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拼音
yù táng
2 英文参考
Yùtáng CV18[中国针灸学词典]
yùtáng[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CV18[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RN18[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3 概述
4 解剖名称·玉堂
玉堂为人体部位名,指上腭[1][2]。《伤科补要》卷二:“玉堂,在口内上腭,一名上含,其窍即颃颞也。”
参见颃颡:颃颡(hánq sǎng杭嗓)指咽后壁上的后鼻道,是人体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必经通路,相当于鼻咽部[3]。足厥阴肝经过此[3]。《黄帝内经灵枢·忧恚无言》:“颃颡者,分气之所泄也……。人之鼻洞涕出不收者,颃颡不开,分气失也。”《类经》卷二十一:“颃颡,即颈中之喉颡。当咽喉之上,悬雍之后,张口可见者也,颡前有窍,息通于鼻……。”
5 经穴名·玉堂
穴位 | 玉堂 | ||
汉语拼音 | Yutang | ||
罗马拼音 | Yutang | ||
美国英译名 | Hall of Jade | ||
各 国 代 号 | 中国 | CV18 | |
日本 | 18 | ||
法 国 | 莫兰特氏 | VC18 | |
富耶氏 | VC18 | ||
德国 | KG18 | ||
英国 | Cv18 | ||
美国 | Co18 |
玉堂为经穴名(Yùtáng CV18,RN18)[2][4]。出《难经·三十一难》。别名玉英[1]。属任脉[2][1]。玉堂即宫殿,此穴在相当于心脏部位,故比之为玉堂[2]。玉堂穴主要用于胸肺疾患等:如胸痛,咳嗽,气短,咳逆上气,咳吐寒痰,喉痹咽肿,气喘,呕吐,胸满,胸闷,喉痹,咽肿,心烦,乳痛,心绞痛,现代又用玉堂穴治疗胸膜炎,支气管炎,肺气肿,肋间神经痛,胸膺疼痛,胸闷喘息,呕吐寒痰,胸膜炎等。
5.1 玉堂穴的别名
玉英(《针灸甲乙经》)。
5.2 出处
《针灸甲乙经》:玉堂,一名玉英,在紫宫下一寸六分陷者中。
5.3 穴名解
玉堂即宫殿,此穴在相当于心脏部位,故比之为玉堂[2]。
玉,金玉、贵重之意。并有洁白之义,为肺之色。堂,正室也,古之居所为前堂后室。玉堂为宫殿之美称,又泛指富贵之家,借喻其地位之高贵。玉堂,汉代殿名。未央宫、建童宫内皆有玉堂,指宫殿之华丽。道经指其为肺之宫室,《黄庭内景经》注:“肺为玉堂宫。”《老子中经》:“肺为玉堂宫。”《释名·释宫室》:“堂谓堂堂,高显貌也。”此穴在紫宫下1寸6分陷者中,正当胸前之正中,膻中之上,肺之所在,其上方为紫宫,下通中庭,乃宫殿中之庭堂也。故喻之以玉堂。[5]
5.4 所属部位
胸[6]
5.5 玉堂穴的定位
玉堂穴位于胸部,横平第三肋间隙,前正中线上。仰卧取穴[2]。
玉堂穴在任脉的位置
玉堂穴在胸部的位置
玉堂穴在胸部的位置
玉堂穴在胸部的位置(肌肉)
玉堂穴在胸部的位置(骨骼)
5.6 玉堂穴的取法
在膻中穴上1.6寸,胸骨中线上,平第三类间隙,仰卧取穴。
玉堂穴位于胸部,横平第三肋间隙,前正中线上。仰卧取穴[2]。
快速取穴:在胸部,由锁骨往下数第3肋间,平第3肋间,当前正中线上即是玉堂穴[9]。
5.7 玉堂穴穴位解剖
玉堂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胸骨体。主要布有第三肋间神经的前皮支和胸廓内动、静脉的穿支。
5.7.1 层次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胸骨[10]。
5.7.2 穴区神经、血管
浅层有第3肋间神经前皮支分布;深层有第3肋间神经和胸廓内动脉前穿支分布[10]。
5.8 玉堂穴的功效与作用
玉堂穴有宽胸理气、止咳平喘作用,主治胸中满、不得卧、喘逆上气、呕吐烦心。《针灸甲乙经》有:“胸中满不得息,胁痛骨疼,喘逆上气,呕吐烦心。”[5]
5.9 玉堂穴主治病证
玉堂穴主要用于胸肺疾患等:如胸痛,咳嗽,气短,咳逆上气,咳吐寒痰,喉痹咽肿,气喘,呕吐,胸满,胸闷,喉痹,咽肿,心烦,乳痛,心绞痛,现代又用玉堂穴治疗胸膜炎,支气管炎,肺气肿,肋间神经痛,胸膺疼痛,胸闷喘息,呕吐寒痰,胸膜炎等。
