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词条:郁金石莲子饮 (最后修订于2009/12/11 4:16:14)[共131字]
摘要:《陈素庵妇科补解》卷五方名郁金石莲子饮组成丹皮、生地、郁金、麦冬、延胡、石莲子、蒲黄(半生半炒)、泽兰、茯神心木(名黄松节)。主治产后谵语,正气虚,邪气实。各家论述是方石莲、麦冬、丹皮、生地、泽兰清心降火滋阴,延胡、蒲黄、郁金逐瘀祛积,茯神木能治风痰,用之为使。......
>>>查看全文
相关文献:
- 石莲子与其伪品苦莲子的的鉴别
石莲子与其伪品苦莲子的的鉴别 石莲子 [来源]为睡莲科植物莲NelumbonuciferaGaertn.的干燥成熟果实。 [性状鉴别]呈卵圆形或椭圆形,两端微尖。长1.5-2cm,直径0.8-1.3cm。表面灰褐色。质坚硬,难破开。砸碎果皮后,可见椭圆形种子一粒,种皮红棕色,子叶2枚,肥厚,中央空腔中有绿色胚芽1枚。气微,子叶味微甘,胚芽味苦,果皮味涩。 苦莲子 [来源]为豆科植物喙荚
- 姜黄郁金莪术原植物相互关系
姜黄、郁金及莪术均属理血活血类中药材,姜黄主要用于闭经、肩臂痹痛;郁金利胆,有凉血、行气散瘀的作用;莪术活血兼行气止痛,多用于血瘀气滞诸病,消积作用较强。三者的原植物及彼此关系,历来比较混乱,近代按植物分类,已知三者均属姜科姜黄属植物的根茎及块根。现市场经销的商品,是根据不同产地、不同部位、形色以及不同加工方法分别命名而来。根据有关资料和工作实践,就三者原植物及彼此关系做一列述: 姜黄 商品有
- 郁金新用妙方
郁金为传统的活血化瘀药,临床多以其活血凉血,行气止痛,解郁清心,利湿退黄之功,来治疗胸胁疼痛、腹痛、热病神昏、癫痫、气厥、肝胆湿热、出血等病证。但恰当配伍后,郁金还有更多的用途。 治不孕症不孕症多责之肝失条达、痰湿内蕴和瘀血阻胞。《本草汇言》载郁金既“活散瘀血,又有“清气化痰之功,故可疗之。对排卵功能障碍性不孕,用郁金15克,配丹参15克,穿山甲、当归、香附、川芎、白芍、
- 温郁金高产栽培要点
温郁金是一种一株两部位药用的中药材植物。郁金为肉质块根,植株茎、叶基部地下部分为莪术,要使郁金、莪术生长良好,夺得高产,药用品质好,必须注重如下栽培管理要点: 一、适时下种 温郁金喜温、耐旱、忌渍水、怕霜冻,全生育期为240天左右,一般农历正月下种,当年农历10月中旬即可收获。当温度基本稳定在13℃以上时,温郁金块根种苗即可萌发破土,长出幼苗。适时下种可提高郁金、莪术的产量和药用品质;过迟下种
- 郁金
中药名称郁金拼音名Yujin英文名RADIXCURCUMAE来源本品为姜科植物温郁金CurcumawenyujinY.H.ChenetC.Ling、姜黄CurcumalougaL.、广西莪术CurcumakwangsiensisS.G.LeeetC.F.Liang或蓬莪术CurcumaphaeocaulisVal.的干燥块根。 前两者分别习称“温郁金”和“黄丝郁金”,其余按性状不同习称“桂郁金”
- 郁金的栽培加工
郁金,为姜科植物温郁金、姜黄、广西莪术或蓬莪术的干燥块根,主产于四川的叫川郁金,主产于浙江的叫温郁金,主产于广西和云南的叫广郁金。该品于清明前后种植,现将其栽培、加工技术及种茎的贮存存方法介绍如下: 选地整地宜选择向阳、排水良好、肥沃疏松的山地或平原作种植地。冬季深翻,使其过冬充分风化,消灭土中病虫害。种植前将碎土耙平起畦。 繁殖方法用根茎繁殖。选当年长出的无病虫害、无损伤的健壮结实的根茎作种
