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壶丸

目录

1 拼音

yù hú wán

2 概述

玉壶丸为方剂名,其同名方剂约有十一首。

3 《仁斋直指方论》卷十七方之玉壶丸

3.1 别名

天花粉丸(《奇效良方》卷三十三)、天花丸(《景岳全书》卷五十四)。

3.2 处方

人参、天花粉各等分[1]

人参 瓜萎根各等分

3.3 制法

上药为粗末,炼蜜为丸,梧桐子大[1]

3.4 功能主治

《仁斋直指方论》卷十七方之玉壶丸主治消渴,引饮无度[1]

3.5 用法用量

每服三十丸,麦门冬煎汤送下[1]

3.6 摘录

《仁斋直指方论》卷十七方

4 《杂病源流犀烛·身形门》卷二十五方之玉壶丸

玉壶丸为方剂名,出自《杂病源流犀烛·身形门》卷二十五,即《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四方记载的化痰玉壶丸的别名[1]

4.1 别名

玉壶丸[2]

4.2 组成

生天南星、生半夏各一两,天麻半两,头白面三两[2]

4.3 制法

上药为细末,滴水为丸,梧桐子大[2]

4.4 用法用量

每服三十丸,将水先煎沸,下药煮至五七沸,候药浮即熟,漉出放温,用生姜煎汤送下,不拘时服[2]

4.5 功能主治

《杂病源流犀烛·身形门》卷二十五方之玉壶丸总之风痰吐逆,头痛目眩,胸膈烦满,饮食不下,咳嗽痰盛,呕吐涎沫[2]

5 《御药院方》卷八方之玉壶丸

5.1 组成

海藻、昆布、雷丸、海带各等分。

5.2 制备方法

上为细末,烧陈米饭捣和为丸,如榛子大。

5.3 功能主治

《御药院方》卷八方之玉壶丸主治三种瘿。

5.4 用法用量

每服含化咽津,不拘时候,常令药力不断。

6 《圣济总录》卷一四三方之玉壶丸

6.1 组成

青嫩皂荚针半斤(拍破,用河水5升浸2-7日,入砂石器中煮去4升,存1升,又入藕汁半升、白蜜1两,再用慢火熬成膏,稀稠得所,去尽火,放冷),枳壳1两(针扎于灯上烧存性,入酒中浸过),胡桃仁10个(依前法),没药2钱(研),阴地椿根白皮2两(焙干,取1两,末用),乳香2钱(研)。

6.2 制备方法

上药除前膏外,后5味为末,入在前膏内为丸,如梧桐子大。

6.3 功能主治

《圣济总录》卷一四三方之玉壶丸主治肠风病,年深不效。

6.4 用法用量

每服20丸,肠风,煎木贼汤送下;痔疾,荆芥汤送下;常时泻血,米饮送下;空心,日3次。

7 《圣济总录》卷一八五方之玉壶丸

7.1 组成

乌头(大者。炮裂,去皮脐)15枚,硇砂(水飞,研)1两,阳起石(煅,研)1两,硫黄半两(研)。

7.2 制备方法

上为末,酒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7.3 功效主治

《圣济总录》卷一八五方之玉壶丸功在益真气,进饮食,壮筋骨,驻颜色。主治元脏久冷。

7.4 用法用量

每服15丸,空心盐汤送下;妇人醋汤送下。

8 《普济方》卷一一七引《卫生家宝》方之玉壶丸

8.1 组成

硫黄1分,寒水石1两半,石膏(煅)1两半,盆消1两半,甘草1两半,绿豆粉1两半,太阴玄精石1两。

8.2 制备方法

上为细末,蒸饼为丸,如弹子大。

8.3 功能主治

《普济方》卷一一七引《卫生家宝》方之玉壶丸主治暑气。

8.4 用法用量

与生姜同嚼,新水下。

9 《百一选方》卷七方之玉壶丸

9.1 别名

白龙丸

9.2 组成

舶上硫黄1两,焰消1两,滑石1两,白矾1两。

9.3 制备方法

上为细末,入上等白面6两,拌和令匀,用新汲水为丸,如梧桐子大。

9.4 功效主治

《百一选方》卷七方之玉壶丸功在消暑毒,止烦渴。主治中暑。

9.5 用法用量

每服20丸,新汲水吞下;如闷乱欲死者,以水调灌之。

9.6 附注

白龙丸(《诚书》卷九)。《医方类聚》引《简易》本方用法:每服五十丸,用人参煎汤放冷吞下。

10 《朱氏集验方》卷五方之玉壶丸

10.1 组成

大半夏25两,雪白南星15两。

10.2 制备方法

上药用野外地上清洁水满满浸,逐日换水,浸10日;将半夏切作2片,南星大者切作6片,中者作4片,再逐日换水浸,5日足;每5两研细末,生白矾1两,添半夏、南星,则亦添矾,却用井水浸,须令水满,只以此水浸1月,日取些半夏或南星尝看,以不麻为度,如尚麻,更浸。候不麻,滤取晒干,和脚下水浸矾,碾细收之。每末7两,入全蝎7个,炒白附子2钱半,炒为末;甘草2钱,炒;和匀,用炊饼干末3两半;用生姜半斤研取自然汁,煮炊饼末和为丸,如梧桐子大,或干,添些白汤为丸。

10.3 功能主治

《朱氏集验方》卷五方之玉壶丸主治一切痰饮。

10.4 用法用量

每服20-30丸,随意咽下亦可。此药不问是何证候,痰涎作壅,或有异证、风证、小儿惊痫之类,应手而愈验,多服之勿妨,勿拘20-30丸之说,以姜汤、白汤或药咽下皆可;无病人咽服20-30丸亦佳,永无痰证。

11 《普济方》卷一一七引《广南卫生方》之玉壶丸

11.1 组成

白面4两(白者),白矾半两(生用),硫黄半两(生用)。

11.2 制备方法

上为末,新水为丸,如梧桐子大。

11.3 功能主治

《普济方》卷一一七引《广南卫生方》之玉壶丸主治中暑伏热,昏困不省人事。

11.4 用法用量

每服30-50丸,新水送下,不拘时候。

12 《医学六要》卷五方之玉壶丸

12.1 组成

雄黄1钱,南星(煨裂)2钱,半夏(炮7次)2钱,天麻2钱,白芷2钱。

12.2 制备方法

上为细末,姜汁炊饼为丸,如绿豆大。

12.3 功能主治

《医学六要》卷五方之玉壶丸主治风热头痛;痰厥。

12.4 用法用量

每服1钱,食远白汤送下。

12.5 附注

天花粉丸(《奇效良方》卷三十三)、天花丸(《古今医统大全》卷五十二)

13 《古方汇精》卷一方之玉壶丸

13.1 组成

白芍5钱,当归5钱,赤苓3钱,枳壳5分,槟榔2钱,甘草2钱,车前子2钱,萝卜子1钱。

13.2 制备方法

上药各为末,蜜水为丸,如梧桐子大。

13.3 功能主治

《古方汇精》卷一方之玉壶丸主治下痢危症。

13.4 用法用量

每服2钱,红痢,黄连2分煎汤送下;白痢,木香3分煎汤送下;久痢气虚神弱者,生、熟黄耆各5分煎汤送下。

14 参考资料

  1. ^ [1]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413.
  2. ^ [2]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335.

大家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用户收藏: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