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词条:
- 标准正态分布
拼音:biāozhǔnzhèngtàifēnbù英文:standardizednormaldistribution,standardizedGaussiandistribution标准正态分布是指μ=0,σ=1的正态分布。...
- 正态分布
拼音:zhèngtàifēnbù英文:normaldistribution,Gaussiandistribution正态分布是指具有式(1)概率密度函数的连续分布,其中-∞x∞,参数满足-∞μ∞,σ0。...
- 对数正态分布
拼音:duìshùzhèngtàifēnbù英文:lognormaldistribution对数正态分布是指具有式(2)概率密度函数的连续分布,其中x0,参数满足-∞μ∞,σ0。...
- WS/T416—2013干扰实验指南
统计假设1类错误的概率为α,2类错误的概率为β,干扰方向不明确时使用双侧检验,计算公式见式(1).干扰方向已确定时则使用单侧检验,计算公式见式(2)。式中:——双边检验100(1-α)%置信水平时正态分布所对应的百分位数,常见置信水平下的Z值参见表3;z(1-β)——检验效能100(1-β)%时正态分布所对应的百分位数,常见检验效能下的Z值参见表3;s——被评价方法的批内重复性标准差;dmax——...
- 分析灵敏度检测限
分析物现在测不出了。因此,检测方法必须说清楚:究竟怎样才算是可检测出来的分析物量?标准曲线从零开始,是不是报告的分析物量可以从零开始?这就是检测低限要回答的问题。统计说明,如果空白响应量的波动服从正态分布规律:各个单次检测的空白响应量x空白有95%的可能性为:—2.s空白≤x空白≤—空白2.s空白即:∣x空白-空白∣≤2.s空白其中较空白均值小的一半会使分析物更易检测出来,这不是检测不出,不必考虑...
- 彷徨变异
般指一个生物群体中某种性状的细微的、在量上连续的变异。例如,一片玉米田中的植株有高有矮,从最高的到最矮的之间有许多中间类型,不同个体之间差异小,仅有量上的区别,在生物统计上表现出“两头小中间大”的正态分布情况。“彷徨变异”最初由达尔文提出,指的是相对于“显著变异”(如短腿的安康羊)的个体之间的“细微差异”。他认为自然选择作用于能遗传的、细微的不定变异(即在同样生活条件影响下,不同个体所发生的不同变...
- WS/T666-2019大气污染人群健康风险评估技术规范
归、Logistics回归、广义线性模型、广义相加模型和生存分析、主成分分析等,获得暴露—反应关系系数。在使用多因素线性回归进行分析时,应注意多因素线性回归要求预测值与因变量值的差值(即残差)服从正态分布。Logistic模型中自变量的选择,应在统计分析的基础上,结合专业知识,从可解释性、简约性、变量的易得性等方面,选出“最佳”模型,主要有三种方法:前进法、后退法和逐步法。5.2.3暴露评估:5....
- 多基因遗传
结合形成的一种性状,因此,这种遗传方式又称多因子遗传(multifactoricalinheritance)多基因遗传的数量性状(quantitativecharacter)为连续变异的性状,可以正态分布曲线表示。人的身高、血压和智力都是多基因性状,而单基因的质量性状(qujalitatiecharacter)则呈不连续变异。多基因遗传具有3个特点:①两个极端变异(纯种)个体杂交后,子1代大部分为...
- 标准差
,170,166,162,158,169,160,174,179,177,168,157,160,163。经计算得∑x=3010,∑x2=504408,数的次数分布作出估计,如观察数据属常态分布(正态分布),于是有:的范围内;变数的个数约有95.46%落在x±2S的范围内;变数的个数167.2222±7.9303(159.2919~175.1525)厘米的范围内;约有95%的学生身高在167.22...
- 生理性矫正大动脉转位合并心内畸形矫正术
后下缘的右心室面;也有前房室结,但不与希氏束相连。个别病例前和后房室结均发出希氏束,绕肺动脉流出道形成传导组织环。房室束的横行或绕行部分随着年龄增长而发生纤维化,结果产生心脏传导阻滞。(3)冠状动脉分布:先天性矫正大动脉的冠状动脉分布为正常心脏的反位(图6.30.1-0-4A、B)。右冠状动脉起源于主动脉右后窦,行经肺动脉瓣环前方分为前降冠状动脉和回旋冠状动脉,后者经右心耳前方到右侧房室间沟供血至...
