禹功散

目录

1 拼音

yǔ gōng sǎn

2 概述

禹功散同名方剂约有三首,其组成为黑牵牛(头末)4份、茴香(炒)1份,具有逐水通便,行气消肿之功效。主治阳水。现代常用于肝硬化腹水,肾炎水肿等属阳水,见有便秘,脉沉有力者。

3 《儒门事亲》卷十二方之禹功散

该方剂仅是通过泻下和利尿作用解除便秘和水肿,而对水肿、腹水的病因不能治疗,对门静脉高压及循环瘀血无治疗作用,仅可用于对症治疗;同时鉴于其对肾脏的损害作用和对子宫的兴奋作用,不适合用于肾性水肿便秘和妊娠妇女水肿便秘。[1]

3.1 处方

黑牵牛头末120克 茴香30克(炒)

黑牵牛(头末)4份、茴香(炒)1份[2]

3.2 用法用量

2味共为细末,以生姜汁调3~6g,临卧服。[2]

3.3 功能主治

《儒门事亲》卷十二方之禹功散具有行气消肿,逐水通便之功效。治阳水、阳黄,便秘脉实,元气未虚者。

3.4 方解

本方证见遍身水肿,烦渴,小便赤涩,大便闭,此属阳水。系由水湿之邪,泛溢肌肤,壅阻脏腑所致。治宜逐水通便为法。方中黑牵牛苦寒,泻下逐水,且利小便,使水湿之邪从二便排出,为君药。茴香辛温行气,与牵牛同用,可增其逐水通便之功,并使其无寒凝碍水之弊。两药配伍,药简义周,制小力宏,用于阳水便秘,实为万当。服加姜汁,以开痰水而和胃气。[2]

3.5 运用

本方为逐水消肿之剂。以遍身水肿,便秘脉实为证治要点。孕妇慎用。[2]

3.6 现代适应证

[2]

适应证:肝硬化腹水,肾炎水肿等属阳水,见有便秘,脉沉有力者。

3.6.1 肝硬化腹水

肝硬化是由多种原因如病毒性肝炎、酒精中毒、胆汁淤积、循环障碍、代谢障碍等导致的以肝组织弥漫性纤维化、假小叶和再生结节形成为特征的慢性肝病。由于肝的病理改变导致肝内门静脉、肝静脉、肝动脉失去正常关系,肝血管循环紊乱形成门静脉高压,使腹腔内脏血管床静水压增高,组织液漏人腹腔;同时肝硬化造成低蛋白血压,使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血浆成分渗出;淋巴液回流受阻,使之渗出腹腔;继发性醛固酮增多使肾钠重吸收增加,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使水重吸收增加等均是导致腹水形成的重要原因。

此类便秘乃门静脉高压导致肠静脉回流受阻,肠壁水肿所致肠蠕动障碍所致,在肠壁水肿的情况下,肠黏膜细胞也可能发生水肿,因而可同时发生吸收和分泌障碍。

3.6.2 肾炎水肿

肾炎水肿则是由于肾小球血管内皮细胞肿胀、毛细血管闭塞、肾小球滤过率下降、球管失衡、钠水潴留、血容量增加而导致的高血压急性循环充血和水肿。

此种便秘乃循环充血所致,可发生与肝硬化门脉高压同样的便秘。

3.7 药理作用

[3]

3.7.1 泻下和利尿作用

牵牛子所含牵牛子苷在肠道遇胆汁及肠液分解出牵牛子素,强烈刺激肠道,增加肠蠕动,引起肠黏膜充血、分泌增加,而致泻下作用;同时牵牛子苷本身也有兴奋离体兔肠道平滑肌作用,其水解产物的碱性盐也可使大小肠收缩能力加强,进一步增加肠蠕动而产生泻下作用;在泻下作用的同时使葡糖从血液中经肾脏迅速排泄而产生利尿作用;另外牵牛子水提物具有抑制15-羟前列腺素脱氢酶的作用,从而增强了前列腺素E2利尿作用。小茴香所含茴香油能增强胃肠运动,在腹胀时能促使气体排出和大便排出,同时茴香可抑制胃酸分泌而具有抗溃疡作用。生姜丙酮提取物、6-姜辣烯酮、6-姜辣醇、8-姜辣醇、10-姜辣醇灌胃对胃肠运动均具有推进作用。牵牛子有毒,大量应用时除引起剧烈腹泻、腹痛、呕吐外,还能损害肾脏,诱发血尿,严重者可损及中枢神经系统;同时,牵牛子能兴奋子宫平滑肌而引起子宫强烈收缩。茴香对中枢及神经肌肉也有麻醉作用,用药剂量不宜过大,用药时间不宜过久。

3.7.2 对肝胆胃及微生物的影响

君药牵牛子有利尿作用,主要是通过使血中的葡糖迅速排出所致,对肝胆功能及微生物目前尚未发现其有关影响。茴香有利胆作用,能促进胆汁分泌,其挥发油对真菌孢子、鸟型结核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有灭菌作用。生姜油对急性肝损伤有抑制作用,6-姜辣醇、8-姜辣醇均有显著的利胆作用。生姜油60%醇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葡萄球菌、伤寒杆菌、痢疾杆菌、铜绿假单胞杆菌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生姜水浸剂对肺炎双球菌、链球菌、葡萄球菌、沙门菌、霍乱弧菌及伤寒杆菌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对阴道滴虫有杀灭作用;生姜提取物对皮肤癣菌如红色毛癣菌、须疮毛癣菌、絮状表皮癣菌等均有明显的杀灭作用。

3.8 摘录

《儒门事亲》卷十二

4 《寿世保元》卷五方之禹功散

4.1 方名

禹功散

4.2 组成

陈皮1钱,半夏(姜制)1钱,赤茯苓1钱,猪苓1钱,泽泻1钱,白术(炒)1钱,木通1钱,条芩8分,升麻3分,甘草3分,山栀子(炒)1钱。

4.3 主治

《寿世保元》卷五方之禹功散主治膀胱有热,小便不通。

4.4 用法用量

以水2钟,煎至1钟,不拘时服。少时,以鸡翎探吐之,得解而止。

4.5 制备方法

上锉1剂。

4.6 附注

此方妙在吐,譬如滴水之器,闭其上窍则不沥,拔之则水通流泄矣。

5 《李氏医鉴》卷三方之禹功散

5.1 方名

禹功散

5.2 组成

黑牵牛4两,茴香1两,荔枝核。

5.3 主治

《李氏医鉴》卷三方之禹功散主治寒湿水疝,阴囊肿胀,大小便不利。

5.4 用法用量

每服1钱,姜汁调下。

5.5 加减

或加木香1两。

5.6 制备方法

上为末。

5.7 各家论述

方中牵牛辛烈, 能达右肾命门,走精隧行水泄湿,兼通大肠风秘;茴香辛热温散,能暖丹田,祛小肠冷气,同入下焦以泄阴邪;荔核似睾丸,故治(疒颓)疝卵肿,有述类象形之义。

5.8 附注

方中荔枝核用量原缺。

6 参考资料

  1. ^ [1] 李炳照等主编.实用中医方剂双解与临床[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8:78.
  2. ^ [2] 李炳照等主编.实用中医方剂双解与临床[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8:77.
  3. ^ [3] 李炳照等主编.实用中医方剂双解与临床[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8:77-78.

大家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用户收藏: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