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提示:本文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本站不出售任何药品、器械,也不为任何药品、器械类厂家提供宣传服务。药品类信息为研究性资料,仅供专业人士参考,请不要依据本站信息自行用药。
2 注解
正性为养生术语[1]。指人体保持精神安定,志闲寡欲[1]。《正一法文修真旨要》说:“人能正性而合元气,少思寡欲,去智离形,然后可以示之。”
3 参考资料
古籍中的正性
- 《杂病广要》:[脏腑类癫狂]狂
若抚掌大笑,语言不伦,左顾右盼,如见鬼神,片时正性复明,深为赧悔,少顷而状态如故者,此为上膈顽痰,...
- 《先哲医话》:[卷上]后藤艮山
吾道中兴。先生起笔,兹非偶然也。)谷肉果菜者,正性也。草木虫石者,偏性也。故古昔养精以正性者,治病...
- 《医方考》:[卷四古方治积聚药总考]鳖瘕
,坎离交媾,则火涵乎水,水涵乎火,而鳖生于水,各正性命,象数相制,则火仇于水,水制其火,而鳖瘕化于马...
- 《普济方》:[卷一百四十八时气门]总论
易称天地变化。各正性命。然则变化之迹无方。性命之功难测。故有炎凉寒燠。风雨晦冥。水旱妖灾。虫蝗怪异。...
- 《备急千金要方》:[卷九伤寒方上]伤寒例第一
(论三首)论曰∶《易》称天地变化,各正性命,然则变化之迹无方,性命之功难测,故有炎凉寒懊风雨晦冥,水...
- 更多古籍中的正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