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虚瘀结积证

目录

1 拼音

zhèng xū yū jié jī zhèng

2 英文参考

amassment disease with syndrome of vital qi deficiency and binding of static blood[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10)]

3 定义

正虚瘀结积证(amassment disease with syndrome of vital qi deficiency and binding of static blood[1])是指正气不足,瘀结于内,以积块坚硬,疼痛逐渐加剧,饮食大减,面色萎黄或黧黑,消瘦脱形,舌淡或紫,苔灰糙,脉弦细或细数等为常见症的积证[1]

4 正虚瘀结积证的症状

正虚瘀结积证患者久病体弱,积块坚硬,疼痛逐渐加剧,隐痛或剧痛,面色萎黄或黧黑,甚则面肢浮肿,或有出血,消瘦脱形,乏力,饮食大减,舌质淡紫,舌光无苔,脉细数或弦细[2][3]

5 证候分析

瘕积日久,中虚失运,气血衰少:积块日久,血络瘀结,故日益坚硬,疼痛加剧。中气大伤,运化无权,故饮食大减,消瘦脱形。血瘀日久,新血不生,营气大虚,故面色萎黄,甚则黧黑。舌质淡紫无苔,脉细数或弦细,均为气血耗伤,津液枯竭,血瘀气机不利之象。[3]

6 正虚瘀结积证的治疗

6.1 治法

正虚瘀结积证治宜大补气血,活血化瘀[3]

正虚瘀结积证治宜补益气血,化瘀消积[3]

6.2 方药治疗

正虚瘀结积证可以八珍汤[备注]八珍汤(《正体类要》):人参、白术、茯苓、甘草、当归、白芍药、川芎、熟地黄、生姜、大枣合化积丸[备注]化积丸(《类证治裁》):三棱、莪术、阿魏、海浮石、香附、雄黄、槟榔、苏木、瓦楞子、五灵脂为主方进行治疗。积块日久,正气大伤,方用八珍汤以大补气血。如舌光无苔,脉象细数,阴伤甚者,可加生地、北沙参、石斛等以养其津液。虽正气大伤,但积块坚硬,气血瘀滞,故用化积丸以软坚破瘀活血而图缓功,不能急于求成。[3]

6.3 饮食疗法

6.3.1 推荐食材

正虚瘀结积证患者建议食用黄芪、人参、白术、茯苓、甘草、当归、赤芍、三七、川芎等[3]

6.3.2 推荐食疗方

[3]

1.山楂红糖汤:山楂10枚,黄芪30g。上二味,冲洗干净,去核打碎,放入锅中,加清水煮约20分钟,调以红糖3g进食,每日2次。

2.三七蒸蛋(《同寿录》):三七末3g,莲藕1段,鸡蛋l枚。莲藕洗净,削皮,榨取藕汁约50mL置碗中;鸡蛋去壳,与三七末、藕汁一起搅拌(也可加入少许冰糖调味),隔水蒸1小时即可。每日2次。

3.乌贼桃仁汤(《陆川本草》):鲜乌贼鱼肉250g,桃仁15g,黄酒、酱油、白糖各适量。乌贼肉冲洗干净,切条备用;桃仁洗净,去皮备用;乌贼鱼肉放入锅中,加桃仁、清水,旺火烧沸后加黄酒、酱油、白糖,再用小火煮至烂熟即成。每日2次。

7 关于积聚

积聚(abdominal mass[4]、amassment and accumulation[4])为病名[5]。是指以腹内结块,或痛或胀为主要表现的疾病[5][5]。见《黄帝内经灵枢·五变》。

积聚为积病与聚病的合称[5]。腹内结块,固定不移,并伴胀痛或刺痛为特征者称为积[5]。腹中气聚,攻窜胀痛,时作时止为特征者称为聚[5]。积和聚有不同的病情和病机:积是有形,固定不移,痛有定处,病属血分,乃为脏病;聚是无形,聚散无常,痛无定处,病属气分,乃为腑病[5]

积为脏病,脏有五,聚为腑病,腑有六,故又有五积六聚之名[5]

积和聚在病情和病机上虽有不同,但二者病因相同,病机相关,故并而讨论[5]

积聚与癥瘕痃癖等证相类似[5]

《医学入门》等书有以积聚为男子病,癥瘕为女子病者[5]。又有从部位区分者[5]

在现代医学中,凡多种原因引起的肝脾肿大、腹盆腔肿瘤、增生型肠结核等,多属“积”之范畴;胃肠功能紊乱、不完全性肠梗阻等原因所致的包块,则与“聚”关系密切[5]

积聚现常分为聚证(肝气郁结证、食滞痰阻证)、积证(气滞血阻积证、气结血瘀积证、瘀血内结积证、正虚瘀结积证)进行辨治,详见积聚条。

8 参考资料

  1. ^ [1]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10)[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
  2. ^ [2] 张伯臾主编.中医内科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187-191.
  3. ^ [3] 施洪飞,方泓主编.中医食疗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86:79-82.
  4. ^ [4]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5. ^ [5]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431.

大家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用户收藏: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