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

目录

1 拼音

zhēn jiǔ

2 英文参考

acupuncture[朗道汉英字典]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21世纪双语科技词典]

3 概述

针灸:1.针法、灸法的合称;2.书名。[1]

4 针法、灸法的合称·针灸

针灸是指针法、灸法的合称。《黄帝内经素问·病能论》:“有病项痈者,或石治之,或针灸治之。”针法是应用特种针具,刺激经络穴位以防治疾病的方法;灸法是以艾为主要材料,熏灼经络穴位以防治疾病的方法。通称针灸疗法[1]

针灸是以针刺和艾灸防治疾病的方法。针刺是采用不同型号的金属针,刺入穴位,炙法是点燃制成的艾绒熏灼穴位以达防治疾病的目的,两种方法常结合应用。针炙起源于我国,是我国历代人民长期与疾病作斗争的总结,是祖国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早在石器时代,人们就曾用砭石治病,青铜器时代出现了金属针具。炙法则是在人类掌握火之后才逐渐发展起来,初始是以烧热的石块、砂土等贴附在身体某部位,为原始的热熨疗法,此后则点燃树枝、干草等进行局部的温热刺激而逐渐形成了以艾绒为主的炙法。随着经络、腧穴系统的建立和完善,针炙方法的不断改进和提高,丰富的治疗经验的总结等使得针炙学在晋代已形成了系统的理论体系。此后,历代不断发展和提高。近代针炙的应用和理论研究得到了空前的发展。特别在实验研究方面取得可喜的成果。如在对经络实质研究方面,发现了经络可见现象、感传现象及经穴具有低电阻特性等。此外,针炙用具的研究应用更是丰富多采,除常用的传统不锈钢针外,还出现了电针、磁针、激光、微波、超声等现代刺激方法。针炙在国际上有重大影响,目前针炙在世界上许多国家广泛应用,并进行着有关的实验研究。针刺治疗目前仍以毫针为主,讲究进针手法、针刺手法、针感、留针和出针等基本技术。炙法则仍以艾绒为主要材料。分为艾炷炙、艾条炙及温针炙等炙法。针炙的治疗原理是基于针炙具有协调阴阳、扶正祛邪和疏通经络、调节气血之作用,其治疗范围广及内、外、妇、儿和五官等各科疾患。针炙治疗原则为辨证施治及处方配穴,如实当泻,虚当补,热则疾,寒则留等,即为五法:补法、泻法、清法、温法、调法,须因病、因人、因时、因地选择应用,才可获得良好效果。针刺过程中应注意有可能发生的晕针、滞针、弯针等现象,某些部位还可能发生重要脏器损伤。除一般体针外,还有皮肤针、皮内针、耳针、头针、鼻针以及电针、火针、水针等。近代,根据针刺镇痛的原理创造出针刺麻醉,即选用适当的穴位针刺,经一定时间的诱导刺激,使病人痛觉迟钝而施行外科手术。同时,应用先进实验方法和现代技术对经络、腧穴的实质、特性以及针炙对人体各系统的调节作用进行了大量研究,并取得了很大进展。

5 书名·《针灸》

《针灸》为书名。[1]

1.全国医药卫生技术革命展览会编。1958年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1]

2.河南新医大学编。1975年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1]

6 参考资料

  1. ^ [1]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347.

全本在线阅读

  • 《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王国瑞] 全本在线阅读
  • 《普济方·针灸》[朱梓] 全本在线阅读
  • 《杨敬斋针灸全书》[陈言] 全本在线阅读
  • 《针灸大成》[杨继洲] 全本在线阅读
  • 《针灸大全》[徐凤] 全本在线阅读
  • 《针灸逢源》[李学川] 全本在线阅读
  • 《针灸甲乙经》[皇甫谧] 全本在线阅读
  • 《针灸集成》[廖润鸿] 全本在线阅读
  • 《针灸聚英》[高武] 全本在线阅读
  • 《针灸神书》[琼瑶真人] 全本在线阅读
  • 《针灸素难要旨》[高武] 全本在线阅读
  • 《针灸问对》[汪机] 全本在线阅读
  • 《针灸易学》[李守先] 全本在线阅读
  • 《针灸资生经》[王执中] 全本在线阅读

大家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用户收藏: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