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物入耳

目录

1 拼音

yì wù rù ěr

2 英文参考

foreign body in ear[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3 概述

异物入耳(foreign body in ear[1])为病名。又称外耳道异物。历代文献根据进入的物体不同而有不同的叫法,如诸物入耳、百虫入耳、飞蛾入耳、蚰蜒入耳等。是指异物误入耳内引起的疾病[1]

4 异物入耳的诊断

l、根据病史和局部检查,发现外耳道异物,可以明确诊断。

2、根据异物的形态、性质、大小和所在部位不同,而有不同症状。耳内可有疼痛、堵塞感、不适,轻者也可无明显症状。

3、注意与耵聍、脓痂、血痂等非外来物体相鉴别。

5 异物入耳的病因病机

常见的异物有:

(1)动物类异物如蚊、蝇、蚂蚁、水蛭等,偶而飞入或爬入耳道,引起症状[2]

(2)植物类异物如豆类、果核、稻谷等和非生物类异物如砂石、碎玻璃、断棉签等,多因儿童无知,当嬉戏时将异物塞入耳内或因其他事故,以致异物进入[2]。或因挖耳、治疗、外伤等事故进入耳窍。

若为吸水性异物(豆类、纸团等),因吸水而体积膨胀,或异物损伤耳道肌肤,邪毒乘虚外侵,可致皮肤红肿、焮痛、糜烂[2]

由于异物堵塞,致耳窍不通,清窍不利,故听力下降,耳鸣,或可致反射性咳嗽;异物压迫耳窍,脉络瘀阻,不通则痛,故耳内疼痛;脉络损伤,内外邪热薰蒸耳窍,则致外耳道红肿糜烂;昆虫在耳内爬行骚动,扰于清窍,心神不宁,故患者恐躁不安,痒痛难忍。

6 异物入耳的症状

根据异物形态、性质、大小和所在部位的不同,而有不同的症状[2]

体小无膨胀无刺激性的异物,进入耳中,可无明显症状;

形体较大异物阻塞于耳道内,可引起耳鸣,听力障碍和反射性咳嗽等;

吸水性异物,遇水则膨胀,刺激和压迫耳道,常可引起耳道红肿、糜烂;

动物性异物,由于在耳内爬行、骚动,使患者躁扰不安,引起难以忍受之痛痒或耳鸣,甚至出血或损伤耳膜,引起耳膜穿孔;

异物嵌顿于耳道峡部,疼痛较剧;

接近耳膜之异物,可压迫耳膜,发生耳鸣、眩晕。

7 异物入耳的诊断

根据病史及局部检查,发现耳道的异物,可以明确诊断[2]

8 需要与异物入耳相鉴别的疾病

异物入耳应注意与耵聍相鉴别[2]

9 异物入耳的治疗

治疗外耳道异物以通过各种方法,将异物取出为原则。发现有异物入耳者,应速到医院治疗,不要自行盲目挖取,以免将异物推向深部或造成损伤。

9.1 外治

植物性及非生物性异物,用耳钩或耳镊取出,耳钩应顺耳道与异物的空隙或耳道前下方进入,将异物钩出,操作时必须轻悄试探,以免损伤耳道或耳膜。不宜用水冲洗,以免膨胀而取出困难。[2]

圆球形异物如玻璃球、小珠子等,可用刮匙钩出,切勿用镊子或钳子夹取,以防异物滑入耳道深部,损伤耳膜[2]

质轻而细小异物,可用凡士林或胶粘物质涂于棉签头,将其粘出[2]

细小能移动的异物,可用冲洗法将其冲出。冲洗时不要正对异物冲洗,以免将异物引向深入,遇水膨胀或易起化学变化的异物,以及外耳道、鼓膜有损伤或穿孔禁用冲洗法。[2]

动物类异物,用植物油、酒、姜汁或乙醚、地卡因滴入耳内,待虫死后,再用镊子取出,或用冲洗法[2]

对已泡胀之异物,可搅成小块,分块取出,或先用95%酒精滴入,使其脱水缩小,再行取出[2]

对于躁动不安,不合作之儿童,可考虑在全身麻醉下取出异物[2]

注意事项:

①并发急性炎症时,可先抗炎治疗后再取出异物,若异物影响炎症消退,可在消炎过程中酌情取出。

②取异物时操作必须轻巧熟练,不得盲目强行取出,以免损伤外耳道皮肤及鼓膜.特别对圆形光滑异物如豆类、玻璃珠等,切忌随意用镊、钳夹取,以免将异物推向深部。

③异物嵌顿于外耳道不易取出者,如创伤进入弹片等,可从耳后作乳突凿开术之切口,分离外耳道软骨部,然后取出异物。

④不合作儿童或异物嵌顿很紧难以取出者,可予以短暂的全身麻醉后取出。

9.2 内治

在取出异物过程,或吸水性异物因膨胀而损伤耳道肌肤致红肿、焮痛、糜烂等症。

9.2.1 治法

清热解毒,消肿止痛。

9.2.2 方药

可内服五味消毒饮[备注]五味消毒饮(《医宗金鉴》):金银花、野菊花、蒲公英、紫花地丁、天葵子以清热解毒消肿,待局部红肿消退后,再取出异物[2]

加减处方:金银花15克,野菊花15克,蒲公英15克,赤芍15克,黄芩12克,柴胡12克,甘草6克。水煎服。若肿甚者,加防风10克。热盛者,加龙胆草12克、地丁12克。

中成药:

(1)川心莲片,口服,每次4片,每日3次。

(2)牛黄解毒片,口服,每次4片,每日3次。

10 异物入耳患者的护理

异物取出之后,耳道要保持干燥与干净[2]

11 异物入耳的预防

要戒除挖耳习惯,教育儿童不能将细小物体放入耳中[2]

野外露宿者,应加强防护[2]

12 参考资料

  1. ^ [1]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2. ^ [2] 王德鑑主编.中医耳鼻喉科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32-33.

大家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用户收藏: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