏的胶原蛋白,促进肝内纤维组织重吸收,具有明显抗肝硬化作用;茯苓能加速肝脏的再生速度,使肝重量明显增加;还能降低胃酸含量,预防胃溃疡发生,能迟缓肠管,具有解痉作用。白术煎剂具有保肝作用,能减轻肝细胞坏死,促进肝细胞再生,降低ALT,防止肝糖元减少;白术乙酸乙酯提取物可明显增加胆汁分泌,促进胃黏膜细胞增殖,抑制胃酸及胃蛋白酶分泌,降低胃液酸度,对胃炎、胃溃疡有预防和治疗作用;白术提取物能促进肠隐窝细胞株细胞增殖,对小肠黏膜细胞损伤有修复作用;对肠肌电紊乱有一定调节作用,可显著促进胃排空及肠推进,当肠管对乙酰胆碱作用处于兴奋状态时,白术抑制之,当肠管受肾上腺素作用抑制时,白术兴奋之,使肠管活动恢复正常,所以对胃肠运动可依机能状态而具有双相调节作用。佐药生姜所含生姜油、姜辣醇、姜辣烯酮等对肝损伤均有抑制作用及预防治疗作用,姜辣醇还有显著利胆作用;生姜的多种提取物均有胃黏膜保护作用,生姜煎剂可显著抑制胃黏膜损伤,促进胃黏膜合成和释放对黏膜有保护作用的内源性前列腺素;生姜粉、生姜浸膏、姜辣酮均有止吐和抗运动病作用;生姜煎剂可促进胃液分泌及游离酸分泌,减弱胃蛋白酶作用,强化脂肪分解酶的作用,对胰酶则显著抑制,能明显降低胰酶对淀粉和脂肪的消化功能;姜辣醇和姜辣烯酮对肠管有松弛作用。白芍对多种实验性肝损伤模型均有显著保护作用,能降低急性肝细胞变性和坏死,降低ALT;其乙醇提取物可显著降低黄曲霉素B1所致急性肝损伤时乳酸脱氢酶及其同工酶升高,白芍总苷可对抗肝组织的嗜酸性变性和坏死;对免疫性肝损伤也有显著保护作用;白芍总苷及其所含牡丹酚可抑制胃酸分泌,对应激性溃疡有明显的防治作用;对肠管平滑肌白芍及芍药苷均有显著的解痉效果。

4.8.3 对肾功能的影响

臣药茯苓对健康人的利尿作用并不明显,但对肾源性及心源性水肿病人却有显著利尿作用,茯苓素是利尿的有效成分,具有和醛固酮及其拮抗剂相似的结构,可与肾小管细胞浆膜醛固酮受体结合,拮抗醛固酮的活性,提高尿中Na+/K+比值,产生利尿作用。白术则具有显著而持久的利尿作用,能抑制Na+、K+、Cl-的重吸收,增加其排泄,并有明显抗腹水作用。

4.8.4 对神经、内分泌系统功能的影响

君药附子所含乌头碱、中乌头碱及次乌头碱等多种成分均有中枢性镇痛、镇静作用,以中乌头碱作用最强,乌头碱及3-乙酰乌头碱均有局部麻醉作用,消旋甲基乌头碱为部分β受体激动剂,并可阻断α1受体而激活α2受体,乌头碱可促进脑白质呼吸,促进脑皮质葡萄糖氧化,促进葡萄糖生成乳酸;另外,附子除本身具有皮质激素样作用外,还能兴奋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系统,从而发挥抗炎、退热、促进代谢、协调全身其他内分泌激素作用。臣药茯苓不仅具有镇静作用,而且其水煎剂口服可出现暂时性血糖升高、而后下降的作用;研究发现茯苓的三萜化合物、茯苓乙醇提取物使胰岛素分泌诱导活性增强,白色脂肪细胞ST13前脂肪细胞分化增强,值得注意的是茯苓煎剂连续服用具有抗中毒性耳损害作用。白术挥发油少量具有镇静作用,白术煎剂能抑制脑内单胺氧化酶B的活性,降低MDA含量,白术多糖及白术能提高学习和记忆能力,白术多糖对胰岛损伤具有一定修复作用,因此白术、茯苓均具有降血糖作用。佐药生姜所含生姜油、姜辣醇、姜辣烯酮均具有明显的解热、镇静、镇痛、抗惊厥作用,姜辣酮能促进肾上腺髓质释放儿茶酚胺。白芍及所含白芍总苷通过抑制中枢具有显著的镇静、镇痛、抗惊厥及降温作用,对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功能可依机体状态而具有双相调节作用,同时可促进学习和记忆功能。

