皂角膏

目录

1 拼音

zào jiǎo gāo

2 处方

大皂角,五两,去皮子。

3 功能主治

治中风口歪不正,语则牵急四肢,余无他苦。此由居处不便,因卧而孔风入耳,客于阳明之经,宜傅之。

4 用法用量

上为末,以三年米醋和,左歪涂右,右歪涂左,干更涂之。

5 摘录

明·方贤着《奇效良方》

6 方出《千金》卷八。名见《普济方》卷九十二

6.1 别名

皂荚摩膏、皂荚膏

6.2 组成

大皂角1两(去皮子)。

6.3 主治

卒中风,口。

6.4 用法用量

左涂右,右涂左,干更涂之。

6.5 制备方法

下筛,以3年米酢和。

6.6 附注

皂荚摩膏(《圣济总录》卷六)、皂荚膏(《普济方》卷九十一)。《圣济总录》本方用法:皂荚炙黄,为末,以酽醋调和如膏。左摩右,右摩左。

7 《普济方》卷二四一

7.1 组成

皂角不拘多少(炮,去皮弦)。

7.2 主治

寒湿脚气,疼痛不可忍者。

7.3 用法用量

脚痛搽之。

7.4 制备方法

上用好酽醋浸3-5日,却将皂角洗去醋,滤去滓,用砂罐熬成膏,后入蔓荆子、草乌头、胡椒末,及入朴消少许,将药埋土内,去火毒,49日取出。

8 《直指》卷二十二

8.1 组成

不蛀皂角(满尺者,捶碎,去弦核)。

8.2 主治

痈疽肿结。

8.3 用法用量

敷之自消。

8.4 制备方法

上以法醋煮烂,研膏。

9 《儒门事亲》卷十五

9.1 组成

皂角1斤(去皮弦,捣碎)。

9.2 主治

腰脚疼痛。

9.3 用法用量

用醇酒2大碗,熬至一半,沸去滓,再用前汁入银石器熬为膏子。随痛处贴之。

10 《医方类聚》九十八引《澹寮方》

10.1 组成

杜仲(去粗皮,锉,炒)、萆薢(泔浸)、大黄(蒸烂)、黑牵牛(半生半炒)各等分。

10.2 主治

脚气肿痛,大使壅闭。

10.3 用法用量

每服20-30丸,竹沥酒吞下。病稍退即止,仍服调气血等药。

10.4 制备方法

上以皂角为末,煎膏为丸,如梧桐子大。

11 《袖珍》卷三

11.1 组成

皂角(炒焦)、小粉(炒)各等分。

11.2 主治

便痈。

11.3 用法用量

以热醋调,仍以纸摊贴患处,频频用水润之。

11.4 制备方法

上为末和匀。

12 《普济方》卷三七三引《全婴方》

12.1 组成

皂角(去皮)。

12.2 主治

小儿惊风。

12.3 用法用量

左贴右,右贴左,才正急洗去。如大热,先以驱风膏;若大便如常,服续命汤。

12.4 制备方法

上为末,水调慢火熬成膏。

13 《痘疹传心录》卷十八

13.1 组成

大皂荚(去子,烧存性)8钱,糯米1合(炒褐色),草乌1两,干姜1两,赤芍1两,南星2两。

13.2 主治

恶核。

13.3 用法用量

葱酒调涂,日易2次。

13.4 制备方法

上为末。

14 《杨氏家藏方》卷十六

14.1 组成

皂角不以多少。

14.2 主治

产妇吹奶肿痛。

14.3 用法用量

涂上即愈。

14.4 制备方法

用河水挼浓汁,去滓,熬成膏。

15 《幼幼新书》卷二十三引汉东王先生方

15.1 组成

大皂角1个(烧),糯米(炒黑)1合,草乌(生)2钱,黄皮(炒黑)3钱。

15.2 主治

风疳气攻,项下生核。

15.3 用法用量

如未安,须用水精丹,取后用调气观音、人参散等药补,仍再贴,兼与疳药相间服。

15.4 制备方法

上为末,井花水调贴。

16 《得效》卷十一

16.1 方名

皂角膏

16.2 组成

大黄5钱,黑牵牛(半炒半生)1两,猪牙皂角1两。

16.3 功效

泻肾气。

16.4 主治

小儿肾经有热,阴囊赤肿钓痛,大腑秘涩。

16.5 用法用量

每服7粒,空心温水送下。

16.6 制备方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绿豆大。

大家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用户收藏: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