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卵巢类癌综合征

目录

1 拼音

yuán fā xìng luǎn cháo lèi ái zōng hé zhēng

2 疾病代码

ICD:N99

3 疾病分类

妇产科

4 疾病概述

原发性卵巢类癌综合征系指原发性类癌的部位在卵巢,是一种发源于神经内分泌细胞的特殊肿瘤,又称嗜银细胞瘤。卵巢类癌罕见。原发性卵巢类癌者初诊平均年龄是55 岁,来自中肠的岛状类癌患者年龄为30~70 岁,小樑花带状患者年龄在20~50 岁,甲状腺肿类癌患者年龄在30~60 岁。一般以与畸胎瘤相关或无关的岛状和甲状腺肿卵巢类癌最多见。

5 疾病描述

原发性卵巢类癌综合征系指原发性类癌的部位在卵巢,是一种发源于神经内分泌细胞的特殊肿瘤,又称嗜银细胞瘤,因其中某些内分泌物质,有5-羟色胺(5-HT)、组胺、多巴胺、激肽、前列腺素E、P、F 物质、生长抑素、胰岛血糖素、内啡肽、脑啡肽、促胃泌素、还有少见的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黑色素细胞刺激素(MSH)、生长激素、胰岛素、抑胃多肽等,作用于身体的不同器官,故可引起皮肤潮红、腹泻、支气管痉挛、毛细血管扩张、心脏损害等一组症候群,称POCS。

6 症状体征

原发性卵巢类癌综合征90%以上发病时局限于一侧卵巢,一般不转移。卵巢受累的范围平均8cm,其中实性类癌成分占肿瘤体积的5%~95%。岛状类癌病人约1/3 发生类癌综合征,小樑花带状类癌和甲状腺肿类癌病人很少发生类癌综合征。

类癌综合征早期不易识别,多数经组织学诊断后才被认识,有时在诊断数年出现转移后方确诊。

面部潮红为类癌综合征常见的早期症状,主要根据病史和测定尿中5-羟吲哚乙酸(5-HIAA)加以认别。临床上测定24h 尿5-HIAA 含量,正常值为2~8mg/24h,超过30mg/24h 为阳性。5-HIAA 升高可能为肿瘤有分泌活动的标志。60%左右的类癌综合征患者出现发作性水样腹泻,有里急后重,常发生在早晨,腹泻常在面部潮红间期出现。

类癌患者心脏受累常见于疾病后期,发生率69%~72%,主要影响心脏瓣膜,常见三尖瓣闭锁不全或肺动脉狭窄,在相应听诊区听到杂音,最后导致右心衰竭。二维超声心动检查可确诊。

近年有报道类癌病人出现严重排便疼痛和压迫感,这可能是由于肿瘤产生肠激素肽YY,抑制了肠蠕动所致。

7 疾病病因

可能由呼吸道及胃肠道上皮成分中的神经内分泌细胞来源的良性畸胎瘤形成,因此卵巢类癌85%~90%是畸胎瘤的成分。

8 病理生理

卵巢类癌的大体观是畸胎瘤中具有黄色实性结节,直径3~15cm,平均9cm。镜下瘤细胞大小一致,来自中肠的类癌细胞排列成岛状或巢状;来自前肠和后肠的类癌癌细胞排列成小樑或花带状。电镜下岛状类癌癌细胞的神经分泌颗粒不规则成哑铃状,而小樑花带状类癌的神经分泌颗粒为圆形或卵圆形。

卵巢原发性腺类癌在畸胎瘤或黏液性肿瘤的壁内形成实性肿块或结节。镜下有分泌黏液的杯状细胞和嗜银反应阳性的神经内分泌细胞两种,用免疫细胞化学染色CEA。chromogranin A 和synaptophysin 可区别上述两种细胞。镜下可见瘤细胞排列成巢、索或腺泡样,常有黏液池形成。

甲状腺肿类型的瘤细胞排列成小梁、岛状或混合型。类癌和甲状腺组织混杂存在。类癌细胞有亲银和嗜银2 种。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甲状球蛋白及神经内分泌细胞标记均为阳性。电镜下可找到圆形或卵圆形的神经内分泌颗粒,直径为100~400nm。

卵巢类癌的组织学可分为以下类型:

