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提示:本文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本站不出售任何药品、器械,也不为任何药品、器械类厂家提供宣传服务。药品类信息为研究性资料,仅供专业人士参考,请不要依据本站信息自行用药。
2 《医统》卷七十四
2.1 组成
皂角子2两(烧存性),防风7钱半,槐花7钱半,蛇床子3钱,白矾(枯)3钱,白蒺藜(炒,去刺)3钱,槐角子3钱,羌活半两,蜂房(炒焦)5分,五倍子5分,枳壳(炒)。
2.2 主治
痔痛而复痒。
2.3 皂角刺丸的用法用量
每服50丸,空心以苦楝根煎汤送下。仍用热童便入白矾末浇洗肛门。
2.4 制备方法
古籍中的皂角刺丸
- 《古今医统大全》:[卷之七十四痔漏门]药方
上醋糊丸,梧桐子大。每服七十丸,空心荆芥汤下。皂角刺丸治痔痛而复痒。皂角刺(二两,烧存性)防风槐花(...
- 《本草简要方》:[卷之六木部二]皂荚
三五十丸。蜜汤下。治肠风大便秘涩。有热加大黄。皂角刺丸。皂角刺二两。(烧烟尽存性)防风槐花各七钱五分...
- 《是斋百一选方》:[卷之十四第二十二门]治肠风
,日数十度者,枳实三百丸。枳实槐花生用,各半两皂角刺(一两,半生用,半烧存性)上同捣罗为细末,炼蜜...
- 《正体类要》:[下卷方药]润肠丸
尖)羌活当归尾大黄(煨)皂角刺秦艽(各五钱)上为末,炼蜜丸,桐子大,猪胆汁丸尤妙,每服三五十丸,食前...
- 《杨氏家藏方》:[卷第十三肠风痔漏方五十九道]鹤虱丸
(枯。三味各一两)皂角刺(烧灰,半两)硫黄(半两,别研)上件为细末,醋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雄黄为...
- 更多古籍中的皂角刺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