- 姜科植物郁金的栽培加工
郁金,为姜科植物温郁金、姜黄、广西莪术或蓬莪术的干燥块根,主产于四川的叫川郁金,主产于浙江的叫温郁金,主产于广西和云南的叫广郁金。该品于清明前后种植,现将其栽培、加工技术及种茎的贮存方法介绍如下:选地整地宜选择向阳、排水良好、肥沃疏松的山地或平原作种植地。冬季深翻,使其过冬充分风化,消灭土中病虫害。种植前将碎土耙平起畦。繁殖方法用根茎繁殖。选当年长出的无病虫害、无损伤的健壮结实的根茎作种。在清明前
- 姜科植物郁金的栽培加工
郁金,为姜科植物温郁金、姜黄、广西莪术或蓬莪术的干燥块根,主产于四川的叫川郁金,主产于浙江的叫温郁金,主产于广西和云南的叫广郁金。该品于清明前后种植,现将其栽培、加工技术及种茎的贮存方法介绍如下:选地整地宜选择向阳、排水良好、肥沃疏松的山地或平原作种植地。冬季深翻,使其过冬充分风化,消灭土中病虫害。种植前将碎土耙平起畦。繁殖方法用根茎繁殖。选当年长出的无病虫害、无损伤的健壮结实的根茎作种。在清明前
- 郁金
郁金 郁 金 RadixCurcumaeAromaticae (英) AiomaticTurmericRoot-tuber 别名 玉金,姜黄、毛姜黄。 来源 为姜科植物郁金CurcumaaromaticaSalisb.的块根。 植物形态 多年生宿根草本。根茎肉质,肥大,黄色;根末端膨大成长卵形块根。叶基生,叶片长圆形,长30~60cm,宽10~20cm,先端尾尖,基部渐狭,叶背被短柔毛;
- 从温郁金植物中提取抗肿瘤原料药榄香烯工艺研究
【关键词】温郁金;榄香烯;抗肿瘤;提取榄香烯,英文名Elemene,可从多种植物中提取分离而得。目前,榄香烯研究最多的是从我国温州特产植物温郁金(C·wehyuim.chen.tl.c.ling)根茎莪术的挥发油中提取分离。最早发现温莪术挥发油具有抗肿瘤、抗病毒作用的是浙南地区的赤脚医生[1],20世纪70年代就应用莪术油黏药棉外塞阴道治疗宫颈癌、子宫糜烂疗效显著。后由大连医科所、上
- 王郁金郑广娟:活血化瘀中药对乏氧肿瘤细胞放疗增敏作用的研究概况
长其倍增时间,降低其存活率。董丽华等研究发现抗癌中药复方去甲斑蝥素既有直接杀伤肿瘤作用,又有活血化瘀、通络开窍、改善循环的作用,血液循环的改善能使肿瘤的乏氧成份减少,提高肿瘤放射敏感性。平消胶囊是由郁金、白矾、芒硝、灵脂、牛膝、马钱子、仙鹤草等活血化瘀类中药组成,平消胶囊与放疗同步治疗鼻咽癌与单纯放疗两组间有显著差异(P0.01),提示平消胶囊有放疗增敏作用。中药活血化瘀对食管癌放射治疗有协同作用
- 郁金
[产地分布] 郁金 生长习性: 喜温暖湿润的气候,应选择腐殖质较多、土质疏松的砂质壤土种植。忌连作。宜在无霜期长的地区栽种。 栽培技术: 1、种植方法:通常用根茎繁殖,每亩用种秧100公斤。清明至谷雨节间种植。选地,施足底肥,深翻整地,做畦后涸灌,水渗后浅锄,搂平,土壤中要保持充足水分,而后将贮存好的种秧,按厚1.5~2厘米切成块状,每块必须有芽。切后晾半天,待伤口愈合后栽种。行距50厘
- 郁金治病验方
草30克,海金沙30克,车前子20克,滑石30克,鸡内金25克,大黄15克。水煎,每日一剂,7天即可显效。 治慢性咽炎:郁金15克,当归10克,桔梗10克,浙贝母10克,胖大海10克。水煎代茶频频饮服。 治瘀血肿胀:郁金15克,丹参30克,三棱10克,莪术12克,川芎15克,桃仁10克,红花10克,透骨草30克,伸筋草25克。水煎熏洗患处,每日分早晚分服,每次20~30分钟。7天为一疗程。作
