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提示:本文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本站不出售任何药品、器械,也不为任何药品、器械类厂家提供宣传服务。药品类信息为研究性资料,仅供专业人士参考,请不要依据本站信息自行用药。
2 注解
正刺与缪刺对。即左侧有病针刺左侧穴位,右侧有病针刺右侧穴位,与缪刺之左病右取,右病左取相别[1]。《类经》:“邪气自浅入深而极于五脏之次者,当治其经。治经者,十二经穴之正刺也,尚非缪刺之谓。”
3 参考资料
古籍中的正刺
- 《素问识》:[卷八]缪刺论篇第六十三
。而极于五脏之次者。当治其经。治经者。十二经穴之正刺也。尚非缪刺之谓。入舍于孙络甲乙。络。作脉。据上...
- 《黄帝素问直解》:[卷之五]缪刺论第六十三篇
今改,下二然谷之谷仿此。凡邪客于络,内并于经,则正刺之,邪客于络,不并于经,则缪刺之,经脉论云∶足少...
- 《针灸逢源》:[卷一灵枢经文]灵枢官针篇
刺。傍针刺者。直刺傍刺各一。以治留痹久居者也。(正刺其经。傍刺其络。)十二曰赞刺。赞刺者。直入直出数...
- 《内经评文》:[卷五]厥病第二十四
。虫不动。乃出针也。腹痛。形中上者。(谓满腹痛必正刺其肿聚往来之形上也)耳聋无闻。取耳中。耳鸣。取耳...
- 《类经》:[二十卷针刺类]三十、缪刺巨刺
深而极于五脏之次者,当治其经。治经者,十二经穴之正刺也,尚非缪刺之谓。)今邪客于皮毛,入舍于孙络,留...
- 更多古籍中的正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