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疟

目录

1 拼音

zhèng nuè

2 英文参考

regular malaria[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10)]

3 概述

正疟(regular malaria[1])为病证名[2]。是指疟邪伏于少阳半表半里,出入营卫,具有寒热往来,界限清楚,并作止有时特点,以初起肢体酸楚,呵欠乏力,继则畏寒战栗,寒罢则遍体灼热,头痛面赤,口渴心烦,数小时后,汗出淋漓,发热骤退,诸症消失,或稍觉头昏神疲,舌红,苔薄白或薄黄,脉弦等为常见症的疟疾[2]。即长期寒热发作之疟[2]。疟疾以正疟最为多见[3]。《景岳全书·疟疾》:“古法云:以清脾饮治秋时正疟,随证加减大效。”

疟疾·邪在少阳证(malaria with syndrome of pathogen involving Shaoyang Channel[3])是指疟邪郁于少阳,以寒战发热,汗出热退,休作有时,头痛面赤,恶心呕吐,口苦,苔薄白或黄腻,脉弦或弦数等为常见症的疟疾证候[3]

4 正疟的病因病机

疟邪乘气候突变,或情志、劳逸失调,痰食内滞,起居不慎之机侵入人体,伏于半表半里,出入营卫之间[4]

5 正疟的症状

疟疾·邪在少阳证发作时症状比较典型,患者每日或间一两日发作1次,寒战壮热,休作有时,先有呵欠乏力,继则寒栗鼓颔约30分钟,寒罢则内外皆热,常表现为高热,可持续2~6小时,头痛面赤、恶心呕吐、口苦,口渴引饮,终则遍身汗出,2~3小时后热退身凉,舌红,苔薄白或黄腻,脉弦或弦数[4][4][5]

6 证候分析

疟邪伏于少阳,与营卫相搏,正邪交争:疟邪侵入,伏于半表半里,出入营卫之间而发。若疟邪与营卫相搏,正邪相争,而引起疟疾症状的发作。病邪入与阴争,阴盛阳虚,阳气被遏,故致呵欠乏力,寒战鼓颔;出与阳争,阳盛阴虚,则壮热、汗出、口渴引饮;终则疟邪与营卫相离,邪气伏藏,发作停止。邪居少阳则循经上逆,出现头痛面赤、口苦、恶心呕吐。病初邪在外苔多薄白,化热入里则见苔黄腻,疟脉自弦,弦紧主寒盛,弦数主热盛。脉弦乃邪居少阳半表半里之象。[5][5][5]

7 正疟的治疗

7.1 方药治疗

[5]

7.1.1 治法

正疟治宜祛邪截疟,和解表里。

7.1.2 方药

正疟可用柴胡截疟饮[备注]大定风珠(《温病条辨》):白芍药、阿胶、生龟版、生地黄、火麻仁、五味子、生牡蛎、麦冬、炙甘草、鸡子黄、生鳖甲加减治疗。方中以小柴胡汤和解表里,导邪外出;常山、槟榔祛邪截疟;配合乌梅生津和胃,以减轻常山致吐的副作用。口渴甚者,可加葛根、石斛生津止渴。胸脘痞闷,苔腻者,去参、枣之滞气碍湿,加苍术、厚朴、青皮理气化湿。烦渴、苔黄、脉弦数,为热甚于里,去参、姜、枣之辛温补中,加石膏、花粉清热生津。

正疟亦可用截疟七宝饮[备注]截疟七宝饮(《杨氏家藏方》):常山、草果、厚朴、槟榔、青皮、陈皮、炙甘草加减治疗。方中以常山祛邪截疟为主药;草果、槟榔辛香理气,化痰散结;厚朴、陈皮、青皮理气和中,化湿祛痰;甘草调和诸药。

除上述两个方剂外,还可选用下列单方、验方治疗:

①马鞭草30~60克,水煎,分二次,于疟疾发作前2小时、4小时各服一次,疟止后连服三日。

②青蒿30克,水煎,于发作前2小时服,连服三日。

③常山、槟榔、半夏、乌梅各9克,水煎服,连服三日。

7.2 针灸治疗

[5]

7.2.1 治法

正疟治宜和解少阳,截疟祛邪。

7.2.2 选穴

以督脉、手少阳三焦经穴为主。取大椎、中渚、间使、后溪。

7.2.3 随证配穴

疟疾发作时,加十宣点刺出血。

7.2.4 刺灸方法

针用泻法。大椎可点刺出血。

7.2.5 方义

大椎乃三阳经与督脉的交会穴,可宣通诸经阳气以祛邪截疟,为治疟效穴。后溪是手太阳经穴,又通督脉,故可宣发疟邪。中渚为手少阳经输穴,能和解少阳、调和营卫,治寒热往来。间使乃手厥阴经经穴,与中渚表里配合,有疏理气血、和解表里、引邪外出之功。

7.3 饮食疗法

7.3.1 治法

正疟治宜祛邪截疟,和解表里[5]

7.3.2 推荐食材

正疟患者建议食用草果、厚朴花、苍术、橘皮、青蒿、马兰头等[5]

7.3.3 推荐食疗方

[5]

1.马兰头汁:鲜马兰头200g绞汁,在发疟前2小时顿服,连服数天。

2.青蒿粥:鲜青蒿100g,粳米50g,白糖适量。鲜青蒿洗净后,加水适量,煎煮半小时,取药汁;粳米洗净,煮粥,待粥熟后,倒入青蒿汁,加入白糖搅拌,煮沸即可服食,分顿一日内食用。

3.草果苍术橘皮甘草饮:草果10g,苍术10g,橘皮10g,甘草6g。上四味,煎汤饮,每日2次。

8 关于疟疾

疟疾(malaria[5][6])为病名[7][8]。见《太平圣惠方》卷七十四。《黄帝内经素问》称疟、痎疟;《金匮要略方论》称疟病[8]。俗称打摆子[8]。疟疾是指感染疟原虫、瘴毒或风寒暑湿之气,以往来寒热,头痛,汗出,休作有时,反复发作,日久胁下有痞块为主要表现的疾病[8][8]。多发于夏秋季节[8]。发作时,寒热往来的称“正疟”;但寒不热的称“牝疟”;但热不寒的称“瘅疟”;热多寒少的称“温疟”;发于岭南寒热不清的称“瘴疟”;久疟不愈胁下有痞块的称“疟母”[8]

疟疾的治疗除服用辨证用药外,常可加用常山、草果、蜀漆、青蒿等,并可用针刺及穴位敷贴等[8][9]。针灸治疗间日疟,不仅能控制症状,而且能使疟原虫检查转阴。但恶性疟疾病情危重者,应采取综合治疗措施。

现代医学的疟疾多属本病正疟范畴,有时也似温疟[9]

详见疟疾条。

9 参考资料

  1. ^ [1]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10)[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
  2. ^ [2]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417.
  3. ^ [3] 张伯臾主编.中医内科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222-226.
  4. ^ [4] 石学敏主编.针灸治疗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53-55.
  5. ^ [5] 施洪飞,方泓主编.中医食疗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86:87-89.
  6. ^ [6]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7. ^ [7]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457.
  8. ^ [8]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107.
  9. ^ [9]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WS/T 471—2015 寄生虫病诊断名词术语[Z].2015-09-171107.

大家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用户收藏: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