- 先天性矫正大动脉移位合并心内畸形矫正术
后下缘的右心室面;也有前房室结,但不与希氏束相连。个别病例前和后房室结均发出希氏束,绕肺动脉流出道形成传导组织环。房室束的横行或绕行部分随着年龄增长而发生纤维化,结果产生心脏传导阻滞。(3)冠状动脉分布:先天性矫正大动脉的冠状动脉分布为正常心脏的反位(图6.30.1-0-4A、B)。右冠状动脉起源于主动脉右后窦,行经肺动脉瓣环前方分为前降冠状动脉和回旋冠状动脉,后者经右心耳前方到右侧房室间沟供血至...
- 背正中线
拼音:bèizhèngzhōngxiàn背正中线经穴定位线。又称后正中线,为督脉经行路线。分布大椎、陶道、身柱、神道、至阳、筋缩、中枢、脊中、悬枢、命门、阳关、腰俞、长强各穴。...
- 正负压疗法
拼音:zhèngfùyāliáofǎ英文:操作名称:正负压疗法适应证:正负压疗法适用于:1.单纯性静脉曲张,静脉炎早期和病情已稳定的动脉栓塞引起的循环障碍。2.四肢动脉粥样硬化,动脉中层硬化,血栓闭塞性脉管炎。3.周围血液循环障碍,包括外伤后血管痉挛、雷诺现象(雷诺病)、弛缓性瘫痪合并循环障碍(如复杂性区域性疼痛性综合征)。4.免疫性疾病引起的血管病变,如多动脉炎、硬皮病、类风湿性关节炎合并脉管...
- 正心泰片
拼音:zhèngxīntàipiàn英文:正心泰片药典标准:品名:正心泰片ZhengxintaiPian处方:黄芪、葛根、槲寄生、丹参、山楂、川芎制法:以上六味,取川芎45g粉碎成细粉。葛根加85%的乙醇加热回流提取三次,每次1小时,合并提取液,滤过,滤液减压回收乙醇。山楂和丹参加乙醇加热回流提取1.5小时,滤过,滤液减压回收乙醇。黄芪、槲寄生及剩余川芎同上述山楂、丹参醇提后的滤渣一并加水煎煮三...
- 考正穴法
拼音:kǎozhèngxuéfǎ英文:《考正穴法》为针灸著作。2卷,分论十四经穴。《针灸传真》为针灸著作。又名《绘图针灸传真名医刺法》。赵熙、孙秉彝、王秉礼合编。全书包括四种针灸著述:1.《针灸传真》2卷,书中对于针灸手法及理论、治疗等根据作者的临床实践提出了个人的见解。2.《名医刺法》2卷,为抄录各书中有关针灸的论述。3.《内经刺法》2卷,节录《内经》有关刺法原文并加以简注。4.《考正穴法》2...
- 正定型
拼音:zhèngdìngxíng英文:forwardtyping正定型(forwardtyping)(许用术语)即细胞定型(cellgrouping),是指用抗A、抗B血型试剂,检测红细胞上是否存在A、B抗原以确定血型的方法。...
- 最新考正经脉经穴挂图
拼音:zuìxīnkǎozhèngjīngmàijīngxuéguàtú英文:《最新考正经脉经穴挂图》为针灸图书名。包天白编。刊于1933年。现有1933年上海中国医药社铅印本。...
- 正阳丹
两,破故纸1两,金铃肉1两,茴香1两,木香半两。主治:下部虚冷。用法用量:每服30丸,盐汤送下;妇人醋汤送下。制备方法:上为细末,蒸饼为丸,如梧桐子大。朱砂为衣。《普济方》卷二二二引《博济》:别名:正阳丸组成:硫黄(研)1两,菖蒲(切)1两,天雄(炮裂,去皮脐)1两,阿魏(醋调,面和饼子,炙)1两,沉香(锉)半两,厚朴(去粗皮,姜汁炙)半两,草豆蔻(去皮)半两,干姜(炮)半两,桃仁(去皮尖双仁,...
- 正骨科
拼音:zhènggǔkē英文:departmentofboneorthopedics正骨科为古代医学分科之一。正骨科为古代医学分科名,是治疗骨折脱臼等疾病的医学专科。正骨疗法由来已久。宋代设疮肿兼折疡科,正骨属折疡范畴。元代始用正骨科,作为十三科之一。明代改为接骨科,但其治疗范围未变。为专门治疗骨关节特别是骨外伤疾患的学科。参见十三科:十三科为我国古代医学分科情况。元、明的太医院都将医学分为十三...
- 考正穴名
拼音:kǎozhèngxuémíng英文:《考正穴名》为书名。清·王蓥辑校。本书对全身78个重点腧穴进行考证。并于书后附“考穴取寸法”。...
