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提示:本文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本站不出售任何药品、器械,也不为任何药品、器械类厂家提供宣传服务。药品类信息为研究性资料,仅供专业人士参考,请不要依据本站信息自行用药。
2 概述
3 所有穴位·俞穴
俞穴泛指所有穴位。俞,通输、腧。[1]
4 输穴·俞穴
参见五输穴:
五输穴为经穴分类名。出《黄帝内经灵枢·九针十二原》。指十二经在肘膝关节以下的井、荥、输、经、合五个特定穴。其中井穴多在四肢末端,“主心下满”,可治疗神志昏迷;荥穴多在指(趾)掌(跖)关节附近,“主身热”;输穴多在指(趾)掌(跖)关节后方,“主体重节痛”;经穴多在腕踝关节附近,“主喘咳寒热”。合穴多在肘膝关节附近,“主逆气而泄”。[2]
十二经五输穴表[2]
井 |
荥 |
输 |
经 |
合 |
|
肺 |
|||||
胃 |
|||||
脾 |
|||||
心 |
|||||
肾 |
|||||
胆 |
|||||
肝 |
足三阴、足三阳五输穴[2]
5 背俞穴·俞穴
俞穴是指背俞穴。[1]
背俞穴 (Back-Shu point or transport point)经穴分类名。出《黄帝内经灵枢·背腧》。指五脏六腑之气输注于背腰部的腧穴。背俞穴都分布在足太阳膀胱经的第一侧线(距后背正中线1.5寸),大体上依脏腑所处位置的高低上下排列。《黄帝内经素问·长刺节论》:“迫脏刺背,背俞也。”说明背俞穴接近内脏,对有关脏腑具有相对特异性。可以用来治疗本脏腑及与本脏腑相关的五官九窍、皮肉筋骨等病症,也可辅助诊断[3]。
十二背俞穴表[3]
6 参考资料
- ^ [1]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523.
- ^ [2]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88.
- ^ [3]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507.
古籍中的俞
- 《神灸经纶》:[卷之三]身部证治
期门至阳胸背切痛风门期门少府胸胁支满侠溪胸胁疼膈俞支沟邱墟胸膈痰壅公孙胁痛奄奄欲绝此为奔豚急以热汤...
- 《针灸问对》:卷之上
气则病。从其气则愈。不与风寒湿气合也。(详见井荥俞经合注)或曰。经脉与络脉异乎。曰。经脉十二者。伏...
- 《针灸大成》:[卷五]八脉图并治症穴
眩晕不已∶膻中中魁丰隆心疟,令人心内怔忡∶神门心俞百劳脾疟,令人怕寒腹痛∶商丘脾俞三里肝疟,令人气...
- 《针灸大全》:[卷之四窦文真公八法流注]八法主治病证
二穴中魁二穴膻中一穴心疟令人心内怔忡。神门二穴心俞二穴百劳一穴(即大椎穴)脾疟令人怕寒,腹中痛。商...
- 《医学入门》:[内集·卷一针灸]附∶杂病穴法
血交会之处。别即阳别,乃阳交穴也。前论颇详。脏腑俞募当谨始;五脏六腑之俞,俱在背二行,肺俞三椎下,...
- 更多古籍中的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