- 郁金临床配伍妙用
郁金为姜科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姜黄及缘姜、黄姜、白姜等的干燥块根,其味辛、苦,性寒,入心、肝、胆三经,功能行气解郁、凉血清心、祛瘀止痛、利胆清黄。此药辛散苦降,功效奇异,临床运用广泛,它不仅用于气血瘀痛诸疾,且有开窍醒神、通关急救的效能,只要配伍得当,皆可获效。但本品不宜与丁香同用,《十九畏歌》云:“丁香莫与郁金见”。另对阴虚火炎、血虚无瘀滞者,以及孕妇等忌用。现将郁金配伍应用,简介如下。 一、治
- 理气开胃首选郁金香
闷不舒。所有这些症状都是由于肝气犯胃所致。说到肝气犯胃,就必须提到肝。 关于肝的概念,中西医的认识各有不同。 西医认为肝脏是人体的一个巨大的化工厂,它具有六大功能: 一是代谢功能其中有糖代谢,饮食中的淀粉和糖类消化后变成葡萄糖经肠道吸收,肝脏将它合成肝糖原储存起来,当肌体需要时,肝细胞又能把肝糖原分解为葡萄糖供肌体利用;蛋白质代谢,肝脏是人体白蛋白唯一的合成器官,γ球蛋白以外的
- 郁金验方盘点:与当归桔梗水煎服用治咽炎
金钱草30克,海金沙30克,车前子20克,滑石30克,鸡内金25克,大黄15克。水煎,每日一剂,7天即可显效。治慢性咽炎:郁金15克,当归10克,桔梗10克,浙贝母10克,胖大海10克。水煎代茶频频饮服。治瘀血肿胀:郁金15克,丹参30克,三棱10克,莪术12克,川芎15克,桃仁10克,红花10克,透骨草30克,伸筋草25克。水煎熏洗患处,每日分早晚分服,每次20~30分钟。7天为一疗程。(李永
- 《本草便读》:[果部果类]石莲子
治噤痢之湿蕴邪留。甘寒微涩。开胃气而清心降浊。真伪宜分。(石莲子即莲子之老于房内。至冬堕入泥中。至春取出者。皮黑如石。味甘涩而寒。助脾胃。化湿热。以其得水土之气。故能治久痢噤口等证。今药店中所售石莲子。味极苦。不知何物也。)《本草便读》清张秉成公元1644-1911年
- 《炮炙全书》:[卷第二果之属]石莲子
苦,寒。其子中肉黄白色,心内空,无青芽,形细长而头圆,壳光黑坚硬如石,故莲,别是一种药物,非藕实也。按李濒湖曰∶今药肆一种石莲子,状如土石而味苦,不知何物也。缪仲醇曰∶石莲子产广中者,若无节者,更黑味极石莲肉为细末,每服二钱,米汤曰石莲,形似莲子。又按明滕可斋神农本经会通云∶山东有一种木,生石莲仿佛藕实。石莲子但形细长而头光圆如,贾人又以服,呕吐反增,恶食愈甚,若用者,不察去心之说,杀人不少,予
- 《本经逢原》:[卷三水果部]石莲子
甘寒无毒。发明石莲子本莲实老,于莲房堕入淤泥,经久坚黑如石,故以得名。为热毒噤口痢之专药,取水土之余气,补助脾阴而涤除热毒。然必兼人参之大力开提胃气,方始克应。若痢久胃气虚寒,口噤不食则为戈戟也,况乎世鲜真者。今药肆中乃以一种水实伪充,其子出自粤东,大苦大寒,大伤胃气,医者不察,误投伤残之躯,往往轻者为重,重者致毙。至于肾虚精滑之人,误认髓藏有热而峻用苦寒铲伐虚阳,精愈不能收摄,得无虚虚之患乎。
- 《本草撮要》:[卷三果部]【石莲子】
味苦。入手少阴经。功专清心除烦。开胃进食。治噤口痢淋浊诸证。无湿热而虚寒者勿服。《本草撮要》清陈其瑞公元1644-1911年
- 《本草分经》:[原例(次序略经更定)手少阴心]石莲子
苦寒,清心开胃去湿热。《本草分经》清姚澜公元1644-1911年
- 《雷公炮制药性解》:[卷四草部下]石莲子