- 正气片
应符合片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附录ⅠD)。功能与主治:发散风寒,化湿和中,用于伤风感冒,头痛胸闷,吐泻腹胀。用法与用量:口服,一次4片,一日3次。规格:每片重0.5g贮藏:密封。上海市药品检验所起草正气片说明书:药品类型:中药药品名称:正气片药品汉语拼音:药品英文名称:成份:性状:作用类别:适应症/功能主治:发散风寒,化湿和中,用于伤风感冒,头痛胸闷,吐泻腹胀。规格:每片重0.5克用法用量:口服...
- 脊髓后正中点状切开术
拼音:jǐsuǐhòuzhèngzhōngdiǎnzhuàngqiēkāishù英文:名称:脊髓后正中点状切开术适应证:脊髓后正中点状切开术适用于治疗各种盆腔和腹腔脏器肿瘤引起的癌性内脏痛,以及慢性炎症、放射治疗、化学治疗等其他原因所致的顽固性内脏痛。盆腔痛的手术节段一般在脊椎胸7~胸8节段,下腹部痛选择胸4~胸5节段,上腹部痛则选择胸2~胸3节段。胸腔痛由于对应的脊髓节段在高颈髓,手术可能发生...
- 正肾素
有抑制作用,但使妊娠子宫平滑肌收缩(由于黄体酮的作用而以α受体为主)。也有升血糖作用,后两种作用均比肾上腺素弱。去甲肾上腺素说明书:药品名称:去甲肾上腺素英文名称:Norepinephrine别名:正肾上腺素;正肾;去甲肾;正肾素;Levarterenol;Noradrenaline分类:循环系统药物心肺复苏及抗休克药物剂型:注射液:2mg(1ml),10mg(2ml)(去甲肾上腺素重酒石酸盐2...
- 腹正中线
拼音:fùzhèngzhōngxiàn腹正中线经穴定位线。当任脉经过处。分布有鸠尾、巨阙、上脘、中脘、建里、下脘、水分、神阙、阴交、气海、石门、关元、中极、曲骨各穴。...
- 正中部菱形舌炎
íngshéyán疾病分类:皮肤性病科疾病概述:一般认为本病为发育上的异常。因为自觉症状不明显,常不易被发现,大多数患者在口腔科检查时才发现有此病。有人调查本病在人群中的发病率可达0.3%。病变部位正好在轮廓乳头之前舌的正中区,呈菱形,色泽深红,和邻近有苔的舌质形成鲜明的对比。面积一般约1cm×2cm,该处无舌乳头,舌面光滑,有时见有高起的不规则结节,并伴有舌裂。常有轻度炎症。一般无自觉症状,当...
- 正骨学
拼音:zhènggǔxué英文:《正骨学》为骨伤科专著。郑怀贤编。成都体育学院附属体育医院整理。全书共11章,分述正骨学简史,人体正常骨骼,骨折与脱位,软组织损伤及其他骨伤的原因、症状、治疗、验案等,特别对手法操作附有较多的插图,内容比较实用。本书突出的特点有二,其一是比较系统完整,其二是对手法操作附有较多的插图,而又切合实用。...
- 学正道人
拼音:xuézhèngdàorén英文:学正道人即萧福安。萧福安为清代针灸家。号学正道人。履贯不详。《针灸全生》一书的作者。...
- 正治法
拼音:zhèngzhìfǎ英文:normaltreatment;routinetherapy;orthodoxtreatment正治法为治法。即正治。又称“逆治法”。指针对疾病的本质,从正面进行治疗,即逆病性而治的常规方法。如寒证用热药,热证用寒药,实证用攻法,虚证用补法等。因药性与病性相逆,故又称逆治。《黄帝内经素问·至真要大论》:“逆者正治。”《医门法律》:“逆者正治,辨之无难,从者反治,辨...
- 正反馈
拼音:zhèngfǎnkuì英文:Positivefeedback正反馈是起扩大误差作用的反馈,即系统的输出增大导致输入增大,输出减小导致输入减小,使系统的状态越来越大地偏离目标值。参见“负反馈”。...
- 正胃散
拼音:zhèngwèisǎn《幼科指掌》卷三:组成:人参、白术、白茯苓、新会皮木香、广藿香、淮山药、甘草、白扁豆、缩砂仁。主治:小儿虚吐,脾胃怯弱,饮食不思,四肢困倦,面惨唇白,脉沉而细,关纹不明,吐夹清水而出,不治成慢惊。用法用量:加生姜,水煎服。《普济方》卷三十六:组成:半夏2两,天南星2两。主治:胃反。用法用量:每服2钱,水2盏,加生姜3片,煎至8分,温服。至5服效。制备方法:上为末,用水5...