4.8.5 抗炎、抗氧化损伤作用

君药附子具有显著的抗炎作用,乌头碱、中乌头碱、次乌头碱是抗炎作用的主要有效成分,除附子本身具有皮质样激素作用外,还可通过作用于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而发挥抗炎作用,对炎症的毛细血管通透性亢进、渗出、水肿及肉芽组织增生等炎症的不同过程均有显著抑制作用;去甲乌药碱还有显著抗氧化作用,能清除超氧阴离子,抑制脂质过氧化,对超氧阴离子诱发的透明质酸及牛关节液中氨基多糖的解聚也有保护效果。臣药茯苓所含新型羧甲基茯苓多糖对佐剂性关节炎及继发性炎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并能改善炎症的全身症状;茯苓浸膏口服可抑制小鼠接触性皮炎。白术可抑制脂质过氧化过程,降低组织中LPO含量,防止有害物质对细胞结构和功能的破坏,对抗人RBC自氧化溶血,提高RBC中SOD活性,提高全血GSH-Px活性,显著降低RBC中MDA含量。佐药生姜所含生姜油、姜辣醇、姜辣烯酮等对炎症的早、晚期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同时能清除超氧阴离子,抑制肝匀浆脂质过氧化反应,清除羟基;生姜提取物还能显著抑制H2O2所致人RBC溶血,抑制肝细胞产生MDA。白芍及其所含白芍总苷、牡丹酚等均具有显著抗原作用,对炎症的毛细血管通透性亢进、渗出、水肿、肉芽组织增生、炎性细胞浸润等均有显著抑制作用;白芍总苷能抑制佐剂性关节炎大鼠滑膜IL-1、TNF及PGE2的过度分泌,使其功能恢复正常;同时白芍及其所含白芍总苷(TGP)及丹皮总苷(TGM)均能清除羟基及超氧阴离子,显著对抗H2O2所致RBC溶血,降低LPO增多,降低MDA含量,提高SOD及GSH-Px的活性。由此可见,该方剂各味中药的抗炎、抗氧化损伤作用是一致的,而且作用比较强大。

4.8.6 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君药附子对体液免疫及细胞免疫均有显著促进作用,附子注射液可明显促进SRBC免疫所致小鼠脾脏抗体形成细胞数增加以及血清抗体生成,并明显提高血清补体含量;对细胞免疫附子可促进T细胞RE花环形成及淋巴细胞母细胞转化。臣药茯苓及其所含茯苓多糖既能增强细胞免疫又能增强体液免疫功能;茯苓多糖及羟乙基茯苓多糖可使淋巴细胞毒性增加20~28倍;羧甲基茯苓多糖能明显增加特异性玫瑰花环形成率;新型羧甲基茯苓多糖可提高巨噬细胞吞噬功能,拮抗免疫抑制剂对巨噬细胞功能的抑制,使脾脏、胸腺、淋巴结重量增加;茯苓多糖还能诱生IL-2;茯苓素对免疫功能有调节作用,能提高机体非特异性免疫功能,增强巨噬细胞功能,但对IL-2产生呈剂量依赖性抑制作用,从而对PHA、ConA、LPS诱导的淋巴细胞转化、血清抗体、脾脏细胞抗体的产生能力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而茯苓煎剂能升高PHA诱发的淋巴细胞转化率,使脾脏抗体分泌细胞数量明显增加,提高免疫球蛋白IgG含量。白术水浸剂可显著增强抗体产生能力,增强淋巴细胞转化率,增强巨噬细胞吞噬功能,促进骨髓细胞增殖反应及IL-1、IL-2的分泌,提高外周血WBC数量,增加脾脏和胸腺的重量;对T淋巴细胞功能也有增殖作用,使免疫抑制动物TH细胞数明显增加,提高TH/TS比值,增加T细胞IL-2R的表达,使IL-2分泌显著增加;白术多糖可促进淋巴细胞转化,显著提高IL-2分泌水平;白术挥发油可提高巨噬细胞活性,增强机体非特异性免疫功能。佐药生姜醇提取物能明显改善荷兰鼠瘤免疫功能,升高脏器指数,提高巨噬细胞的吞噬率。白芍体内体外均能促进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白芍煎剂对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均有增强作用;白芍总苷对佐剂性关节炎(AA)大鼠有抗炎和机能依赖性调节作用,白芍总苷对AA明显抑制的同时使升高的H2O2和IL-1水平降低,并使AA低下的胸腺细胞有丝分裂反应及脾淋巴细胞产生IL-2能力恢复正常;白芍总苷对体液免疫、细胞免疫、非特异性免疫均可依机体状态而具双相调节作用,参与免疫调节的T细胞亚群是辅助性T细胞(TH)和抑制性T细胞(TS),白芍总苷可能作用于松果体而调节TH/TS比值,对免疫功能进行调节。

