愈风丹

目录

1 拼音

yù fēng dān

2 中药部颁标准

2.1 拼音名

Yufeng Dan

2.2 标准编号

WS3-B-0654-91

2.3 处方

制川乌 80g 制草乌 80g 苍术 80g 白芷 80g 当归 20g 天麻 20g 防风 20g 荆芥穗 20g 麻黄 20g 石斛 20g 制何首乌 20g 羌活 20g 独活 20g 甘草 20g 川芎 10g

2.4 制法

以上十五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每 100g粉末加炼蜜 125~ 135g 制成大蜜丸,即得。

2.5 性状

本品为黑褐色的大蜜丸;味苦、微甜。

2.6 鉴别

取本品,置显微镜下观察:草酸钙针晶细小,长10~32μm,不规则地 充塞于薄壁细胞中。纤维束周围薄壁细胞含草酸钙方晶,形成晶纤维。纤维表面类圆形 细胞中,含细小圆形硅质块,排列成行。厚壁细胞多角形或长多角形,直径 70 ~ 180 μm,壁较厚,微木化,纹孔明显。薄壁细胞纺锤形,壁略厚,有极微细的斜向交错纹 理。气孔特异,保卫细胞侧面观似电话筒状。油管含金黄色分泌物,直径约 100μm。

2.7 检查

应符合丸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附录 8页)。

2.8 功能与主治

祛风散寒,活血止痛。用于半身不遂,腰腿疼痛,手足麻木,偏 正头痛,风塞湿痹。

2.9 用法与用量

口服,一次 1丸,一日 2次。

2.10 注意

孕妇遵守医嘱服用。

2.11 规格

每丸重 6g

2.12 贮藏

密封。

3 《医方类聚》卷二十四引《御医撮要》

3.1 方名

愈风丹

3.2 组成

龙脑薄荷3两,天麻2两,天南星1两半,白附子1两,玄参1两半,大川乌头1两半。

3.3 主治

一切风,凉风。

3.4 用法用量

每服1丸,不拘时候,茶、酒任下。

3.5 制备方法

上为细末,后入龙脑、麝香各1分,研令极细,以怀州皂荚2挺(去皮子,切碎,入水3升,浸1宿,挼取浓汁,去滓,同蜜半升,入银器内,以文武火熬成膏1升,将此膏和前药,若药干,即以炼蜜和入臼内,捣一千杵,丸如大鸡头大。

4 《疠疡机要》卷下引海藏方

4.1 方名

愈风丹

4.2 组成

苦参1斤(取末)4两,皂角1斤(锉寸许,无灰酒浸1宿,以水1碗,捣成汁,去滓,以砂器中文武火熬),土花蛇1条(去肠,阴干,酒浸,取净肉,晒干为末),白花蛇1条,乌梢蛇1条(依前酒浸,取肉为末)。

4.3 主治

癞病手足麻木,眉毛脱落,遍身生疮;及疠风瘾疹,皮肤燥痒,搔破成疮。

4.4 用法用量

每服60-70丸,空心通圣散迭下,干物压之,日3服。间日浴之,汗出为度。

4.5 制备方法

上为末,入前2味和为丸,如梧桐子大。

5 《校注妇人良方》卷三

5.1 方名

愈风丹

5.2 组成

天麻6两,牛膝(同酒浸)6两,萆薢(另研细)6两,玄参6两,杜仲7两,羌活14两,当归1斤,熟地黄1斤,生地黄1斤,独活5两,肉桂3两。

5.3 主治

妇人诸风肢体麻木,手足不遂,不能动履者。

5.4 用法用量

常服50-70丸,病甚至百丸,空心、食前温酒或白汤送下。

5.5 制备方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梧桐子大。

5.6 附注

本方原名“愈风汤”,与剂型不符,据《准绳·类方》改。

6 《普济方》卷一一六

6.1 方名

愈风丹

6.2 组成

荆芥穗1两,乌药1两,天南星1两,川芎1两,黑附子1两,天麻1两,甘草1两,当归1两,(一方以防风代甘草)。

6.3 主治

诸风。

6.4 用法用量

每服1丸,茶清酒任下。

6.5 制备方法

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弹子大。

7 《证治宝鉴》卷一

7.1 方名

愈风丹

7.2 组成

大黄、芒消、荆芥、麻黄、栀子、赤芍、连翘、甘草、桔梗、川芎、归身、石膏、滑石、薄荷、黄芩、白术、羌活、独活、细辛、天麻、甘菊、半夏、南星、橘红、茯苓、黄连、黄柏、枳实、熟地、制首乌。