味苦,性寒无毒,入心胃膀胱三经。主噤口痢,及湿热渗入膀胱,为白浊淋沥等证,清心解烦,开胃进食,去壳用。按∶石莲苦寒,宜泻少阴之火,心火既清,则胃与膀胱不能独热矣,故皆入之。此别是一种,非莲子比也。《雷公炮制药性解》明李士材公元1588~1655年
- 《本草分经》:[原例(次序略经更定)足阳明胃]石莲子
见心寒。《本草分经》清姚澜公元1644-1911年
- 《本草害利》:[心部药队〔泻心次将〕]石莲子
〔害〕沉阴之物,无湿热而虚寒者勿服。〔利〕苦寒清心,除烦,开胃进食,去湿热,专治噤口痢,淋浊症需之。〔修治〕八九月采坚黑如石者,破房得之。堕水入泥者更良。今肆中多以广中树上木实伪充,其味大苦,不堪入药,真者其味甘,味淡微苦,杵碎用。《本草害利》清凌奂公元1644-1911年
- 《惠直堂经验方》:[卷二淋浊门]石莲子
茯神(各三钱)上为末。清晨用黄酒冲服三钱。睡片时。二服即止。三四服断根。《惠直堂经验方》清·公元1644-1911年陶承熹
- 《本草从新》:[卷十果部]石莲子
开胃、去湿热。苦寒。清心除烦。开胃进食。去湿热。颛治噤口痢。(同人参等分用、较丹溪黄连人参呷之、为稳。)淋浊诸证。无湿热而虚寒者勿服。莲之黑而沉水者。(石莲入水必沉、入卤反浮、煎盐人用以试卤、莲浮至顶、卤乃可用、落田野中者、百年不坏、人得食之、发黑不老、今肆中石莲、产广中树上、其味大苦、不宜入药。)杵碎。《本草从新》清·公元1644-1911年吴仪洛
- 《本草图经》:[草部中品之下卷第七]郁金香
郁金香,文具郁金条下。《本草图经》宋苏颂公元960-1279年
- 《本草简要方》:[卷之三草部二]郁金
主治。下气破血。散肝。定痛。妇人血气诸痛。经脉逆行。产后败血攻心作痛。郁金丸。郁金朱砂白矾研末。水泛丸梧子大。每服三四十丸。治风痰或至癫狂。又方。郁金木香(勿见火)明雄黄(为衣)各三钱。五灵脂(醋炒)一两。玄胡索八钱。砂仁(炒)生明矾各五钱。研末。神曲糊丸萝卜子大。每服三四十丸。唾津咽下。少用熟汤。治痧证腹痛。并治九种心痛。郁金散。郁金滑石川芎各等分研末。每服二三钱。空腹齑汁调下。若有宿痰者瓜蒂散
- 《本草衍义》:[卷十]郁金
郁金不香。今人将染妇人衣最鲜明,然不奈日炙。染成衣,则微有郁金之气。《本草衍义》宋·政和六年寇宗奭公元1116年
- 《雷公炮制药性解》:[卷四草部下]郁金
味辛苦,性温无毒,入心肺二经。主下气破血开郁,疗尿血淋血金疮,楚产蝉肚者佳按∶郁金本草言其性寒,自《药性论》始言其治冷气,今观其主疗,都是辛散之用,性寒而能之乎?夫肺主气,心主血,郁金能行气血,故两入之。丹溪云∶属火而有土与水,古人用以治郁遏不散者,故名。《雷公炮制药性解》明李士材公元1588~1655年
- 《药性切用》:[卷之一中草部]川郁金
辛苦微甘,气香性寒,入心与包络,兼入肺肝。凉心散郁,破血下气,为气中血药人经脉逆行,血气刺痛,摩服效速。若吐衄不因气逆者忌。广郁金∶破气破血,少解郁之功。草郁金∶性味尤烈,藜藿体实,暴怒气逆、血滞者,可以暂用。《药性切用》
- 《吴医汇讲》:[卷三]辨郁金之误
郁金一物,出于川产,野者色黑,不可多得。其川中所种者,皆系外白内黄,即今人误呼为姜黄子者也。至肆中所用川郁金,乃莪术中拣出莪术之子,因其色黑,与川中野郁金相似而混之也。医俱不究,反以川中种本之黄郁金谓广郁金,或谓姜黄子,殊堪捧腹。余于弱冠时入川,即曾深究此品,当以种本之外白内黄者为是,勿泥姜黄子之说而废之。《吴医汇讲》清唐大烈公元1792-1801年
- 《本草纲目》:[草部卷十四草之三]郁金香
