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提示:本文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本站不出售任何药品、器械,也不为任何药品、器械类厂家提供宣传服务。药品类信息为研究性资料,仅供专业人士参考,请不要依据本站信息自行用药。
2 注解
燥火三消 病证名。又名风消。《症因脉治》卷三:“燥火三消之症,即风消也。”指由于燥火所伤而成的三消症。上消为燥火伤肺,症见口渴多饮不止,唇口开裂,烦躁不宁,治用石膏知母汤加干葛。中消为燥火伤胃,症见多食易饥,形体消瘦,治用人参白虎汤。下消为燥火伤于小肠、膀胱,症见小便频数,淋沥如膏油,治用益元散、导赤各半汤。参见消渴、风消等条。
古籍中的燥火三消
- 《症因脉治》:[卷三三消总论]外感三消
【燥火三消之症】即风消也。多饮渴不止,唇口干裂,烦躁不宁,此燥火伤于肺,即上消症也于小肠、膀胱,即下...
- 《温病正宗》:[上编·学说辩正]第四章·温病学说之折衷
分也。今日之所谓温病学人,亦非专言温病,乃概暑湿燥火而言,既不悖乎经旨,又能发扬光大,何尝不可与《伤...
- 《临证指南医案》:[卷五]燥
治。则延及于血。下病失治。则槁及乎上。喘咳痿厥。三消噫膈之萌。总由此致。大凡津液结而为患者。必佐辛通...
- 《古今名医汇粹》:[卷四病能集二(杂证十一门)]三消
之;既而以水投石,水去而石自若。至于饮一溲二,则燥火动其真阴,而势成矣。经谓凡治消瘅、仆击、偏估、痿...
- 《杂病广要》:[内因类]消渴
除,医之罪也。凡消渴病少愈,不亟回枯泽槁,听其土燥火生,致酿疮疽无救,医之罪也。凡治消渴病,用寒凉太...
- 更多古籍中的燥火三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