枕骨

目录

1 拼音

zhěn gǔ

2 英文参考

occipital[朗道汉英字典]

Tóuqiàoyīn GB11(经穴别名)[中国针灸学词典]

occipital bone(人体部位名)[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3 概述

枕骨:1.人体部位名;2.经穴别名。[1]

4 人体部位名·枕骨

枕骨为人体部位名[1]。又名后山骨、玉枕骨、后枕骨[1]。即枕外隆突,位于头顶部的后方,头颅骨的后下方[2]。《医宗金鉴》:“后山即头后枕骨也。其骨形状不同,或如品字,或如山字,或如川字,或圆尖,或月牙形,或偃月形,或鸡子形,皆属枕骨。”

5 经穴别名·枕骨

枕骨为经穴别名,即头窍阴[2]。出《经穴汇解》。

穴位头窍阴
汉语拼音Touqiaoyin
罗马拼音Touchiaoyin
美国英译名Empty Yin
各国代号中国GB11
日本11
法国莫兰特氏VB18
富耶氏
德国G11
英国G11
美国GB11

头窍阴为经穴名(Tóuqiàoyīn GB11)[3]。出《针灸甲乙经》。《针灸甲乙经》名窍阴;《圣济总录》名首窍阴;《针灸资生经》名头窍阴。别名枕骨[4]。属足少阳胆经[4]。头窍是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阳胆经的交会穴[4]。头即头部,窍即孔窍,阴为阳之对,开窍于耳目的肾和肝均属阴脏,此穴在头部耳后,善治耳目诸病,故名头窍阴[4]。头窍阴穴主治头部、五官等疾患:如头痛,眩晕,目痛,耳鸣,耳聋,喉痹,口干,口苦,头项痛,耳痛,颈项强痛,现代又多用头窍阴穴治疗神经性耳聋,耳源性眩晕,三叉神经痛,脑膜炎,四肢痉挛抽搐,喉炎,神经性耳鸣,甲状腺肿,脑血管病,胸痛,支气管炎等。

5.1 头窍阴穴的别名

枕骨(《针灸聚英》)。

5.2 出处

《针灸甲乙经》:窍阴,在完骨上,枕骨下,摇动应手。

5.3 穴名解

头即头部,窍即孔窍,阴为阳之对,开窍于耳目的肾和肝均属阴脏,此穴在头部耳后,善治耳目诸病,故名头窍阴[4]

窍,《说文》:“空也。”孔窍。阴,指五脏之阴。五脏属阴,皆开窍于头,肝开窍于目,肾开窍于耳,心开窍于舌,肺开窍于鼻,脾开窍于口,以穴能治五脏阴窍之病,如目疾,耳聋,舌强,鼻塞,咳逆,口中恶苦等。[5]

5.4 特异性

头窍是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阳胆经的交会穴[5]

5.5 所属部位

后头[6]

5.6 头窍阴穴的定位

标准定位:头窍阴穴在头部,当耳后乳突的后上方,天冲与完骨的中三分之一与下三分之一交点处[6]

头窍阴穴位于耳后颞骨乳突后上方,天冲穴与完骨穴间平行耳后发际弧形连线的下1/3与中1/3交点处[6]

头窍阴穴位于头部,耳后乳突的后上方,从天冲到完骨的弧形连线(其弧度与耳廓弧度相应)的上2/3与下1/3交点处。正坐或侧伏取之[6]

头窍阴穴在足少阳胆经的位置

头窍阴穴在后头的位置

头窍阴穴在后头的位置

头窍阴穴在后头的位置(肌肉)

头窍阴穴在后头的位置(骨骼、神经血管)

5.7 头窍阴穴的取法

头窍阴穴位于头部,耳后乳突的后上方,从天冲到完骨的弧形连线(其弧度与耳廓弧度相应)的上2/3与下1/3交点处。正坐或侧伏取之[6]

正坐或侧伏,在乳突后上方,当浮白穴与完骨穴的连线上取穴。

正坐俯伏或侧卧位,在乳突的后上方,当浮白与完骨穴连线的中点取穴[7]

5.8 头窍阴穴穴位解剖

头窍阴穴下皮肤、皮下组织、耳后肌、枕额肌(枕腹)。皮肤由枕小神经和耳大神经双重分布。耳后肌属皮肌,起于乳突的外面,止于耳廓软骨的后面。该肌和枕额肌的枕腹由面神经的分支支配。(参看浮白穴)

