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泳池肉芽肿

目录

1 拼音

yóu yǒng chí ròu yá zhǒng

2 英文参考

balnei granuloma

swimming pool granuloma

3 疾病分类

皮肤性病科

4 疾病概述

游泳池肉芽肿是由游泳池分支杆菌(海鱼分支杆菌)引起的一种慢性肉芽肿。当人游泳或清洗养鱼缸时,皮肤遭受外伤时,病原菌侵入伤口,而发生局限性慢性肉芽肿。

诊断:1.潜伏期约3周。2.发病年龄:多见于儿童和青年。3.好发部位:手、足、踝、膝、肘等处。4.皮疹特点:多为单发,初为红褐色丘疹、小结节或斑块,少数可形成溃疡。皮损发生于四肢末端,表现颌似疣状皮肤结核。若发生于颜面部,则似寻常狼疮。5.自觉症状:多数无自觉症状。可有局部叩痛。6.病理改变:与结核性肉芽肿相似,但无干酪样坏死。抗酸染色可见长而粗的抗酸杆菌,数目少。

鉴别诊断:应与疣状皮肤结核、着色真菌病、孢子丝菌病鉴别。1. 疣状皮肤结核:先为丘疹,后渐成结节,形成中央网状瘢痕,疣状边缘,四周红晕。病检中可见干酪样坏死。2. 着色真菌病:损害为斑块状疣状增生,炎症较明显,作真菌培养或病理检查可找到真菌。3. 孢子丝菌病:损害为单个或沿淋巴管排列的多个结节,结核菌素试验(-),真菌培养(+)。

治疗:一般可自行消退,但常需2~3年。1.利福平。2. 二甲胺四环素(美满霉素) 100mg,每日2次。3. 温热疗法:透热疗法、红外线照射、温湿敷等,常可提高疗效。4. 其他:结核菌苗或本菌菌苗疗法亦有一定疗效。

5 症状体征

本病多见于儿童及青年,特别是在游泳池或养鱼池中皮肤遭受外伤而感染。皮损好发于易受外伤的部位,如肘、膝、手、足、踝、指(趾)、小腿等处。潜伏期约3周。在病菌侵入部位的皮肤发生红褐色小丘疹、小结节或斑块,偶尔可软化或破溃而形成浅表性小溃疡,但无明显的瘘管、深溃疡或坏死。皮损常为单发,如为多发可能是由于多处同时受感染所致。有时也见到如孢子丝菌病样的向心性排列。一般不侵犯附近淋巴结。多数无自觉症状,但叩击局部时可有痛感。若皮损发生于手指、肘、膝和足部,其表现颇似疣状皮肤结核。如感染面部皮肤,损害宛如寻常狼疮。

6 疾病病因

病原菌是海鱼分枝杆菌或称游泳池分枝杆菌。属光产色群分枝杆菌。它最初是从海鱼中分离出来的,以后发现在淡水鱼中亦有寄生。当人在游泳池或海水中游泳时或清洁养鱼缸时,皮肤遭受轻微的擦伤,此种病原菌就侵入伤口,而发生局限性皮损。约70%的病例病损处取标本,研磨后作细菌培养阳性。小鼠足垫接种可获生长。

7 病理生理

组织病理学改变与结核性肉芽肿很相似,常出现角化过度和乳头瘤样增生。早期损害:真皮为非特异性炎性反应,主要是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及组织细胞。陈旧皮损:真皮肉芽肿反应,有时达到皮下组织,呈典型的结核结节结构,可见上皮样细胞及郎罕巨细胞,但无干酪样坏死。在抗酸染色的组织切片中,有时可发现较结核杆菌长而粗的抗酸杆菌,菌多在组织细胞内,但数目很少。有些病例组织学改变无特殊性,仅见淋巴细胞局灶性集聚。

8 诊断检查

在水中皮肤外伤后发生的慢性肉芽肿、结核菌素反应阳性、组织涂片或切片抗酸染色查菌阳性、细菌培养阳性等可以确诊。临床上需与疣状皮肤结核、寻常狼疮、孢子丝菌病、结核初疮、慢性疣状皮炎、慢性脓皮病等相鉴别。

9 治疗方案

本病虽可自愈,但常需2~3年。增效磺胺甲嗯唑、利福平均为有效药物。有人报告以利福平每日450mg,于3月内获愈。如患部并用温热疗法(如透热疗法、红外线照射、温湿敷等)可望提高疗效,这是因为海鱼分枝杆菌的生长温度范围狭窄而且偏低之故。此外,尚可用病灶切除、二氧化碳激光、冷冻疗法等。也可考虑用菌苗方法(用结核菌苗或培养的海鱼分枝杆菌制成的菌苗)。

10 特别提示

本疾病多见于儿童和青年。多是在游泳池或养鱼池中皮肤遭受外伤而感染,游泳池水加氯消毒。一般可自行消退,但常需2~3年。

大家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用户收藏: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