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枝蒿

目录

1 拼音

yī zhī hāo[中药大辞典]

2 概述

一枝蒿,中药名。《中药大辞典》收录的一枝蒿为菊科蒿属植物岩蒿的全草,《中医大辞典》收录的一枝蒿为菊科植物蓍草。

3 菊科蒿属植物岩蒿的全草·一枝蒿

3.1 异名

新疆一枝蒿(《全国中草药汇编》),鹿角蒿(新疆)。

3.2 一枝蒿药材基原

一枝蒿为菊科蒿属植物岩蒿(拉丁名:Artemisia rupestris L.[A. dentataWilld.;A.viridis Willd.; A. viridifolia Spreng.])的全草。[1]

3.3 一枝蒿原植物岩蒿

岩蒿为多年生草本,高20~50 cm,全株有特异芳香。根茎木质,常横卧或斜上,有多数营养枝。茎褐色或红褐色,下半部木质化,上部密生灰白色短柔毛。叶薄纸质,卵状椭圆形或长圆形,长1.5~5 cm,宽1~2.5 cm,二回羽状全裂,每侧裂片5~7,上半部裂片常再次羽状全裂或3出全裂,基部小裂片半抱茎,小裂片呈栉齿状的线状披针形,先端常有短的硬尖头。头状花序半球形或近球形,在茎上排成穗状或近于总状花序;总苞片3~4层;雌花1层,8~16朵,花冠近瓶状或狭圆锥状,檐部有3~4裂齿,花柱略伸出花冠外,先端分叉;两性花5~6层,30~70朵,花冠管状,花药线形,先端附属物长三角形,花柱与花冠等长,先端分叉。瘦果长圆形,顶部常有不对称的膜质冠状边缘。花果期7~10月。[1]

岩蒿(图片出自《中药大辞典》)

3.4 岩蒿生境分布

岩蒿生于海拔1100~2900 m的干山坡、荒漠草原、草甸、冲积平原及干河谷地带。分布于我国新疆等地。

3.5 一枝蒿的采收加工

5~8月割取岩蒿地上部分,扎成把,阴干。[1]

3.6 药材一枝蒿的产地

一枝蒿Herba Artemisiae Rupestridis 主产于新疆等地。[1]

3.7 一枝蒿的性状

一枝蒿全草长20~50 cm。根及根茎呈类圆柱形,表面淡黄或土黄色,断面黄色。茎圆形,有不甚明显的纵向条纹,直径1.5~3 mm,呈紫红色,有时黄绿色,中空。幼枝有短茸毛,老枝多光滑。基部叶裂片呈狭披针形,具柄,上部叶较小,羽裂或不分裂,叶两面均被疏柔毛。头状花序,总苞片3~4层,外层绿色,纸质,条形;内层膜质,卵形;管状花黄色,边花1列,雌性;内层花两性,花长约2 mm。果倒圆锥形,长约1 mm。具特异芳香,味微苦。[1]

3.8 一枝蒿的鉴别

茎横切面:表皮细胞1列,外被菲薄的角质层,可见丁字形或叉状非腺毛;皮层细胞3~7列,间有裂隙,在茎的棱角处常存在圆形的外韧型维管束;内皮层细胞大而明显;维管束约20个排列成环,射线细胞1~2列,每个维管束外方为中柱鞘纤维束,维管束外韧型,纤维和导管均木化,形成层不明显;髓部薄壁细胞较大,壁木化,具纹孔,中央常呈空腔。[1]

3.9 岩蒿的主要化学成分

岩蒿全草含针叶春黄菊酸(aciphyllic acid),反式和顺式螺缩酮烯醚多炔(trans and cis-spiroketalenoether-polyne),胡萝卜苷(β-sitosterol-3-O-β-D-glucoside),栀子素丁(gardenin D),β-谷甾醇(β-sitosterol),棕榈酸(palmiticacid),一枝蒿酸(rupestric acid)[2],一枝蒿酮酸(rupestonicacid)[3],异一枝蒿酮酸(isorupestonic acid)[4]