5.8.1 层次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帽状腱膜[7]

皮肤→皮下组织→帽状腱膜[8]

5.8.2 穴区神经、血管

浅层有枕小神经和耳大神经分布;深层有耳后神经和耳后动脉分布[8]

布有枕大神经和枕小神经吻合支及耳后动、静脉分支[8]

5.9 头窍阴穴的功效与作用

头窍阴穴具有平肝镇痛,开窍聪耳的功效。

头窍阴穴有清胆热、通耳窍、利咽喉的作用[8]

头窍阴穴系胆、膀胱、三焦经之会穴,有通络清热之功,对头部耳目口舌鼻诸窍之病,本穴均有调摄之功[8]

5.10 头窍阴穴主治病证

头窍阴穴主治头部、五官等疾患:如头痛,眩晕,目痛,耳鸣,耳聋,喉痹,口干,口苦,头项痛,耳痛,颈项强痛,现代又多用头窍阴穴治疗神经性耳聋,耳源性眩晕,三叉神经痛,脑膜炎,四肢痉挛抽搐,喉炎,神经性耳鸣,甲状腺肿,脑血管病,胸痛,支气管炎等。

头窍阴穴主治头部、五官等疾患:如头痛、眩晕、目痛、耳鸣、耳聋、喉痹、口干、口苦等[8]

头窍阴穴主治头项痛、耳痛、耳鸣、耳聋、喉痹等[8]

头窍阴穴主治头痛、耳鸣、耳聋[9]

头窍阴穴主治头痛,眩晕,耳鸣,耳聋;颈项强痛[9]

现代又多用头窍阴穴治疗神经性耳聋、耳源性眩晕、三叉神经痛等[9]

1.精神神经系统疾病:头痛,三叉神经痛,脑膜炎,四肢痉挛抽搐;

2.五官科系统疾病:喉炎,神经性耳鸣,耳聋,甲状腺肿;

3.其它:脑血管病,胸痛,支气管炎。

5.11 刺灸法

5.11.1 刺法

一般沿皮刺0.3~0.5寸[9][9]

平刺0.5~0.8寸[9][9],局部有胀重感[9]

5.11.2 灸法

可灸[9][9][9]

艾条灸5~10分钟[9]

间接灸3~5壮,艾条灸5~10分钟。

5.12 头窍阴穴的配伍

头窍阴配听宫、听会、翳风,有开窍聪耳的作用,主治耳鸣,耳聋。

头窍阴配听宫、听会、翳风,治耳鸣、耳聋[9]

头窍阴配内关、阳陵泉,有疏肝理气的作用,主治胸胁痛。

头窍阴配内关、支沟、阳陵泉,治胸胁痛[9]

头窍阴配风池、侠溪、太冲,有平肝潜阳,清火熄风的作用,主治眩晕。

头窍阴配风池、太冲、足临泣、侠溪,治眩晕[9]

5.13 文献摘要

《针灸甲乙经》:头痛引颈,窍阴主之。痈疽,窍阴主之。脉风成为厉,管疽发厉,窍阴主之。

《备急千金要方》:窍阴、强间,主头痛如锥刺,不可以动。

《针灸大成》:主四肢转筋,目痛,头项颔痛引耳嘈嘈,耳鸣无所闻,舌本出血,骨劳,痈、疽、发、厉,手足烦热,汗不出,舌强胁痛,咳逆喉痹,口中恶苦。

《类经图翼》:主治四肢转筋,目痛,头项痛,耳鸣,痈疽,发热,手足烦热,汗不出,咳逆,喉痹,舌强,胁痛,口苦。

6 参考资料

  1. ^ [1]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419.
  2. ^ [2]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3. ^ [3]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210.
  4. ^ [4]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529.
  5. ^ [5] 柴铁劬.针灸穴名解[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9.
  6. ^ [6] 孙国杰主编.针灸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117.
  7. ^ [7] 王民集,朱江,杨永清主编.中国针灸全书[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304.
  8. ^ [8] 孙国杰主编.针灸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109-110.
  9. ^ [9] 孙国杰主编.针灸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110.

大家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用户收藏: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