玉堂穴主要用于胸肺疾患等:如胸痛、咳嗽、气短、咳逆上气、咳吐寒痰、喉痹咽肿等[2]。
玉堂穴主治咳嗽、气喘、胸痛、呕吐[10]。
玉堂穴主治胸满,胸闷,胸痛,咳嗽,气喘,气短,喉痹,咽肿;呕吐;心烦,乳痛[8]。
玉堂穴主治咳嗽,气喘,胸痛,呕吐,以及心绞痛等[1]。
现代多用玉堂穴治疗胸膜炎、支气管炎、肺气肿、心绞痛、肋间神经痛等[2]。
胸膺疼痛,咳嗽,气短,胸闷喘息,心烦,呕吐寒痰,支气管炎,胸膜炎,肋间神经痛。
5.10 刺灸法
5.10.1 刺法
5.10.2 灸法
5.11 玉堂穴的配伍
玉堂配紫宫,有行气通经的作用,主治胸膺疼痛,咳嗽。
玉堂配幽门,有宽中利气降逆止呕的作用,主治烦心呕吐,胸脘满胀。
玉堂配幽门,治烦心呕吐[8]。
5.12 特效按摩
两手中指指腹相互叠加,用力按压玉堂穴,有酸胀感,每次3~5分钟,可治呕吐、胸痛、乳房胀痛等气滞引起的疾病[9]。
5.13 文献摘要
《针灸甲乙经》:胸中满不得息,胁痛,骨疼,喘逆上气,呕吐烦心,玉堂主之。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治胸满不得喘息,胸膺骨疼,呕吐寒痰,上气烦心。
《针灸大成》:主胸膺疼痛,心烦,咳逆上气,胸满不得息,喘息,呕吐寒痰。
《百症赋》:烦心呕吐,幽门开彻玉堂明。
6 参考资料
- ^ [1]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412.
- ^ [2]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171.
- ^ [3]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1464.
- ^ [4] 孙国杰主编. 针灸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133.
- ^ [5] 柴铁劬.针灸穴名解[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9.
- ^ [6] 孙国杰主编. 针灸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135.
- ^ [7]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 中医药学名词(2004)[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 ^ [8] 王民集,朱江,杨永清主编. 中国针灸全书[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382-383.
- ^ [9] 查炜.经络穴位按摩大全[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4.
- ^ [10] 孙国杰主编. 针灸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133.
古籍中的玉堂
- 《黄帝内经灵枢集注》:[卷一]根结第五
太仓。少阴根于涌泉。结于廉泉。厥阴根于大敦。结于玉英。络于膻中。太阴为开。厥阴为阖。少阴为枢。故开折...
- 《医宗金鉴》:[外科卷下骨度尺寸]任脉分寸歌
下五分,中庭膻下六寸取,膻中却在两乳间,膻上寸六玉堂主,膻上紫宫三寸二,膻上华盖四八举,(四寸八分)...
- 《刺灸心法要诀》:[卷六奇经八脉总歌]任脉分寸歌
下五分,中庭膻下寸六取,膻中却在两乳间,膻上寸六玉堂主,膻上紫宫三寸二,膻上华盖四八举(四寸八分),...
- 《圣济总录》:[卷第二百]神仙服气上
舌也泰山者精气也醴泉在齿后悬雍前华池在舌本下齿名玉英舌名金梁),夫食五行气,饥取饱止,无时节也,虽服...
- 《黄帝内经太素》:[卷第五(卷首缺)·人合]阴阳合
少阴。)少阴之前,名曰厥阴,厥阴根起于大敦,结于玉英,(肝脉足厥阴在少阴前,起于大指毛之上,入大敦,...
- 更多古籍中的玉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