岩蒿地上部分含挥发油,主要有:罗勒烯( ocimene),别罗勒烯( alloocimene),月桂烯(myrcene),α-蒎烯(α-pinene),γ-松油烯(γ-terpinene),对聚伞花素(p-cymene),β-蒎烯(β-pinene),异松油烯(terpinolene),芳樟醇(linalool),α-松油醇(α-terpineol),β一松油醇(β-terpineol),2-甲基-3-戊烯-1-醇(3-penten-1-ol-2-methyl),α-侧柏烯(α-thujene),γ-松油醇(γ-terpineol),α,β-松油醇醋酸酯(terpinyl acetate),乙酸香叶酯(geranyl acetate),丙酸香叶酯(geranyl propionate)[5],莰烯( camphene),1,8-桉叶素(1,8-cineole),柠檬烯(limonene),2-甲基丁酸-2-甲基丁酯(2-methylbutyl-2-methylbu-tyrate),龙脑(bomeol),松油烯-4-醇(terpinen-4-ol),香茅醇( citronellol),乙酸龙脑酯(bornyl acetate),香茅醇乙酸酯(citronellyl acetate),β-榄香烯(β-elemene),α-倍半水芹烯(a-sesquiphellandrene),α-愈创木烯(α-guaiene),β-花柏烯(β-chamigrene),愈创木薁醇(guaiol),十四酸(tetradecanoicacid),邻苯二甲酸异丁酯(isobutyl phthalate),4,6,10-三甲基-2-十五烷酮(4,6,10-trimethyl-2-pentadecanone),1-十六醇(l-hexadecanol),十五酸(pentadecanoic acid),十六酸(hexadecanoic acid),1-十八醇(1-octadecanol),植醇( phytol),亚油酸(linoleic acid),骨碎补酮(davanone),鞭苔醇( bazzanenol)等[6];黄酮类化合物:5,3'-二羟基-6,7,8,4'-四甲氧基黄酮(5,3'-dihydroxy-6,7,8,4'-tetrame-thoxyflavone),5-羟基-6,7,8,3',4'-五甲氧基黄酮(5-hy-droxy-6,7,8,3',4'-pentamethoxyflavone),5,3'-二羟基-6,8,4'-三甲氧基黄酮等(5,3'-dihydroxy-6,8,4'-trime-thoxyflavone)[7]

3.10 一枝蒿的药理作用

3.10.1 抑制平滑肌收缩

含一枝蒿的灌流液,显著抑制抗原对致敏豚鼠支气管肺灌流量的影响。一枝蒿液也可抑制抗原使致敏豚鼠离体回肠收缩的作用。正常豚鼠离体肺灌流和离体回肠试验表明,一枝蒿能对抗组胺引起的支气管平滑肌痉挛和回肠平滑肌收缩[8]

3.10.2 抗肿瘤作用

一枝蒿总黄酮可诱导肿瘤细胞分化,对肿瘤细胞增殖及DNA合成有明显抑制作用,其诱导细胞凋亡是从细胞周期的G0/G1期开始的。用5mg/L、10 mg/L的一枝蒿总黄酮处理肝癌细胞24 h、36 h及72 h时有大量的野生型p53基因表达而Fas及bcl-2基因未见表达。表明一枝蒿总黄酮类诱导野生型p53基因的表达可能是它间接清除体内恶变细胞及提高机体免疫功能的分子机制之一[9]

3.10.3 清除自由基作用

采用电子顺磁共振技术研究发现,一枝蒿总黄酮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羟自由基具有不同程度的清除作用,并存在明显的药物浓度一清除效用关系[9]。4.抗过敏反应 一支蒿提取物腹腔注射,明显抑制同系大鼠被动皮肤过敏反应,拮抗组胺所致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50 μg/ml能显著抑制同种细胞抗体介导的大鼠肠系膜肥大细胞脱颗粒反应,提示提取物对速发型过敏反应有抑制作用[10]

3.10.4 保肝作用

大剂量一枝蒿提取物能明显降低免疫性肝炎小鼠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各种剂量皆能降低四氯化碳致肝损伤小鼠和大鼠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降低D-氨基半乳糖致肝损伤小鼠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说明一枝蒿提取物具有明显的保护化学性肝损伤及治疗免疫性肝炎的功能,但对免疫性肝炎无预防作用[11]

3.10.5 毒性

小鼠腹腔注射一枝蒿水煎醇沉液, LD50为23.91 g/kg[1]。

3.11 一枝蒿的性味

《新疆中草药》:“辛,微温。”

3.12 一枝蒿的功用主治

一枝蒿具有祛风解表,健胃消积,活血解毒的功效。主治风寒感冒,食积,跌打瘀肿,毒蛇咬伤,荨麻疹。

1.《纲目拾遗>:“活血解毒,去一切积滞、沉痼阴寒等疾,祛风理怯。”

2.《新疆中草药》:“清热解毒,消食健胃,镇静镇吐。”

3.13 一枝蒿的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0~15 g;或入丸剂。外用:熬膏或泡酒涂敷。