由上述各味中药分析可以看出,该方剂对免疫功能有一致的促进、调节作用,特别是白芍总苷对免疫的双相调节作用,可调节诸药及机体各项功能,使免疫功能恢复平衡。

4.8.7 对病原微生物的影响

目前研究尚无报道君药附子具有抗病原微生物作用。臣药茯苓煎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变形杆菌、钩端螺旋体等均有抑杀作用。白术水煎剂对多絮状表皮癣菌、星形奴卡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脑膜炎双球菌、枯草杆菌等均有抑制作用。佐药生姜水煎剂对伤寒杆菌、霍乱弧菌、沙门菌、葡萄球菌、链球菌和肺炎球菌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并有杀灭阴道滴虫的作用。60%生姜醇提取物对金黄色及白色葡萄球菌、伤寒杆菌、宋内痢疾杆菌、铜绿假单胞杆菌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并能拮抗HbsAg;生姜提取物对多种皮肤癣菌也有抑制作用。白芍煎剂对多种致病性细菌均有抑制作用,并有直接抗病毒作用,其抗菌作用强、抗菌谱广,除对上述大部分细菌有显著抑制作用外,还对草绿色链球菌、肺炎链球菌、乙型副伤寒杆菌、变形杆菌、百日咳杆菌、霍乱弧菌等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对黄色毛癣菌、同心性毛癣菌等10余种皮肤真菌有抑制作用。由此可见,该方剂除君药外,都对病原微生物有一定影响,但从文献分析看,还未有报道该方剂中某一种药对结核杆菌有抑制作用。

4.8.8 对肿瘤的影响

君药附子粗多糖及酸性多糖能明显增大小鼠脾脏重量,提高淋巴细胞转化能力及NK细胞活性,提高癌基因p53和Fas的表达,并提高了肿瘤细胞的凋亡率,对多种肿瘤均有显著抑制作用。臣药茯苓及茯苓多糖均具有明显的抗肿瘤作用,茯苓多糖可通过直接细胞毒作用及提高免疫功能对腹水肉瘤S180细胞、人慢性骨髓白血病K256细胞具有显著抑制作用;茯苓素可通过抑制肿瘤细胞核苷转运和DNA合成对白血病L1210细胞的增殖有显著的抑制作用。白术挥发油对癌细胞有细胞毒作用,能降低瘤细胞增殖率,降低癌组织的侵袭性,提高机体的抗肿瘤反应;白术挥发油对艾氏腹水癌、淋巴肉瘤、食管癌、肉瘤180等均有抑制作用。生姜所含姜辣醇及姜辣烯酮有致突变作用,而姜油酮则对二者的致突变作用能抑制之。白芍所含白芍总苷可增强周围淋巴细胞酶活性,具有抗诱变及抗肿瘤作用。