(宋《开宝》)【校正】禹锡曰∶陈氏言郁是草英,不当附于木部。今移入此。【释名】郁金(《御览》)、红蓝花(《纲目》)、紫述香(《纲目》)、草麝香、茶矩摩(佛书)。颂曰∶许慎《说文解字》云∶郁,芳草也。十叶为贯,百二十贯筑以煮之。郁鬯乃百草之英,合而酿酒以降神,乃远方郁人所贡,故谓之郁。郁,今郁林郡也。时珍曰∶汉郁林郡,即今广西、贵州、浔、柳、邕、宾诸州之地。《一统志》惟载柳州罗城县出郁金香,即此也。
- 《本草备要》:[草部]郁金
行气解郁,泻,泄血破瘀辛苦气寒。纯阳之品,其性轻扬上行,入心及包络,兼入肺经。凉心热,散肝郁,下气破血(行滞气,亦不损正气。破瘀血,亦能生新血)。治吐衄尿血,妇人经脉逆行(经不下行,上为吐衄诸症。用郁金末,加韭汁、姜汁、童便服,其血自清。痰中带血者,加竹沥),血气诸痛,产后败血攻心,癫狂失心(癫多喜笑,尚知畏惧,证属不足;狂多忿怒,人莫能制,证属有余。此病多因惊忧、瘀血塞于心窍所致。郁金七两,白矾
- 《千金翼方》:[卷第二·本草上草部中品之下]郁金
味辛苦,无毒。主血积下气,生肌止血,破恶血,血淋,尿血,金疮。《千金翼方》唐·开耀二年孙思邈公元682年
- 《本草便读》:[草部香草类]郁金
\r郁金\pq54a.bmp\r解郁宽胸。心肺可通肝可及。辛开苦降。血瘀能逐气能宣。因其质属芳香。豁痰涎于心窍。却谓性偏寒燥。疗癫痫于肝家。广产者色黄。善行气而有功肺部。川产者色紫。能破血而兼达营中。(郁金辛苦而寒。善宣善达。入上焦心肺二经。功专破血行气。气行血开。则郁自解。痰自降。其所以祛心窍痰涎恶血者。皆无非辛散苦降之功。川产者色紫质坚。稍有区别耳。郁金之功。皆取其苦辛香燥。逐瘀行气力量。若病
- 《要药分剂》:[卷一宣剂上]郁金
寒。无毒。禀天令清凉之气。兼得土中金火之味以生。降也。阴也。入酒亦能升。【主治】主血积。下气。生肌止血。血淋。尿血。金疮。(本经)单用治女人宿血气心痛。冷心癫狂蛊【归经】入心肝二经。兼入胃经。为行气解郁凉血破瘀之品。(兼泻剂)【前论】仲淳曰。郁金本入血分之气药。其治诸血症者。正谓血之上行皆属内热火炎。此药乃【禁忌】经疏曰。凡病属真阴虚极。阴分火炎。迫血妄行。溢出上窍。而非气分拂逆。肝气《要药分剂》
- 《神农本草经读》:[本草附录《别录》、《唐本草》、……]郁金
气味苦、寒,无毒主血积,下气,生肌止血,破恶血,血淋,尿血,金疮。(《唐本草》)陈修园曰∶时医徇名有二误∶一曰生脉散,因其有生脉二字,每用之以救脉脱,入咽少顷,脉未生而人已死矣。一曰郁金,因其命名为郁,往往取治于气郁之症,数服之后,郁末解,而血脱立至矣。医道不明,到处皆然,而江、浙、闽、粤尤其甚者。《神农本草经读》清陈修园公元1644-1911年
- 《增广和剂局方药性总论》:[草部中品之下]郁金
味辛苦,寒,无毒。主血积,下气,生肌,止血,破恶血,血淋,尿血,金疮。《药论》云∶单用亦可。治女人宿血气结聚,温醋摩服。亦啖马药,用治胀痛,破血而补。《经验方》∶治尿血不定。葱白相和煎服。生∶蜀中者佳,胡人谓之马术。《增广和剂局方药性总论》元佚名公元1279-1368年
- 《增广和剂局方药性总论》:[木部中品秦皮]郁金香
味苦,温,无毒。主蛊野诸毒,心气鬼疰,鸦鹘等臭。陈藏器∶主一切臭,除心腹气鬼疰。《增广和剂局方药性总论》元佚名公元1279-1368年
- 《惠直堂经验方》:[卷四膏药门]郁金膏
治刀伤。火伤。疮毒未成留头。兼女人贴脚肢。生地(二两)郁金(三两)腊猪油(一斤二两)熬枯去渣。入甘草末(一两)黄蜡(四两)《惠直堂经验方》清·公元1644-1911年陶承熹
