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补泻法

目录

1 拼音

zhēn cì bǔ xiè fǎ

2 英文参考

strengthening and reducing by needling[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3 注解

针刺补泻法是指针刺临床为适应虚实两类不同病症而采用的不同方法。虚证宜用补法,实证宜用泻法。自《内经》以来,关于针刺补泻法有多种论述。《黄帝内经灵枢》分“微旋”“出针按之”为补,“切而转之~摇大其穴”为泻;《黄帝内经素问》又结合呼气进针、吸气出针为补,吸气进针、呼气出针为泻;《难经》以“得气,推而纳之”为补,“动而伸之”为泻。以后,《金针赋》提出“慢提紧按”为补,“紧提慢按”为泻;“左转”为补,“右转”为泻等。归纳其方法,就有进出针过程的徐疾补泻,运针的捻转补泻和提插补泻,以及出针后的开合补泻等。[1]

针刺补泻法一般分补法和泻法两类。自《内经》以来,历代针灸文献中都有记述。各种补泻法,大致以进针退针的快慢,提插的轻重缓急,捻转的左右或角度大小来区别。有的还结合针刺的方向(顺逆),运针的次数等作出规定,而刺激量的强弱也与补泻有关。目前常用的有徐疾补泻、开阖补泻、迎随补泻、捻转补泻、提插补泻等。

4 参考资料

  1. ^ [1]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366.

大家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用户收藏: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