4.9 各家论述

①《注解伤寒论》:脾恶湿,甘先入脾,茯苓、白术之甘,以益脾逐水。寒淫所胜,平以辛热,湿淫所胜,佐以酸平,附子、芍药、生姜之酸辛,以温经散湿。

②《医宗金鉴》:小青龙汤治表不解有水气,中外皆寒实之病也;真武汤治表已解有水气,中外皆寒虚之病也。真武者,北方司水之神也,以之名汤者,赖以镇水之义也。夫人一身制水者脾也,主水者肾也;肾为胃关,聚水而从其类者;倘肾中无阳,则脾之枢机虽运,而肾之关门不开,水虽欲行,孰为之主?放水无主制,泛溢妄行而有是证也。用附子之辛热,壮肾之元阳,而水有所主矣;白术之苦燥,建立中土,而水有所制矣;生姜之辛散,佐附子以补阳,温中有散水之意;茯苓之淡渗,佐白术以健土,制水之中有利水之道焉。而尤妙在芍药酸敛,加于制水、主水药中,一以泻水,使子盗母虚,得免妄行之患;一以敛阳,使归根于阴,更无飞越之虞。然下利减芍药者,以其阳不外散也;加干姜者,以其温中胜寒也。水寒伤肺则咳,加细辛、干姜者,散水寒也。加五味子者,收肺气也。小便利者去茯苓,以其虽寒而水不能停也。呕者,去附子倍生姜,以其病非下焦,水停于胃也。所以不须温肾以行水,只当温胃以散水,佐生姜者,功能止呕也。

③《内台方议》:用茯苓为君,白术为臣,二者入脾走肾,逐水祛湿;以芍药为佐,而益脾气;以附子、生姜之辛为使,温经散寒也。

④《寒温条辨》:白术,茯苓补上利水之物也,可以伐肾而疗心悸;附子、生姜回阳益卫之物也,可以壮火而制虚邪;白芍酸以收阴,用白芍者,以小便不利,则知其人不但真阳不足,真阴亦已亏矣,若不用白芍,以固护其阴,岂能用附子之雄悍乎!

5 明·方贤着《奇效良方》之真武汤

5.1 处方

白芍(三钱半.下利者去之.加干姜二钱半) 茯苓(去皮.二钱半.小便利者去之) 附子(炮.一个切四分只用一分.呕者去之.加生姜二钱半) 生姜(三钱半) 白术(二钱半)

5.2 功能主治

明·方贤着《奇效良方》之真武汤主治伤寒数日已后,发热腹痛,头目昏沉,大便自利,小便或利或涩或呕或咳或已经汗不解,仍复发热,心下忪悸,头目眩晕,皆由渴后饮水停留中脘所致,并皆治之。

5.3 用法用量

上作一服,水二钟,煎至一钟,不拘时服。咳者加五味子三钱半、细辛干姜各一钱二分半。

5.4 出处

明·方贤着《奇效良方》

6 《胎产秘书》卷下方之真武汤

6.1 方名

真武汤

6.2 组成

熟附子3钱,姜1钱,焦术2钱,茯苓2钱,归身2钱,肉桂1钱,炙甘草8分,白芍(炒)1钱5分,净枣仁(炒)2钱。

6.3 主治

《胎产秘书》卷下方之真武汤主治产后类中风痉症。

6.4 用法用量

水煎服。

7 《伤寒广要》卷十一引《叶氏录验方》之真武汤

7.1 方名

真武汤

7.2 组成

苦桔梗、荆芥穗、薄荷叶、紫苏叶、干葛、甘草节、瓜蒌根、牛蒡子各等分。

7.3 主治

《伤寒广要》卷十一引《叶氏录验方》之真武汤主治四时不正之气,及伤寒未分证候,疮疹欲出未出。

7.4 用法用量

每服3钱,水1盏,煎至7分,去滓温服,每日3-5次,不拘时候。

7.5 制备方法

上为粗末。

8 参考资料

  1. ^ [1] 李炳照等主编.实用中医方剂双解与临床[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8:572.
  2. ^ [2]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3. ^ [3]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383.
  4. ^ [4] 李炳照等主编.实用中医方剂双解与临床[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8:568.
  5. ^ [5] 魏睦新,王刚.方剂一本通[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9.
  6. ^ [6] 李炳照等主编.实用中医方剂双解与临床[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8:568-569.
  7. ^ [7] 李炳照等主编.实用中医方剂双解与临床[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8:569-572.

大家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用户收藏: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