蚤叮咬

目录

1 拼音

zǎo dīng yǎo

2 疾病分类

皮肤性病科

3 疾病概述

臭虫、蚤叮咬:臭虫白天躲藏在床缝或床垫、帐角等处,夜晚爬到人的皮肤上吸血。臭虫在叮咬吸血时,可放出一种扩张血管的刺激性物质,引起瘀点或瘙痒性风团,常排列成行。蚤中刺人的主要为人蚤,叮刺皮肤时,其口器分泌的毒液,可刺激皮肤引起炎症反应。

4 疾病描述

蚤属昆虫纲,蚤目,是哺乳动物和鸟、禽类的体外寄生虫,寄生于人和其它动物身上。世界上已知跳蚤2000多种,我国已发现454种,根据跳蚤的习性和寄生的宿主不同而分人蚤、猫蚤、犬虱、鼠蚤、鸡蚤之分。叮咬人的蚤主要是人蚤(又称致痒蚤),但猫蚤、犬蚤也可叮咬人的皮肤,但它不能在人体寄生。鼠蚤还能传播鼠疫、斑疹伤寒、土伦斯菌病,又是某些绦虫病的中间宿主,对人的危害性较大。

蚤的发育经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人蚤成虫长约1~3mm,呈褐色,善跳跃,无翅,刺吸型口器,常寄生在人的皮肤或动物的皮毛上或隐藏于墙角、地板缝。

5 症状体征

机体对跳蚤叮咬后的反应常因人而异,有的被叮咬后可无任何反应,有的可发生红斑、丘疹、风团,局部皮肤红肿剧痒,损害中央可见针头大紫红色斑点,是叮咬的痕迹,有的可在红肿表面出现水疱。皮疹多发生于腰部、腹部、小腿等处,呈线状或成群的排列,儿童的损害症状常更显著,呈丘疹性荨麻疹的表现,自觉奇痒难忍,由于搔抓常见抓痕、血痂或继发感染。

6 疾病病因

蚤有锐利的口器叮咬人和动物的皮肤,吸血为惟一的食料来源。

7 病理生理

雌雄蚤均能吸血,叮人的成蚤每天吸血1至数次,在吸血的同时口器分泌的毒素注入皮内可引起皮肤的炎症反应。

8 诊断检查

在潮湿阴暗的居室,尤其是有饲养猫、狗、鸡、鸟的家庭,若腰部、小腿等处突然出现剧痒,有散在分布的水肿性红斑、风团,应考虑有蚤叮咬的可能,若能捕捉到蚤即可确诊。但要和其它的虫咬皮炎鉴别。

9 治疗方案

对叮咬部位的皮肤主要是止痒消炎,可涂搽各种止痒药水,如1%酚或薄荷炉甘石洗剂,5%樟脑醑、清凉油和市售的皮炎药水。皮疹广泛或反应较重者可给予抗组胺药或皮质类固醇。

10 预后及预防

改善环境卫生,保持室内清洁,住房要通风透光,衣服、被褥要勤洗、勤换、勤晒太阳。要捕杀老鼠,不要和猫、犬同室居住。另外可用药物灭蚤,如2%螟松粉、倍硫磷粉、杀鼠酮或滴滴涕喷洒剂(内含5%滴滴涕和0.5%敌敌畏)、5%马拉硫磷喷洒墙角或地板缝。家中饲养猫、犬、家畜、家禽者要对动物的栖居处喷洒药物,应注意防止动物中毒。若身居在蚤较多的环境处,可于睡前在身上涂20%樟脑油或樟脑酊,可达驱蚤的作用。

11 特别提示

有效避免蚊子和蚤叮咬的措施:

1、给孩子们穿上宽松合身颜色较浅的衣服,以便及早发现蚤。选择长袖衬衫和长裤,把衬衫的下摆塞入裤子里,但是裤腿不要塞到袜子和鞋子里。

2、在蚤和蚊子活动频繁的季节里使用含DEET的驱避产品,但气温低的天气里并不意味着他们的威胁减少了。

3、在裸露在外的皮肤上使用含DEET的驱避产品,过量或过于频繁的使用也是不必要的,另外在衣服覆盖下的皮肤上涂抹也是不必的。

4、尽量避免到森林、灌木丛或水边等叮人害虫常常出没的地方去。

5、在回到室内之前,一定记得检查自己、小孩以及宠物身上是否有蚤出现。检查衣服,尤其是领口和袖口下面、膝盖后部、腋下、头皮周围、颈部周围以及耳朵背后。

6、应该使用镊子在尽量靠近皮肤的地方慢慢地将蚤夹出去。不要用凡士林、过热的物品如火柴、香烟等以及其他方式来去掉蚤。

7、如果被蚤或者蚊子叮咬以后,应该立即用专门的杀菌消炎的药膏进行处理,并在接下来的数周之内密切注意是否有任何皮疹或类似感冒的症状出现。

8、检查在房间内外包括玩具、容器以及其他的地方是否有积水出现,因为即使是一小杯水蚊子都可以生长。

9、注意夏天要勤剪指甲以避免被叮咬之后进一步的抓伤,因为这会引起更为严重的感染。一定要叮嘱任何年龄段的孩子都不要抓挠被叮咬处。

大家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用户收藏: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