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元丹

目录

1 拼音

zhèng yuán dān

2 概述

正元丹为方剂名,其同名方剂约有六首。

3 《证治准绳·女科》卷四方之正元丹

3.1 组成

香附一斤(同艾叶三两,以醋同浸一夜,然后分四份,分别用酒、盐、酥油、童便制),阿胶珠二两,枳壳四两(一半生用,一半麸炒),生地黄、熟地黄、酒当归、炒川芎各四两,白芍药八两(一半生用,一半酒炒)[1]

香附1斤(同艾3两,先以醋同浸1宿,然后分开制之,酒、盐、酥、童便各制4两),阿胶(蛤粉炒)2两,枳壳4两(半生,半麸炒),怀生地(酒洗)4两,熟地(酒浸)4两,当归身(酒洗)4两,川芎(炒)4两,白芍药8两(半生,半酒炒)。

3.2 制备方法

上药为细末,醋糊为丸,梧桐子大[1]

3.3 功效主治

《证治准绳·女科》卷四方之正元丹主治妇人月经不调及不孕[1]

3.4 用法用量

每服五十至六十丸,空腹盐汤送下[1]

3.5 运用

治带,加白茯苓、琥珀。

4 《古今医方集成》引《秘旨》方之正元丹

4.1 组成

人参(用附子一两,煮汁收入,去附子)三两,甘草(用乌药一两,煮汁收入,去乌药)、黄芪(用川芎一两,酒煮收入,去川芎)各一两五钱,白术(用陈皮五钱,煮汁收入,去陈皮)、茯苓(用肉桂六钱,酒煎汁收入,去肉桂)各二两[1]

4.2 制法

将茯苓晒干,余药用文武火焙干,为末[1]

4.3 用法用量

每服三钱,加生姜三片、大枣一枚,水煎数沸,再加盐一捻,和渣调服,服后饮热酒一杯,以助药力[1]

4.4 功能主治

《古今医方集成》引《秘旨》方之正元丹主治命门火衰,不能生土,吐利厥冷,时或阴火上冲,头面赤热,眩晕恶心,或浊气逆满,胸胁刺痛,脐腹胀急[1]

5 《鸡峰普济方》卷十四方之正元丹

5.1 处方

附子 干姜 良姜 乌头各120克 胡椒 荜澄茄 人参 红豆蔻 白术 桂各30克 (一方有赤石脂、诃子、川椒各30克,无桂枝)

附子4两,干姜4两,良姜4两,乌头4两,胡椒1两,荜澄茄1两,人参1两,红豆蔻1两,白术1两,桂1两(一方添赤石脂1两,诃子1两,川椒1两,去桂)。

5.2 制法

上为细末,水煮面糊和丸,如梧桐子大。

5.3 功能主治

《鸡峰普济方》卷十四方之正元丹主治脾胃虚冷,寒湿久滞,心腹胀满,胁肋牵疼,吞酸气逆,呕吐清涎,风寒入腹,拘挛不得俯仰,癥瘕积聚,上下奔冲,泻滑肠,里急后重,手足厥冷,口中气寒,腹内虚鸣、腹胀泄注,及膈间停水,胁下饮癖,眩运恶心,饮食不下。

5.4 用法用量

每服30丸,空腹时用米饮送下。

5.5 摘录

《鸡峰普济方》卷十四方

6 《圣济总录》卷一八五方之正元丹

6.1 组成

附子(炮裂,去皮脐)1分,阿魏(醋化面和作饼,慢火炙)1分,硫黄(研)半两,远志(去心)半两,沉香半两,槟榔(炮,锉)2枚,木香半两,青橘皮(汤浸,去白,焙)半两,蜀椒(去目并合口,炒取红)半两,干姜(炮)半两,茴香子(炒)半两,桃仁(去皮尖双仁,炒)半两。

6.2 制备方法

上为末,酒煮面为丸,如梧桐子大,以丹砂为衣。

6.3 功效主治

《圣济总录》卷一八五方之正元丹功在补虚损,益气血,壮筋骨。主治下经积冷。

6.4 用法用量

每服15-20丸,食前温酒或盐汤送下。

7 《普济方》卷二二六方之正元丹

7.1 组成

黄精(拣净)1斤(锉),苍术(去皮)1斤,北枣1斤。

7.2 制备方法

上药煮烂为度,漉出晒干,拣去枣子,将二味入青盐1两,小茴香2两,同炒香熟为末,却将枣肉为丸,如梧桐子大。

7.3 功效主治

《普济方》卷二二六方之正元丹功在开三焦,破积聚,消五谷,益子精,祛冷除风,令阳气入脑,补益极多。

7.4 用法用量

每服30丸,空心温酒、盐汤任下。

8 《医级》卷八方之正元丹

8.1 组成

故纸1两(酒浸),苁蓉(酒洗)1斤,巴戟1斤,芦巴1斤,文蛤8两,茯苓6两,龙骨2两,朱砂2两。

8.2 制备方法

上为末,蜜为丸。

8.3 功能主治

《医级》卷八方之正元丹主治真气不足,遗精盗汗,目暗耳鸣,吸吸短气,四肢瘦损。

8.4 用法用量

每服30丸,空心温酒送下。

9 参考资料

  1. ^ [1]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417.

大家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用户收藏: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