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拼音
yú dù jū
2 英文参考
snake-belly furuncle[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snake-belly ding[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13)]
3 概述
鱼肚疽(snake-belly ding[1])为病证名[2]。为指疔之一[2]。又名蛇腹疔、鱼肚毒、鱼肚疔、鳅肚疔、中节疔[2]。是指指腹肿痛,状似蛇腹的疔疮[1]。出《证治准绳·疡医》卷三。
4 鱼肚疽的症状
5 鱼肚疽的治疗
5.1 内治
治宜清热解毒,活血化瘀[3]。服仙方活命饮,蟾酥丸,银花解毒汤等[3]。
5.2 外治
1.早期宜雄黄外敷;2.雄黄2g,白芷1g,共为细末,猪胆汁一个,倾去胆汁一半,入前药调匀,套指扎牢以消之;3.蜈蚣一条研末,猪胆汁调敷;4.用白萝卜一段,挖孔入雄黄1g,蒸半熟套指,或取乌梅仁,嚼烂涂指敷之[3]。
若脓成,宜及时引流排脓[3]。
6 关于指疔
指疔为病名,是手指疔疮的总称。按其发病部位的不同和患指形态的差异,病情轻重之不同,历代医家命名繁多,且很混杂,如蛇头疔、蛇眼疔、天蛇毒、天蛇头、水蛇头、水蛇头疔、蛇节疔、钉节天蛇、病蛇节、鱼肚疽、蛇背疔、蛀节疔、手指节发、病茧、螺疔、寸疔、泥鳅疽、泥鳅痈、泥鳅疔、蛇腹疔、鱼肚毒、鱼肚疔、中节疔、断指、断指疔、调疽、调痈、调豆、沿爪疔、鳅肚疔等。
详见指疔条。
7 参考资料
- ^ [1]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 中医药学名词(2013)[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4.
- ^ [2]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583.
- ^ [3]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217.
治疗鱼肚疽的方剂
- 治蛇消肿散
土木香、紫金藤、大小青。主治:蛇咬,及蛇节疔、蛇腹疔、蛇头疔、蛇背疔。用法用量:温服,以滓敷之。制...
- 消肿散
、土木香、紫金藤、大小青。主治:蛇咬,蛇节疔,蛇腹疔,蛇头疔,蛇背疔。用法用量:上擂,酒温服,以渣...
- 鲫鱼散
1钱,胡粉(研)1钱。制法:上5味,将前3味入鲫鱼肚内,却缠合固济了,烧通红取出,候冷,同粉研为细末...
- 神功散
患处洗净揩干,再以麻油调敷。制备方法:将白矾填满鱼肚,用布线缝口,再使麻枝扎定,文武火煅成炭存性,乳...
- 更多治疗鱼肚疽的方剂
古籍中的鱼肚疽
- 《外科心法要诀》:[卷八手部]蛇眼疔、蛇背疔、蛀节疔、蛇腹疔、泥鳅疽
名蛇节疔,生于中节,绕指俱肿,其色或黄、或紫;蛇腹疔又名鱼肚疔,生于指中节前面,肿如鱼肚,色赤疼痛...
- 《疡科心得集》:[卷上]辨代指蛀节疔鳅肚疔论
结而成。治同疔疽。鳅肚疔者,一名蛇腹疔。生于手指中节里面,形如鱼肚,故又名鱼肚毒。一指通肿热,痛连...
- 《外科证治全书》:[卷一]痈疽部位名记
指甲后为蛇背疔,指骨节为蛇疖疔,指里面如鱼肚为蛇腹疔,一指通肿为泥鳅疽,指甲身内为代指,为甲疽,指...
- 《神灸经纶》:[卷之四]外科症治
如鹅子按之痛彻骨时恶寒腋门疽发于肩腋相连肿会宗鱼肚疽(一名蛇头疔)发于手中指中节令人寒战切牙合谷心...
- 《证治准绳·疡医》:[卷之三手部(八)]天蛇头
,却以小油抹,裁帛拴住。如干,小油调搽。五指头生疽,名为敦疽。系脏腑积热,治不可缓。宜内疏黄连汤、...
- 更多古籍中的鱼肚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