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堂

目录

1 拼音

yù táng

2 英文参考

Yùtáng CV18[中国针灸学词典]

yùtáng[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CV18[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RN18[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3 概述

玉堂:1.人体部位名;2.经穴名。

4 解剖名称·玉堂

玉堂为人体部位名,指上腭[1][2]。《伤科补要》卷二:“玉堂,在口内上腭,一名上含,其窍即颃颞也。”

参见颃颡:颃颡(hánq sǎng杭嗓)指咽后壁上的后鼻道,是人体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必经通路,相当于鼻咽部[3]。足厥阴肝经过此[3]。《黄帝内经灵枢·忧恚无言》:“颃颡者,分气之所泄也……。人之鼻洞涕出不收者,颃颡不开,分气失也。”《类经》卷二十一:“颃颡,即颈中之喉颡。当咽喉之上,悬雍之后,张口可见者也,颡前有窍,息通于鼻……。”

5 经穴名·玉堂

穴位玉堂
汉语拼音Yutang
罗马拼音Yutang
美国英译名Hall of Jade
各国代号中国CV18
日本18
法国莫兰特氏VC18
富耶氏VC18
德国KG18
英国Cv18
美国Co18

玉堂为经穴名(Yùtáng CV18,RN18)[3][4]。出《难经·三十一难》。别名玉英[4]。属任脉[4][4]。玉堂即宫殿,此穴在相当于心脏部位,故比之为玉堂[4]。玉堂穴主要用于胸肺疾患等:如胸痛,咳嗽,气短,咳逆上气,咳吐寒痰,喉痹咽肿,气喘,呕吐,胸满,胸闷,喉痹,咽肿,心烦,乳痛,心绞痛,现代又用玉堂穴治疗胸膜炎,支气管炎,肺气肿,肋间神经痛,胸膺疼痛,胸闷喘息,呕吐寒痰,胸膜炎等。

5.1 玉堂穴的别名

玉英(《针灸甲乙经》)。

5.2 出处

《针灸甲乙经》:玉堂,一名玉英,在紫宫下一寸六分陷者中。

5.3 穴名解

玉堂即宫殿,此穴在相当于心脏部位,故比之为玉堂[4]

玉,金玉、贵重之意。并有洁白之义,为肺之色。堂,正室也,古之居所为前堂后室。玉堂为宫殿之美称,又泛指富贵之家,借喻其地位之高贵。玉堂,汉代殿名。未央宫、建童宫内皆有玉堂,指宫殿之华丽。道经指其为肺之宫室,《黄庭内景经》注:“肺为玉堂宫。”《老子中经》:“肺为玉堂宫。”《释名·释宫室》:“堂谓堂堂,高显貌也。”此穴在紫宫下1寸6分陷者中,正当胸前之正中,膻中之上,肺之所在,其上方为紫宫,下通中庭,乃宫殿中之庭堂也。故喻之以玉堂。[5]

5.4 所属部位

[6]

5.5 玉堂穴的定位

标准定位:玉堂穴在胸部,当前正中线上,平第3肋间[7]

玉堂穴位于胸正中线,平第三肋间隙[7]

玉堂穴位于胸部,横平第三肋间隙,前正中线上。仰卧取穴[7]

玉堂穴在任脉的位置

玉堂穴在胸部的位置

玉堂穴在胸部的位置

玉堂穴在胸部的位置(肌肉)

玉堂穴在胸部的位置(骨骼)

5.6 玉堂穴的取法

在膻中穴上1.6寸,胸骨中线上,平第三类间隙,仰卧取穴。

玉堂穴位于胸部,横平第三肋间隙,前正中线上。仰卧取穴[7]

仰卧或正坐位,于胸骨中线平第3肋间隙处取穴[8]

快速取穴:在胸部,由锁骨往下数第3肋间,平第3肋间,当前正中线上即是玉堂穴[9]

5.7 玉堂穴穴位解剖

玉堂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胸骨体。主要布有第三肋间神经的前皮支和胸廓内动、静脉的穿支。

5.7.1 层次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左右胸大肌之间→胸骨体[9]