7.3 主治

中风。

7.4 用法用量

蜜为丸服。

7.5 制备方法

上研末。

8 《回春》卷二

8.1 方名

愈风丹

8.2 组成

苍术(酒浸)4两,香白芷4两,南川乌(火炮)4两,南草乌(火炮)4两,天麻1两,当归(酒洗)1两,防风1两,何首乌(火炮)1两,荆芥穗1两,麻黄(去根节)1两,石斛(去根,酒洗)1两,甘草1两,南芎5钱。

8.3 主治

三十六种风。

8.4 用法用量

每服1丸,临卧茶清送下。急闷风,茶清送下;产后咳嗽肺风,红花汤送下;遍身筋骨疼痛,乳香汤送下;腰疼耳聋,肾气风,荆芥汤送下;眉毛脱落大风,天麻汤送下;口发狂言气心风,朱砂汤送下;十指断裂,盐汤送下;饮食无味,皂角汤送下;遍身疥癣肺风,茶送下;口眼歪斜,茶汤送下;迎风冷泪,米泔汤送下;手足皮肿,天麻汤送下;大肠下血,烧独蒜汤送下;心胸闷,胸膈噎塞,姜汤送下;发狂吐沫,荆芥汤送下;妇人黄肿,当归汤送下;五般色淋,盐汤送下;鼻生赤点,葱汤送下;手足热困,苏木汤送下;发须脱落,盐汤送下;小儿脐风撮口,朱砂汤送下;耳作蝉声,川椒汤送下;口吐酸水,茴香汤送下;膀胱疼痛,艾醋汤送下;起坐艰难,地黄汤送下;偏正头痛,茶汤送下;眼跳热痒,米汤送下;小儿急慢惊风,金煎汤送下;手足麻痹,石榴皮汤送下;小儿吐虫,皂角汤送下;妇人赤白带下,甘草汤送下。

8.5 制备方法

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弹子大。

8.6 用药禁忌

勿见风,忌猪肉、雀肉3日。

9 《普济方》卷一一五引《瑞竹堂方》

9.1 方名

愈风丹

9.2 组成

通圣散1料,四物汤1料,黄连解毒汤1料,羌活1两,细辛(去叶)1两,甘菊1两,天麻1两,何首乌1两,薄荷1两,独活1两。

9.3 主治

诸般风证,偏正头风。

9.4 用法用量

每服1丸,细嚼,不拘时候,以茶、酒任下。

9.5 制备方法

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弹子大。

9.6 附注

方中通圣散,《医统》作“防风通圣散”。

10 《墨宝斋集验方》卷上

10.1 方名

愈风丹

10.2 组成

白芍药6两,当归(酒洗)6两,黄连7钱,川芎6两,何首乌(黑豆蒸过)1两,甘草(炙)4两,黄芩3两,生地黄2两5钱,秦艽(去芦,净肉)3两,羌活1两,天麻1两5钱(煨),独活1两,荆芥3两,菖蒲(九节者)1两,防风3两,大黄(酒蒸)1两,南星(如半夏制)3两,滑石(水飞)3两,连翘(去子)3两,石膏(火煅,另研)1两,白僵蚕(炒,去丝嘴)1两,山栀(炒)1两5钱,蝉蜕(去土)1两,海桐皮1两5钱,麻黄(去节)3两,白术(炒)2两,桔梗1两5钱(炒),红花1两5钱,玄明粉8钱,薄荷(炒)3两。

10.3 功效

养血清热,疏风化痰,通畅经络。

10.4 主治

诸风。

10.5 用法用量

每服50-70丸,食前白滚汤送下。

10.6 制备方法

上除石膏、玄明粉、滑石另研极细,余俱为末,同一处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11 《儒门事亲》卷十五

11.1 方名

愈风丹

11.2 组成

芍药半两,川芎半两,白僵蚕(炒)半两,桔梗半两,细辛(去叶)半两,羌活半两,麻黄(去节)1两,防风(去芦)1两,白芷1两,天麻1两,全蝎(炙)1两,甘草3钱,南星半两(生姜制用)。

11.3 主治

诸风疾。

11.4 用法用量

每服1丸,细嚼,茶酒吞下。

11.5 制备方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弹子大,朱砂半两为衣。

大家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用户收藏: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