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戊烷

目录

1 拼音

zhèng wù wán

2 英文参考

n-pentane

3 国标编号

31002

4 CAS号

109-66-0

5 中文名称

正戊烷

6 英文名称

n-pentane

7 别名

戊烷

8 分子式

C5H12;CH3(CH23CH3

9 外观与性状

无色液体,有微弱的薄荷香味

10 分子量

72.15

11 蒸汽压

53.32kPa/18.5℃

12 闪点

-40℃

13 熔点

-129.8℃

14 沸点

36.1℃

15 溶解性

微溶于水,溶于乙醇、乙醚、丙酮、苯、氯仿等多数 有机溶剂

16 密度

相对密度(水=1)0.63;相对密度(空气=1)2.48

17 稳定性

稳定

18 危险性

正戊烷为低闪点液体,最易引燃浓度:2.2%,易燃,其蒸气与空气混合可成为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温、强氧化剂时有引起燃烧的危险。

18.1 爆炸极限

1.7%~9.8%,

18.2 最小点火能

0.51mJ,

18.3 引燃温度

260℃,

18.4 燃烧热

3506.1kg/mol(液体25℃)

18.5 危险标记

7(易燃液体)

19 主要用途

用作溶剂,制造人造冰、麻醉剂,合成戊醇、异戊烷等

20 健康危害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

健康危害:高浓度可引起眼与呼吸道粘膜轻度刺激症状和麻醉状态,甚至意识丧失。慢性作用为眼和呼吸道的轻度刺激。可引起轻度皮炎。

21 毒理学资料及环境行为

毒性:属低毒类。

急性毒性:LD50446mg/kg(小鼠经口)

刺激性:人经眼:140ppm(8小时),轻度刺激。

亚急性和慢性毒性:动物吸入25.2,116,332,800mg/m3,117天,未见中毒反应。

危险特性:极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极易燃烧爆炸。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甚至引起燃烧。液体比水轻,不溶于水,可随水漂流扩散到远处,遇明火即引起燃烧。在火场中,受热的容器有爆炸危险。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明火会引着回燃。

燃烧(分解)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22 现场应急监测方法

气体检测管法

23 实验室监测方法

气相色谱法《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测定方法》(第二版),杭士平主编

24 环境标准

前苏联 车间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300mg/m3

25 泄漏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消防防护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进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活性炭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26 防护措施

呼吸系统防护:一般不需要特殊防护,空气中浓度较高时,建议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

眼睛防护:必要时,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穿防静电工作服。

手防护:戴防苯耐油手套。

其它:工作现场严禁吸烟。避免长期反复接触。

27 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灭火方法: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灭火剂: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用水灭火无效。

大家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用户收藏: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