皮肤→皮下组织→胸骨[10]

5.7.2 穴区神经、血管

浅层有第3肋间神经前皮支分布;深层有第3肋间神经和胸廓内动脉前穿支分布[10]

布有第三肋间神经前皮支和乳房内动、静脉的前穿支[10]

5.8 玉堂穴的功效与作用

玉堂穴具有宽胸止痛、止咳平喘的功效。

玉堂穴有理气平喘、降逆止呕作用[10]

玉堂穴有宽胸理气、止咳平喘作用,主治胸中满、不得卧、喘逆上气、呕吐烦心。《针灸甲乙经》有:“胸中满不得息,胁痛骨疼,喘逆上气,呕吐烦心。”[10]

5.9 玉堂穴主治病证

玉堂穴主要用于胸肺疾患等:如胸痛,咳嗽,气短,咳逆上气,咳吐寒痰,喉痹咽肿,气喘,呕吐,胸满,胸闷,喉痹,咽肿,心烦,乳痛,心绞痛,现代又用玉堂穴治疗胸膜炎,支气管炎,肺气肿,肋间神经痛,胸膺疼痛,胸闷喘息,呕吐寒痰,胸膜炎等。

玉堂穴主要用于胸肺疾患等:如胸痛、咳嗽、气短、咳逆上气、咳吐寒痰、喉痹咽肿等[10]

玉堂穴主治咳嗽、气喘、胸痛、呕吐[10]

玉堂穴主治胸满,胸闷,胸痛,咳嗽,气喘,气短,喉痹,咽肿;呕吐;心烦,乳痛[10]

玉堂穴主治咳嗽,气喘,胸痛,呕吐,以及心绞痛等[10]

现代多用玉堂穴治疗胸膜炎、支气管炎、肺气肿、心绞痛、肋间神经痛等[10]

胸膺疼痛,咳嗽,气短,胸闷喘息,心烦,呕吐寒痰,支气管炎,胸膜炎,肋间神经痛。

5.10 刺灸法

5.10.1 刺法

沿皮刺0.3~0.5寸[10]

一般向下平刺0.3~0.5寸[10]

平刺0.3~0.5寸[10][10],局部沉胀[10]

5.10.2 灸法

可灸[10][10]

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5分钟[10]

5.11 玉堂穴的配伍

玉堂穴配肺俞、孔最治支气管哮喘[10]

玉堂穴配上脘、不容、膈俞治疗咯痰[10]

玉堂配紫宫,有行气通经的作用,主治胸膺疼痛,咳嗽。

玉堂配幽门,有宽中利气降逆止呕的作用,主治烦心呕吐,胸脘满胀。

玉堂配幽门,治烦心呕吐[10]

玉堂配膻中、列缺、尺泽,治咳喘[10]

玉堂配巨阙、郄门,治胸痛[10]

玉堂配天突、廉泉,治喉痹、喉塞[10]

5.12 特效按摩

两手中指指腹相互叠加,用力按压玉堂穴,有酸胀感,每次3~5分钟,可治呕吐、胸痛、乳房胀痛等气滞引起的疾病[10]

5.13 文献摘要

《针灸甲乙经》:胸中满不得息,胁痛,骨疼,喘逆上气,呕吐烦心,玉堂主之。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治胸满不得喘息,胸膺骨疼,呕吐寒痰,上气烦心。

《针灸大成》:主胸膺疼痛,心烦,咳逆上气,胸满不得息,喘息,呕吐寒痰。

《百症赋》:烦心呕吐,幽门开彻玉堂明。

6 参考资料

  1. ^ [1]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412.
  2. ^ [2]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171.
  3. ^ [3]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1464.
  4. ^ [4] 孙国杰主编.针灸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133.
  5. ^ [5] 柴铁劬.针灸穴名解[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9.
  6. ^ [6] 孙国杰主编.针灸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135.
  7. ^ [7]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8. ^ [8] 王民集,朱江,杨永清主编.中国针灸全书[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382-383.
  9. ^ [9] 查炜.经络穴位按摩大全[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4.
  10. ^ [10] 孙国杰主编.针灸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133.

大家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用户收藏: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