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提示:本文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本站不出售任何药品、器械,也不为任何药品、器械类厂家提供宣传服务。药品类信息为研究性资料,仅供专业人士参考,请不要依据本站信息自行用药。
2 注解
元裕之即元好问。元好问(1190~1257)为金代文学家[1]。字裕之,号遗山[1]。秀容(今山西省忻县)人[1]。1217~1222年(兴定)间进士,曾任行尚书省左司员外郎等职[1]。晚年从事著作,长于诗文[1]。家藏医书甚多,集亲自应用有效的医方数十首,于1242年(淳祐二年)汇编为《集验方》一卷[1]。
3 参考资料
古籍中的元裕之
- 《慎柔五书》:[卷二]医劳历例第二
、发热、无恶寒、喉痛、喉梗等症,以为可治。服保元君之类十余剂,咳嗽略可,热亦微退。至二十剂外,咳嗽...
- 《质疑录》:论相火为元气之贼
胃论》,俱以补中益气汤为主,无非培人后天元气之本。顾元气为生身之精气,而实祖于胃。故胃气有谷气、荣...
- 《诊家正眼》:[卷一]三焦分发三部
关以候中焦,尺以候下焦。”扁鹊曰∶“三焦者,元气之别使也,主通行于三气,经历于五脏六腑。”华元化曰...
- 《古今医统大全》:[卷之二十三脾胃门]病机
汉张仲景着伤寒论,专以外伤为法。其中顾盼脾胃元气之秘,世医鲜有知之。观其少阳证,小柴胡汤用人参,则...
- 《医碥》:[卷之二·杂症]劳倦伤
过度,饮食不时,皆能伤其真气,皆能生火。火为元气之贼,壮火食气,一盛则一衰。火聚于中,脾胃受热则困...
- 更多古籍中的元裕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