- 《本草从新》:[卷二草部]郁金
(宣、解郁、泻、凉血破瘀。)辛苦微甘。气寒。其性轻扬。上行入心及包络。兼入肺经。凉心热。散肝郁。破血下气。治吐衄尿血。妇人经脉逆行。(经不下行、上为吐衄诸证、用郁金末、加韭汁、姜汁、童便服、其血自清、痰中带血者、加竹沥。)血气诸痛。产后败血攻心。颠狂失心。(颠多喜笑、尚知畏惧、证属不足、狂多忿怒、人莫能制、证属有余、因惊忧痰血塞于心窍所致、用郁金七两、白矾三两、薄荷糊丸、名白金丸、郁金散恶血、白矾
- 《本草经解》:[卷二草部下]【郁金】
气寒。味辛苦。无毒。主血积。下气。生肌止血。破恶血。血淋尿血。金疮。郁金气寒。禀天冬令之水气。入足少阴肾经、手太阳寒水小肠经。味辛苦无毒。得地金火之二味。入手太阴肺经、手少阴心经。气味降多于升。阴也。心主血。肺主气。味苦破血。气寒降气。所以主血积下气也。疮口热则腐烂血流。苦寒之品。为末治外。能生肌止血也。破恶血者。即味苦破血积之功。其主血淋尿血者。则入小肠苦寒清血之力也。以其生肌止血。所以又主金疮
- 《炮炙全书》:[卷第一草之属]郁金
辛、苦,寒,色外黄内赤,体圆有横纹,如蝉腹状,圆尖而光明脆彻,苦中带甘味者真。《炮炙全书》
- 《本草分经》:[原例(次序略经更定)手少阴心]郁金
见肺和。《本草分经》清姚澜公元1644-1911年
- 《本草分经》:[原例(次序略经更定)手太阴肺]郁金
辛苦微甘,轻扬上行,入心包、心、肺,凉心热,散肝郁,破血下气,治经水逆行、气血诸痛,耗真阴。《本草分经》清姚澜公元1644-1911年
- 《本草述钩元》:[卷八芳草部]郁金
浓。入手少阴足厥阴。兼通足阳明经。主凉心经。治血气心腹痛。及阳毒入胃。下血频痛。疗失心癫狂。血积蛊毒。尿血血淋。女子产后败血冲心。方书治发热郁。狂痫头痛。眩晕咳嗽。齿衄咳血。滞下淋。并目鼻舌喉等证。郁金无香。而性轻扬。能达酒气于高远。古人用治郁遏不能升者。(丹溪)周人尚臭。灌用鬯。(以郁合。酿之成鬯。)阴达于九渊。阳彻于九天。故能条畅于上下。致气于高远以降神也。(之颐)与香薷合其德。略有异同。香薷
- 《炮炙大法》:[草部]郁金
(色赤似姜黄蝉肚者良置生鸡血中化成水者真磨汁临服入药)《炮炙大法》明缪希雍公元1622年
- 《本草分经》:[原例(次序略经更定)足厥阴肝]郁金
见肺和。《本草分经》清姚澜公元1644-1911年
- 《本草乘雅半偈》:[第九帙]郁金
长寸许,体圆无枝,芳香色黄,横纹宛如蝉腹也。古者合玄以酿酒,名之曰鬯。周礼郁人掌器,凡祭祀宾客之事,和郁鬯以实彝而陈之。浸水染衣,色极鲜丽,经久不变,炙之微有郁气也。先人云∶金本克木,反为木用,故名郁金。其轻达有金象,其高远似春暄。【】曰∶以郁合,酿之成鬯,则酒色香而黄,在器流动,诗所谓黄流在中者是矣。周人尚臭灌用鬯,阴达于九渊,阳彻于九天,故曰条畅于上下,致气于高远,所以降神也。经云∶脏真高于肺
- 《本草蒙筌》:[卷之三草部下]郁金
\r郁金\pj200.bmp\r味苦,气寒。纯阴。属土与金,有水。无毒。色赤兼黄,生蜀地者胜;体圆有节,类蝉肚者真。倘或入药难求,采山茶花可代。(烧灰存性,研细调服。)凉心经下气,消阳毒生肌。禁尿血,除血淋,兼驱血气作痛;破恶血,止吐血,仍散积血归经。因性轻扬上行,又治郁遏殊效。名由此得,曾载《本经》。《本草蒙筌》明陈嘉谟公元1368-1644年
- >>点此搜索更多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