3.14 选方

1.治感冒呕吐 一枝蒿9g,唇香草1.5 g。水煎浓汁,加糖少许服。

2.治饮食过度,消化不良,胃疼胃胀 一枝蒿9g,土木香3g。水煎成汁服。(1、2方出自《新疆中草药》)

3.治黄疽肝炎 一枝蒿9g,琐琐葡萄15 g,新塔花6g,水煎服。

4.治跌打红肿 一枝蒿、当归、鹿蹄草各9g,唇香草3g,水煎服。另取一枝蒿、土当归等分,制成20%药酒外敷。5.治毒蛇咬伤、荨麻疹 一枝蒿15~24 g,水煎当茶饮,同时煎汤洗患部。(3~5方出自《中国民族药志》)

6.治神经性皮炎 新疆一支蒿熬膏涂患处。(《全国中草药汇编》)

4 菊科植物蓍或西南蓍草的全草·一枝蒿

一枝蒿为蓍草之别名。见《本草纲目拾遗》。[12]

蓍草出《本草纲目拾遗》。为菊科植物蓍Achillea alpina L. 的全草。又名一枝蒿、锯草、蜈蚣草。分布东北、华北及陕西、甘肃、宁夏、江苏等地。辛、苦,凉。入心、肝经。清热解毒,活血止痛。1.治扁桃体炎,腮腺炎,肠炎,痢疾,阑尾炎,肾盂肾炎,盆腔炎,风湿疼痛,胃痛,痛经。内服;煎汤,15~45g,必要时日服二剂。2.治跌打损伤,痈疖肿毒,蛇咬伤,腹中痞块。鲜品捣敷或研末醋调敷。孕妇忌服。本品含蓍素(Achillin)、兰香油奠、右旋樟脑、乌头酸、去乙酰母菊酮素(Deacetyl matricarin)和桉叶素。预试还含生物碱、香豆素、黄酮类、氨基酸、甾醇、酚类及还原性物质等。在体外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痢疾杆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等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其酸性成分对实验动物有抗炎、解热、镇痛和镇静作用。[13]

4.1 别名

蜈蚣草(《分类草药性》),乱头发(《贵州民间方药集》),一支蒿、飞天蜈蚣(《贵阳民间药草》),羽衣草(《贵州草药》),千条蜈蚣(江西《草药手册》),锯草(《内蒙古中草药》)。

4.2 一枝蒿药材基原

一枝蒿为菊科植物蓍或西南蓍草的全草。夏、秋间开花时采收,晒干。

4.3 一枝蒿原植物的形态

4.3.1 蓍(《尚书》)

蓍为多年生草本,高50~100厘米。茎直立,有棱条,上部分枝。叶互生,长线状披针形,长6~10厘米,宽O.7~1.5厘米,无柄;栉齿状羽状深裂,裂片线形,排列稀疏,锐尖头,有不等长的缺刻状齿牙,叶片半抱茎,两面披长柔毛,背面毛较密,开花时下部叶常枯萎。头状花序径5~6毫米,长6~7毫米,密集成复伞房花序;总苞钟状,总苞片卵形,卵状披针形或长四形,覆瓦状排列;周边舌状花,雌性,5~11朵,白色,花冠矩圆状,先端3浅裂;中心臂状花,两性,白色,花药黄色,伸出花冠外面。瘦果扁平,长圆形,有翼,无冠毛,长约3毫米,宽1毫米.花期7~9月。果期9~10月。

蓍生长于林缘、路旁、屋边及山坡向阳草地。分布东北、华北及西北等地。

蓍的果实(蓍实)亦供药用,另详专条。

4.3.2 西南蓍草

详"土一枝蒿"条。

4.4 蓍的生境分布

蓍产于东北,华北及四川、贵州等地。

4.5 药材一枝蒿的性状

一枝蒿为干燥全草,多已折断,根头短,密生须根。全体被灰白色毛茸,茎之上部略有分枝,表面棕黄色略紫,有顺向细纹。断面中空,内表面白色.叶稍卷缩,灰绿色或棕黄色,叶缘裂片细小如蜈蚣足。花呈半球形,枯黄棕色。气微弱,味微苦。以干燥、完整、无根、无杂质者为佳。

4.6 一枝蒿的性味归经

一枝蒿辛苦,微温,有毒。入心、肝,肺三经。

①《四川中药志》:"性微温,味辛麻苦,有毒。入心、肝,肺三经。""