- 胸正中线
拼音:xiōngzhèngzhōngxiàn英文:胸正中线为经穴定位线,即胸骨中线。为任脉经过处,分布天突、璇玑、华盖、紫富、玉堂、膻中、中庭各穴。...
- 正金油软膏(正金油)
拼音:zhèngjīnyóuruǎngāo(zhèngjīnyóu)英文:正金油软膏(正金油)药典标准:品名:正金油软膏(正金油)ZhengjinyouRuangao处方:薄荷脑150g、薄荷素油120g、樟脑80g、樟油80g、桉油30g、丁香罗勒油30g制法:以上六味,混匀;将适量石蜡、地蜡、蜂蜡及凡士林加热熔融,滤过,放冷至100℃以下,加入薄荷脑等六味的混合物,制成1000g,混匀,分装...
- WS/T417—2013γ-谷氨酰基转移酶催化活性浓度测定参考方法
—理论称重量;y,——试剂纯度,%。溶液的制备应使用质量与双蒸水类似的高纯度水(电导率2μS/cm,pH6~7,硅酸盐0.1mg/L)。每次称重的扩展(k=2)不确定度(包括物质纯度的不确定度)(正态分布),应≤1.5%。4.3.2.2反应溶液(溶液1)称量2.73gN-甘氨酰甘氨酸,游离碱,将上述物质按以下步骤处理:一溶解于约80ml_水中;一用2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37℃)到7....
- 消散延迟性肺炎
体征者仅8%,主要见于病情严重和多肺叶病变患者。但是,X线上吸收相对缓慢,病程1周X线随访有20%~30%患者没有吸收,而且还常可以见初期的恶化。总之,肺炎的自然病程或者X线的消散时间可能呈现一个正态分布曲线,并受到多种因素影响。鉴别诊断:有10%~20%肺炎患者其消散超出一般规律。但是如前所述,肺炎的自然病程受许多因素影响,有些规律尚未完全揭示。消散迟缓尚缺少精确定义,除消散迟缓外,还可能存在其...
- 上正
拼音:shàngzhèng英文:上正为运气术语,即司天之正位。出《素问遗篇·刺法论》。上,指司天之气;正,正位。...
- 正疟
拼音:zhèngnuè英文:regularmalaria概述:正疟(regularmalaria)为病证名。是指疟邪伏于少阳半表半里,出入营卫,具有寒热往来,界限清楚,并作止有时特点,以初起肢体酸楚,呵欠乏力,继则畏寒战栗,寒罢则遍体灼热,头痛面赤,口渴心烦,数小时后,汗出淋漓,发热骤退,诸症消失,或稍觉头昏神疲,舌红,苔薄白或薄黄,脉弦等为常见症的疟疾。即长期寒热发作之疟。疟疾以正疟最为多见。...
- 视正反斜证
拼音:shìzhèngfǎnxiézhèng视正反斜证证名。系指视正直之物为歪斜状的病证。见《证治准绳·杂病》。又有视斜物反为正者,称为视斜反正。本病系由阴阳偏胜,神光欲散所致。参见目妄见条、视惑条。...
- 正体
拼音:zhèngtǐ英文:part正体为整复之意,即整治人体骨折、损伤。系人体因骨折、脱臼发生变形通过手法、手术恢复正常体态之谓。出《正体类要》上卷。明、清时代正骨科也有称为正体科的。...
- 正气
拼音:zhèngqì英文:healthyenergy;healthyatmosphere;righteousness;probity;integrity;vitalqi概述:正气:1.人体正常的物质结构和机能活动;2.四季正常气候。人体正常的物质结构和机能活动·正气:正气简称正,是人体正常功能活动的统称,即人体正常功能及所产生的各种维护健康的能力,包括自我调节能力、适应环境能力、抗邪防病能力和康...
- 方氏脉症正宗
拼音:fāngshìmàizhèngzhèngzōng英文:《方氏脉症正宗》为综合性医书。又名《医学正宗》。四卷。清·方肇权撰。刊于1749年。本书以脉诊与辨证为纲,卷一以辨脉为主;卷二~四分述内、儿、妇、外各科多种病症证治,每一病证分述病因、辨证、治法、方药及治案;卷末附常用药药性及经穴述要。其论脉以迟数为纲;其辨证以寒热虚实为纲;论人身根本以气血盛衰为纲。所论脉证方药颇为明晰、治病主张同类药...
