怔忡

目录

1 拼音

zhēng chōng

2 英文参考

severe palpitation[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severe palpitation[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10)]

palpitation[21世纪英汉汉英双向词典]

3 概述

怔忡:1.病名;2.症状名。

4 病名·怔忡

怔忡(severe palpitation[1][2])为病名[3]。是指以心跳剧烈,不能自安,而又持续不断为主要表现的心悸[3][3]。怔忡为心悸之重症,又名心忪、忪悸[3]

《素问玄机原病式》:“心胸躁动,谓之怔忡。”

《医碥》卷四:“悸即怔忡。悸者,心筑筑惕惕然动而不安,俗名心跳。”

4.1 怔忡的症状

病人终日觉心中悸动不安,常伴短气乏力,神倦懒言等症,稍劳尤甚[4]。全身情况较重[4]

4.2 怔仲的病因病机

怔仲多因平素体质虚弱,心虚胆怯,遇险临危,感受惊恐,使心神不能自主,发为心悸;

或心血不足,阴血亏损,心失所养,致神志不宁;

或忧思过度,劳伤心脾,气血亏损,不能上奉;

或肾阴亏损,水火不济,虚火妄动,上扰心神;

或脾肾阳虚,不能蒸化水液,停聚为饮,上犯于心,心阳被遏,心脉痹阻,而发本病。

现代医学认为由各种因素使中枢神经功能失调,影响自主神经功能,使心脏血管功能异常;或由于忧虑、情绪激动、精神创伤、过度劳累而诱发。

4.3 惊悸与怔忡的异同

因惊恐而发、时发时止者,称惊悸,病程较短而病情较轻[5];不因惊而发、心中动摇不宁而无休止者,称怔忡,病情较重而病程较长,为心悸之重症[6][6]。惊悸日久不愈,可发展为怔忡,但二者均以心悸为主要症状,治疗方法相似[6]

惊悸与怔忡的病因不同,病情程度上又有轻重之别。所以《秘传证治要诀及类方·怔忡》篇指出:“怔忡……与惊悸若相类而实不同。”怔忡每由内因引起,并无外惊,自觉心中惕惕,稍劳即发,病来虽渐,但全身情况较差,病情较为深重;惊悸则相反,常由外因而成,偶受外来刺激,或因惊恐,或因恼怒,均可发病,发则心悸,时作时止,病来虽速,但全身情况较好,病势浅而短暂。故《红炉点雪·惊悸怔忡健忘》篇指出:“惊者,心卒动而不宁也;悸者,心跳动而怕惊也;怔忡者,心中躁动不安,惕惕然如人将捕之也。”足见惊悸与怔忡在病因、病情程度上是有明显差异的。但是二者亦有密切的联系。一方面,惊悸日久可以发展为怔忡,正如《医学入门·惊悸怔忡健忘》篇说:“怔忡因惊悸久而成。”另一方面,怔忡患者,又易受外惊所扰,而使动悸加重,《石室秘录·内伤门·怔忡》篇说:“怔忡之证,扰扰不宁,心神恍惚,惊悸不已。”[7]

4.4 怔仲的辨证分型

怔仲自觉心慌、心跳,时作时息,并有善惊易恐、多梦易醒等症。

心胆气虚:兼见气短神疲,惊悸不安,舌淡苔薄,脉细数。

心脾两伤:兼见头晕目眩,纳差乏力,失眠多梦,舌淡,脉细弱。

阴虚火旺、心肾不交:兼见心烦少寐,头晕目眩,腰酸耳鸣,遗精盗汗,舌红,脉细数。

心阳不振、水气凌心:兼见胸闷气短,形寒肢冷,下肢浮肿,舌淡,脉细沉。

心脉瘀阻:兼见心痛时作,气短乏力,胸闷,咳痰,舌暗,脉沉细或有结代。

4.5 怔仲的治疗

4.5.1 体针

取心俞、郄门、内关、通里等穴为主[7]。心血不足者加膈俞、脾俞、足三里;痰火内动者加丰隆、解溪;水饮内停者加脾俞、胃俞、三焦俞;瘀血阻滞者加曲泽、血海;心神不宁加通里、丘墟;阴虚火旺加厥阴俞、阴交、太溪[7]

治则 益心安神,定悸止惊

处方 郄门 神门 心俞 巨阙

方义 以安神定悸为主,取心包经郄门,心经原穴神门,两穴合用宁心定惊;心俞可益心气,宁心神,配心之募穴巨阙,俞募相配,补益心气,调理气机,以收镇惊宁神之效。

随证配穴 心胆气虚—胆俞,心脾两伤—脾俞,心肾不交—肾俞、太溪,心阳不振—膻中、气海,心脉痹阻—血海、内关。

操作 毫针刺,补虚泻实,每日1次,每次留针30min,10次为一疗程。

4.5.2 穴位注射法

水针:取内关、心俞、郄门、厥阴俞,每次选1~2穴,交替使用[7]。用丹参注射液,每穴注射0.5~1.0毫升[7]。每日或隔日1次[7]

选穴 参照针刺法穴位。

方法 维生素B1或维生素B12注射液,每穴注射0.5ml,每日1次,10次为一疗程。

4.5.3 耳针法

取心、脑、下脚端、神门、小肠等穴,轻刺激[7]

选穴 交感 神门 心 耳背心

方法 毫针刺,每日1次,每次留针30min,10次为一疗程。亦可揿针埋藏或王不留行籽贴压,每3~5日更换1次。

4.6 关于心悸

心悸(palpitation[7][7])为病证名[7]。是指以自觉心跳,惊慌不安,不能自主为主要表现的疾病[7][7]。出自《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俗称心跳,简称悸[7]。心悸包括惊悸和怔忡[7]。因惊恐而发、时发时止者,称惊悸,病程较短而病情较轻[7];不因惊而发、心中动摇不宁而无休止者,称怔忡,病情较重而病程较长,为心悸之重症[7][7]。惊悸日久不愈,可发展为怔忡,但二者均以心悸为主要症状,治疗方法相似[7]。心悸临床一般多呈阵发性,每因情志波动或劳累过度而发作。且常与失眠、健忘、眩晕、耳鸣等症同时并见[7]

详见心悸条。

5 症状名·怔忡

怔忡为症状名[7]。指心跳并有恐惧感[7]

《赤水玄珠》卷六:“怔忡者,心中惕惕然动不自安也。”又:“怔忡止于心不自安,悸则心既动而又恐恐然畏惧,如人将捕之。”

6 参考资料

  1. ^ [1]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10)[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
  2. ^ [2]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3. ^ [3]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110.
  4. ^ [4]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465.
  5. ^ [5]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165.
  6. ^ [6]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386.
  7. ^ [7] 张伯臾主编.中医内科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103-108.

大家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用户收藏: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