1.岛状(中肠衍化)。

2.与成熟囊性畸胎瘤相关的岛状类癌。

3.小樑状(前肠和后肠衍化)。

4.与囊性畸胎瘤相关的小樑状类癌。

5.甲状腺肿(来源于有甲状腺和c-细胞分化的内胚层)。

6.与成熟囊性畸胎瘤相关的甲状腺肿。

7.黏液类癌(杯状细胞类型或腺类癌)。

8.混合型(2 个或更多单纯类型的组合)。

9 诊断检查

诊断:原发性卵巢类癌及其综合征在术前不易诊断,也易引起误诊。多数须经组织学诊断后方被认识。

临床发现盆腔包块,疑为畸胎瘤者,又出现某些内分泌物质及其所引起皮肤潮红、腹泻、支气管痉挛、毛细血管扩张、心脏损害症候群,应高度可疑本综合征。实验室测定24h 尿中5-HIAA 含量超过30mg/24h,更应考虑本综合征。包块术后病理诊断为类癌则可确诊。

实验室检查:

1.测定24h 尿中5-HIAA 含量超过30mg/24h 为阳性。

2.肿瘤标志物检查。

其他辅助检查:腹腔镜检查、组织病理学检查。

10 鉴别诊断

肠道表现应与消化道感染性疾病鉴别;并发心脏瓣膜改变者应与风湿性心脏病等心血管疾病相鉴别。

11 治疗方案

1.一般治疗 给予高蛋白饮食,烟酸(50mg,2 次/d)和多种维生素。避免不恰当的查体和情绪波动,以防止引起突发性内源性儿茶酚胺释放增多。禁用类肾上腺素能活性药、单胺氧化酶抑制剂和乙醇,以改善类癌综合征的症状。

2.手术治疗 类癌以手术切除为主。对无转移的原发性类癌以手术切除最理想,早期可达根治的目的。原发性卵巢类癌可行卵巢和输卵管切除,术后复发者罕见。手术时麻醉剂量的使用及对肿瘤的挤压可引起类癌危象——严重低血压和气管痉挛,因此手术前应准备抢救物品及制定有关措施,可应用硫喷妥钠、泮库溴铵(pancuronium)和一氧化氮(NO)麻醉,并备有抗血清素药物,如赛庚啶(cyproheptadine),术中应尽可能避免使用儿茶酚胺类药物。

3.药物治疗 早期类癌综合征症状较轻的患者,联合应用H1 和H2 受体拮抗药,如苯海拉明和西咪替丁可抑制皮肤潮红。用5-HT 拮抗药马米酸甲麦酰胺2mg,1~3 次/d,口服;赛庚啶2~8mg,每4~6 小时口服1 次,可控制潮红及腹泻。甲基多巴250~500mg,3~4 次/d,能抑制5-HT 合成。色氨酸羟化酶抑制剂对氯苯丙氨酸2~4g/d,可完全缓解腹泻。α肾上腺素能拮抗药(酚妥拉明)25~50mg,1~3 次/d,对皮肤潮红也有效。

肾上腺皮质激素可通过抗缓激肽和抗前列腺素而抑制类癌综合征发作,使患者安全渡过手术和化疗期的危险。

生长激素抑制因子类药物奥曲肽(SMS-201-995,somatostatin),2 次/d 可特异地抑制许多内源性肽的分泌,有效控制腹泻和潮红。

干扰素α300 万U/d,连续5 天,以后每周1,3,5 顺序给药,也有一定作用,但确切疗效尚待进一步观察。

对晚期不能切除病灶的原发性类癌可用化疗控制症状,较有效的药物有氟尿嘧啶(5-Fu )400mg/m2 ,加链佐星(链脲霉素)500mg/m2,连续5 天,间隔6 周再重复使用。肿瘤对化疗敏感,症状反而加重,此因肿瘤细胞破坏而释放活性物质,所以对急性发作期的类癌综合征患者不应采用常规剂量的有效细胞毒性药物,应减少剂量并延长给药时间。这可减少副作用也不降低疗效。晚期病人也可用小剂量放射治疗某些孤立的肿瘤。

12 并发症

心脏瓣膜疾病。

13 预后及预防

预后:无转移的类癌病人手术后5 年生存率达95%,有区域性淋巴结转移者为83%,有远处转移者为38%。局限于一侧的原发性卵巢类癌10 年存活率为100%,15 年存活率为80%,复发者罕见。

预防:对原发性卵巢类癌病人应早期确诊、及时手术、做好随访。

14 流行病学

卵巢类癌罕见。原发性卵巢类癌者初诊平均年龄是55 岁,来自中肠的岛状类癌患者年龄为30~70 岁,小樑花带状患者年龄在20~50 岁,甲状腺肿类癌患者年龄在30~60 岁。一般以与畸胎瘤相关或无关的岛状和甲状腺肿卵巢类癌最多见。

15 特别提示

早期确诊、及时手术、做好随访。

大家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用户收藏: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