- 古今医统正脉全书
拼音:《gǔjīnyītǒngzhèngmàiquánshū》《古今医统正脉全书》为丛书名。简称《医统正脉》。明·王肯堂辑。刊于1601年。共44种。辑录自《内经》起至明历代医家的重要医著,如《黄帝内经素问》、《黄帝内经灵枢》、《针灸甲乙经》、《中藏经》、《脉经》、《难经》、《金匮要略方论》、《伤寒论》、《伤寒明理论》、《脉诀》、《类证活人书》、《素问玄机原病式》、《宣明论方》、《儒门事亲》、《...
- 正骨推拿
拼音:zhènggǔtuīná英文:orthopedictuina;massageforboneorthopedics正骨推拿是治疗骨伤科疾患的推拿按摩方法。用于治疗骨伤、脱位、伤筋等骨伤疾病。《圣济总录》卷一百四十五:“凡坠堕颠扑,骨节闪脱,不得入臼,遂致蹉跌者,急须以手揣搦,复还枢纽;次用药调养,使骨正筋柔,荣卫气血不失常度,加以封裹膏摩,乃其法也。”清代《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总结了摸、...
- 本草正义
拼音:běncǎozhèngyì英文:《本草正义》为药物学著作。2卷。清·张德裕撰。刊于1828年。本书以药性分类,计甘温、甘凉、发散、气品、血品、苦凉、苦温、苦寒、辛热、毒攻、固涩、杂列共12类,361种药物。并简要叙述其功用主治。叙述简要,有一定参考价值。现存初刻本。...
- 不能正偃
拼音:búnéngzhèngyǎn英文:incapableofsupination;不能正偃为症状名,指不能仰卧。《黄帝内经素问·评热病论》:“不能正偃者,胃中不和也。正偃则咳甚,上迫于肺也。”即不得偃卧。不得偃卧指不能仰天平卧,又称不能正偃。多因肺气壅盛或胃中不和,逆气迫肺所致。《黄帝内经素问·病能论》:“肺者脏之盖也,肺气盛则脉大,脉大则不得偃卧。”《黄帝内经素问·评热病论》:“有病肾风者,...
- 唐与正
拼音:tángyǔzhèng唐与正宋代医生。养治奇疾,生平不详。...
- 喉痧正的
拼音:《hóushāzhèngde》《喉痧正的》喉痧专著。一卷。清·曹心怡撰。刊于1890年。本书论述喉痧(即猩红热)一病的源流、病因、病症、脉象、治法、禁忌等甚详,对喉痧病的认识已相当深刻。并附若干治疗方剂。有独到之处,现有《中国医学大成》(附增眉注)本。...
- 痘疹正宗
拼音:《dòuzhěnzhèngzōng》《痘疹正宗》痘疹专著。二卷,又有四卷本,书名《痘疹指南》,内容全同。清·宋麟祥撰。刊于1695年。上卷痘疹门;下卷疹症门。作者师承费启泰《救偏琐言》,认为痘为先天之毒,治宜攻下,反对用托补之法。因此,本书在痘疹的治疗方面较有特色。治疗方剂以归宗汤数方为主,并附若干医案。现存初刻本等二十余种清刻本。...
- 订正伤寒论注
拼音:dìngzhèngshānghánlùnzhù英文:《订正伤寒论注》为伤寒著作。全称《订正仲景全书伤寒论注》。十七卷(即《医宗金鉴》卷一~十七)。清·吴谦等纂注。编者鉴于《伤寒论》的一些旧注本,每多“随文附会,难以传信”,遂予订正,详加注释,并选集过去注本中能阐发仲景经义的见解以备参考。在编次方面,将平脉法篇、辨脉法篇殿于后。末卷有正误、存疑、《名医别录》合药分剂法则、三阴三阳经脉图注及伤...
- 外科正宗
拼音:wàikēzhèngzōng英文:WaikeZhengzong;OrthodoxManualofExternalDiseases《外科正宗》为中医外科著作。四卷(又有十二卷本,内容相同)。明·陈实功撰。刊于1617年。全书共分157篇。卷一为外科总论,包括痈疽原委、治法、五善、七恶、调理及痈疽图形等15篇;卷二至三论流注、乳痈、肠痈、脏毒、痔疮、鱼口便毒、杨梅疮等14篇;卷四为阴疮、伤寒发...
- 手太阴之正
拼音:shǒutàiyīnzhīzhèng英文:thebranchofmeridianofHand-TAIYIN;手太阴之正即手太阴经别的原称(手太阴之正即手太阴经别)。出《黄帝内经灵枢·经别》。手太阴经别为十二经别之一。原称手太阴之正。即手太阴肺经别行之正经。出《黄帝内经灵枢·经别》。《黄帝内经灵枢·经别》:“手太阴之正,别人渊腋少阴之前,入走肺,散之太阳(张景岳改为“散之大肠”,从之),上出...
- >>点此搜索更多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