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隔皮瓣移植

目录

1 手术名称

圆茎皮瓣移植

2 别名

远隔皮瓣移植;transplantation of the distant flap;皮管移植;transplantation of skin tube

3 分类

眼科/眼睑手术/带蒂皮瓣移植

4 ICD编码

08.6105

5 概述

带蒂皮瓣是由皮肤及皮下组织所组成。它主要分二种:①邻近皮瓣(closing flap)即旋转皮瓣(rotating flap)或滑行皮瓣(sliding flap);②远隔皮瓣(distant flap)。

远隔皮瓣亦称意大利皮瓣。其特点为皮瓣非取自缺损的邻接部位,而是取自距缺损较远的组织。皮瓣移至缺损处时必须严格固定,以免皮瓣与缺损处未愈合前被病人撕脱,使手术失败。皮瓣在缺损处愈合后方能将蒂部割断。皮瓣的颜色、厚度与缺损处难一致,且至少需3次以上手术,才能将皮瓣移至缺损处,需用较长的时间,病人痛苦也多。1917年费拉托夫将此皮瓣缝合成圆茎状(亦叫皮管),用以修复眼睑缺损。此创举既简化了操作,又可避免感染,为远隔皮瓣的广泛应用创造了条件。

圆茎皮瓣移植属于远隔带蒂皮瓣的范畴,由费拉托夫于1917年创制并用以修复眼睑缺损。该方法既简化了操作,又可避免感染,大大拓展了远隔皮瓣的应用范围。

6 适应症

圆茎皮瓣移植适用于:

1.眼睑及面部大范围皮肤缺损。

2.下眼睑与上颌窦相连的皮肤缺损。

7 术前准备

圆茎皮瓣的种类,因部位不同,命名不一。眼部成形常用的是颈斜、颈横、臂内及肩胸圆茎皮瓣(图8.1.5.2-1)。

1.缺损的部位、大小、性质与周围组织的关系,术前应仔细研究。

2.病人的年龄、性别、职业等。

3.供皮区部位的选择,皮肤色泽、厚度及取皮瓣后的处理。

4.治疗的步骤、手术次数、固定的方法等都应详细制定,并将手术的大概步骤向病人讲明,待病人同意后方可开始手术。

8 麻醉和体位

多在局麻下进行。

9 手术步骤

1.画线  用橡皮布按患处大小、形状剪下,然后将其置于预定的供皮区。在缺损模型的两侧,用亚甲蓝液画两平行线。两平行线内所包括的组织,即是以后的圆茎皮瓣。皮瓣蒂部的宽度与皮瓣长度之比为1∶2.5,其长度不能大于20cm(图8.1.5.2-2)。

2.切口  用锐圆刃刀依画线做两平行切口,切口须深达肌肉表面的深筋膜(图8.1.5.2-3)。

3.剥离  将平行切口内所包括的皮下脂肪与浅筋膜进行剥离,形成双蒂皮瓣。

4.缝合  缝合前将皮瓣下面的出血点完全控制,并将切口缘过多的脂肪剪除,将双蒂皮瓣游离缘先做皮下缝合成圆茎状,再将圆茎皮瓣的皮肤创缘作连续缝合(图8.1.5.2-4)。供区创面的皮肤缘潜行分离后缝合之(图8.1.5.2-5)。圆茎皮瓣的两端用褥式缝合法,为保证皮瓣蒂部血运,这种褥式缝合应距平行切口末端2.5cm,小于此距离则蒂部紧张。

制成的圆茎皮瓣如图8.1.5.2-6。

5.敷料  将一块方形的凡士林纱布的两端剪开成四尾状,置于圆茎皮瓣之下,使四尾纱布带围绕两蒂,将所有缝线覆盖。在圆茎皮瓣两侧各加一松软厚实的纱布卷,上面再加多层纱布敷料包盖。

圆茎皮瓣本身多用来修复缺损,但有时用圆茎皮瓣的远端连一扁平皮瓣,用后者来修补缺损,用前者作输送营养之用。

6.转移  圆茎皮瓣制成后满3周即可转移。在转移时,皮瓣的转移端做一半圆形切口,将皮瓣下端的组织和供区分离,供区创面潜行剥离后缝合。

皮瓣到达缺损处之前,须经过1~2次甚至更多次转移。

转移的方法:一是跳跃式的转移法,二是用手或上臂携带的转移法。以前者及用手携带的转移法,对眼睑部缺损修复方便。

皮瓣转移到缺损附近时,将皮瓣远端根据需要大小展开铺平之。即沿缝线处纵行剖开,皮瓣缝合处的瘢痕宜切除。铺平后充分止血,将其缝于缺损部,其上轻加压以防渗出液堆积。皮瓣在缺损处生长10~14d后即可断蒂。

7.修整  圆茎皮瓣移植成功后,其皮下脂肪常过多,须在移植完成后1~2个月将过多脂肪予以修整。

大家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用户收藏: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