②《陕甘宁肯中草药选》:"味辛苦,性子,有小毒。

4.7 一枝蒿的功能主治

一枝蒿具有活血,祛风,止痛,解毒的功效。治跌打损伤,风湿疼痛,痞块,痈肿。

①《纲目》:"蓍叶主治痞疾。"

②《纲目拾遣》:"活血解毒,去一切积滞、沉痼阴寒等疾,驱风理怯。"

③《分类草药性》:"治一切热毒,涂疮生肌。"

④《东北药植志》:"为健胃、强壮剂,又为痔药。"

4.8 一枝蒿用法用量

一枝蒿内服:煎汤,O.5~1钱;浸酒或入散剂。

一枝蒿外用:捣敷或泡酒涂擦;研末调敷。

4.9 注意

孕妇忌服。

4.10 附方

①治跌打损伤:一枝蒿一两。泡酒涂擦。

②治重伤,止痛消肿:一枝蒿二钱,法半夏三钱,生白芷三钱。各药研成细末,混合成散剂,开水吞服,每服三分。

③抬跌打损伤,风湿疼痛:一枝蒿一钱,五香血藤五钱,见血飞二钱,黑骨头五钱,排风藤四钱,红牛膝三钱。泡酒二斤,每次服一两。(宜忌以下出《贵阳民间药草》)

④治腹中痞块:蓍叶、独蒜、穿山甲末、食盐。同以好醋捣成讲,量痞大小贴之,两炷香为度,其痞化为脓血,从大便出。(《保寿堂经验方》)

⑤治头风、年久头风痛:一枝蒿捣绒绞汁,漓耳心。<>草药》)

⑥治经闭腹痛:蓍草叶三至五钱。水煎服。(《湖南药物志》)

⑦治肿毒:蓍草叶三至五钱。水煎服。(《湖南药物志》)

⑧治风火牙痛:一枝蒿捣绒,揉擦两太阳穴;如痛不止,再取叶含塞于痛处。(《贵州草药》)

⑨治毒蛇咬伤:㈠一枝蒿、水慈姑。捣烂,或晒研末,调淘米水敷伤口。(《贵阳民间药萆》)㈡一枝蒿茎叶一握,捣烂,在患肿上部向下推,直到伤处,敷于伤口周围,并可止血。此药敷后疼痛减低。(《贵阳市秘方验方》)

4.11 临床应用

治疗各种急、慢性炎症疾患:将蓍草制成注射液,每安瓿2毫升,相当原生药8克,成人每次2~4毫升,每日2次,肌肉注射,小儿酌减。或取鲜茎叶3~5钱,水煎服,每日2次。亦可用茎叶加工制成60%凡士林软膏外用。曾治急性外科感染、急性阑尾炎、急性肠炎、急性乳腺炎、急性扁桃体炎、急性淋巴结炎,深部脓肿、痈、妇科炎症疾患、上呼吸道感染、慢性中耳炎、湿疹等共188例。急性炎症以3天为观察期,如已见效可继续用药6~7天以巩固疗效;慢性炎症以7~10天为观察期,疗程视病情而定。结果一疗程后痊愈137例(72.8%),好转36例(19.2%),无效16例(8%)。据临床观察,本品具有较好的抗菌消炎、退热镇痛作用,尤其对急性肠炎、急性阑尾炎、急性扁桃体炎和急性乳腺炎疗效显著,而对呼吸系统炎症效果较差。有效病例多数在1~2天内体温降至正常;2~3天内白细胞数逐惭恢复正常。经动物实验证明,本品毒性低,临床使用较安全。

5 参考资料

  1. ^ [1] 南京中医药大学编著.中药大辞典——2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5.
  2. ^ [2] 刘勇民,等.药学学报,1985,20(7):514.
  3. ^ [3] 徐广顺,等,药学学报,1988,23(2):122.
  4. ^ [4] 徐广顺,等.药学学报,1991,26(7):505.
  5. ^ [5] 徐广顺,等.有机化学,1987,3:209.
  6. ^ [6] Bicchi C, et al.Phytochemistry, 1985, 24(10):2440.
  7. ^ [7] 阿不都热依木,等.中国药理学通报,2001,17(6):648.
  8. ^ [8] 陈希元,等,中草药,1981,12(4):169.
  9. ^ [9] 斯拉甫,等.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2001,17(2):226.
  10. ^ [10] 斯拉甫,等.中国民族医药杂志,1996,2(2):35.
  11. ^ [11] 斯拉甫,等,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2,22(2):126.
  12. ^ [12]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
  13. ^ [13]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812.

大家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用户收藏: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