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病·气郁化火证

目录

1 拼音

yù bìng ·qì yù huà huǒ zhèng

2 英文参考

depression with syndrome of qi depression transforming into fire[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10)]

3 定义

郁病·气郁化火证(depression with syndrome of qi depression transforming into fire[1])是指气机郁滞,日久化火,以急躁易怒,胸闷胁胀,头痛目赤,口苦,嘈杂泛酸,便结,尿黄,舌红,苔黄,脉弦数等为常见症的郁病证候[1]

4 郁病·气郁化火证的症状

郁病·气郁化火证患者性情急躁易怒,胸闷胁胀,嘈杂吞酸,口干而苦,大便秘结,或头痛、目赤、耳鸣,舌质红,苔黄,脉弦数[2][3]

5 证候分析

肝郁化火,横逆犯胃:气郁化火,火性炎上,循肝脉上行,则头痛,目赤,耳鸣。肝火犯胃,胃肠有热,故口干而苦,大便秘结。性情急躁易怒,舌红,苔黄,脉弦数,均为肝火有余之象。[3][3]

6 郁病·气郁化火证的治疗

6.1 治法

郁病·气郁化火证治宜清肝泻火,解郁和胃[3]

郁病·气郁化火证治宜疏肝解郁,清肝泻火[3]

6.2 方药治疗

郁病·气郁化火证可用加味逍遥散治疗[4]

郁病·气郁化火证可用丹栀逍遥散[备注]丹栀逍遥散(《古今医统大全》):当归、白芍药、白术、柴胡、茯苓、甘草、煨姜、薄荷、丹皮、山栀合左金丸[备注]左金丸(《丹溪心法》):黄连、吴茱萸进行治疗。丹栀逍遥散疏肝解郁清热;左金丸泻肝和胃。如口苦、苔黄、大便秘结者,可加龙胆草、大黄以泻火通便。[4]

6.3 饮食疗法

6.3.1 推荐食材

郁病·气郁化火证患者建议食用芹菜、菊花、杏仁、苦菜、山楂、苹果、羊肝、玫瑰花等[4]

6.3.2 推荐食疗方

[4]

1.菊花龙井茶(《饮食疗法》):菊花10g,龙井茶3g,一起放入茶盅内,沸水冲泡,焖10分钟后,代茶频饮。

2.佛手菊花饮(《中华临床药膳食疗学》):佛手10g,菊花10g,水煎,去渣取汁,加入白糖适量饮用。

3.菊苗粥(《遵生八笺》):将粳米30g淘洗干净,将甘菊新鲜嫩芽30g洗净切细,与粳米、冰糖适量同煮成粥,早晚服食。

6.4 针灸治疗

6.4.1 方一

气郁化火证取上脘、支沟、阳陵泉、行间、侠溪等穴为主[5]

6.4.2 方二

[6]

选穴:以足厥阴肝经、足阳明胃经穴为主。取期门、行间、阳陵泉、内庭、支沟穴。期门为肝之募穴,泻之可疏肝理气。行间为肝经荥穴,可泻肝经之邪热。阳陵泉、支沟配用可疏肝解郁,通络止痛。内庭为胃经荥穴,能清胃降火。

随证配穴:吐苦水者,加日月。呕恶、口苦者,加中脘、解溪。

刺灸方法:针用泻法。

7 关于郁病

郁病 (depression disease[7]、depression[7])为病证名[8]。又称郁证(见《赤水玄珠·郁证门》),简称郁[8]。是指以心情抑郁,情绪不宁,夜眠不安,胸部满闷,胁肋胀痛,或易怒易哭,或咽中如有物堵塞等为主要表现的疾病[8]。凡因七情所伤而致气郁、痰结、血滞、食积,乃至脏腑不和而引起的种种病症均属之[8]。临床常见的有肝气郁结、气郁化火、痰气郁结及阴虚火旺等类型[8]。肝气郁结者,精神抑郁、胸闷胁痛、腹胀嗳气、不思饮食等;气郁化火者,情绪急躁、头痛目赤、胸闷虚烦、口苦口干等;痰气郁结者,亦称“梅核气”;阴血不足者,亦称“脏躁”症。

郁病日久可以耗伤心气营血,以致心神不安,脏腑阴阳失调。郁证可分虚实两大类,初起多实,无不以理气为主;久病多虚,则以养血滋阴,益气扶正为主。应注意理气药多为香燥之品,病久阴血暗耗,自当慎用。而香橼、佛手等,其性和平,理气而不伤阴,无论新恙久病,均可选用。[8]

郁病除药物治疗外,精神治疗极为重要。正如《临证指南医案·郁证》所说:“郁症全在病者能移情易性”。所以医者应关心病人的疾苦,做好思想工作,充分调动病人的积极因素,正确对待客观事物,解除思想顾虑,树立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战胜疾病的信心,实有助于疗效的提高。如配合气功,太极拳等治疗,更可收事半功倍之效。否则郁结不解,徒恃药石,其效不著。[8]针灸治疗本病的效果良好[8]

郁病可见于西医的神经衰弱、癔症及焦虑症等,也可见于更年期综合征及反应性精神病[8][8]

详见郁病条。

8 参考资料

  1. ^ [1]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10)[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
  2. ^ [2] 张伯臾主编.中医内科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121-124.
  3. ^ [3] 施洪飞,方泓主编.中医食疗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86:100-103.
  4. ^ [4]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010.
  5. ^ [5]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422.
  6. ^ [6] 石学敏主编.针灸治疗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82-84.
  7. ^ [7]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8. ^ [8]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011.

大家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用户收藏: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