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中之阴

目录

1 拼音

yīn zhōng zhī yīn

2 英文参考

yin within yin[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3 概述

阴中之阴:1.阴阳学说内容之一;2.足太阴经脉根起于足大趾之端的隐白穴。

4 阴阳学说内容之一·阴中之阴

阴中之阴为阴阳学说内容之一[1][2]。以属阴性的事物,又居于阴位而名[2]。根据阴阳的无穷可分性,将属于阴性的事物再分为阴阳两个方面,其中属于阴的一方面,即为阴中之阴[2]

《黄帝内经素问·金匮真言论》:“合夜至鸡鸣,天之阴,阴中之阴也。”“腹为阴,阴中之阴,肾也。”

《黄帝内经素问·阴阳离合论》:“天覆地载,万物方生,未出地者,命曰阴处,名曰阴中之阴。”

5 足太阴经脉根起于足大趾之端的隐白穴·阴中之阴

阴中之阴是指足太阴经脉根起于足大趾之端的隐白穴[2]。《黄帝内经素问·阴阳离合论》:“太阴根起于隐白,名曰阴中之阴。”

穴位隐白
汉语拼音Yinbai
罗马拼音Yinpai
美国英译名Hidden White
各国代号中国SP1
日本1
法国莫兰特氏RP1
富耶氏RP1
德国MP1
英国Sp1
美国Sp1

隐白为经穴名(Yǐnbái SPl)[3]。出《黄帝内经灵枢·本输》。属足太阴脾经[4][4]。隐白是足太阴脾经的井穴,五行属木[4][4]。十三鬼穴之一(鬼垒)[5]。隐即隐蔽,白即白色,。穴居隐蔽之处,其肉色白,故名隐白[5]。隐白为十三鬼穴之一,统治一切癫狂病,临床上治血崩较好。主治腹胀,便血,尿血,崩漏,月经过多,癫狂,多梦,惊风,昏厥,胸痛,衄血,吐血,下血,呃逆,纳呆,腹痛,暴泄,尸厥,烦心,梦魇,不寐,急慢惊风,上消化道出血,功能性子宫出血,子宫肌痉挛,急慢性肠胃炎,精神分裂症,神经衰弱,休克,泄泻,带下,呕吐,癫痫,心痛,喘息,胸满,子宫痉挛,牙龈出血,鼻出血,小儿惊风,癔病,消化道出血,腹膜炎,急性胃肠炎等。

5.1 别名

鬼垒(《针灸大成》),鬼眼(《医灯续焰》)。

5.2 出处

《黄帝内经灵枢·本输》:脾出于隐白,隐白者,足大趾之端内侧也,为井木。

5.3 特异性

隐白为足太阴脾经五输穴之井穴,五行属木。

5.4 穴名解

隐即隐蔽,白即白色,。穴居隐蔽之处,其肉色白,故名隐白[5]

隐,《说文》:“蔽也。”有隐藏、隐蔽不显之义。白,《说文》:“西方色也,阴用事物色白,从入合二,二阴数,凡白之属皆从白。”《黄帝内经素问·阴阴应象大论》:“肺主鼻,其在天为燥,在地为金…在藏为肺,在色为白。”白,指金气的颜色。为土能生金,金气隐伏之意。此穴在足大趾内侧,距爪甲角约1分的赤白肉际处,为足太阴脾土之井穴,为脾足太阴脉所出,脾为土脏,言土气在此已经发生,金隐土中,金气亦已开始隐伏。本经承历兑之金,由足阳明之阳,传交足太阴之阴,取之有生金荣肺之用。金色白,坚刚为阳,穴居阴经之下,犹潜龙之隐,太阴根于隐白,而主治气喘,且其穴居隐处而肉色白,故名隐白。[6]

5.5 所属部位

趾端[7]

5.6 隐白穴的定位

标准定位:隐白在足大趾末节内侧,距趾甲角0.1寸(指寸)[8][9]

隐白在足趾,大趾末节内侧,趾甲根角侧后方0.1寸(指寸)。正坐或仰卧取穴[9]

隐白位于𧿹趾内侧,趾甲旁约0.1寸处。布有腓浅神经的趾背神经与趾底固有神经的吻合支,并有趾背动脉通过[9]

隐白穴在足太阴脾经中的位置

隐白穴的位置

隐白穴的位置(足太阴脾经)

隐白穴的位置(肌肉)

隐白穴的位置(骨骼)

5.7 取法

隐白在足趾,大趾末节内侧,趾甲根角侧后方0.1寸(指寸)。正坐或仰卧取穴[9]

正坐垂足或仰卧位,足大趾趾甲角内下方0.1寸取穴;或在足大趾内侧甲根角侧后方(沿角平分线方向)0.1寸,相当于沿爪角内侧画一直线与爪甲基底缘水平线交点处取穴[10]

正坐垂足或仰卧,在(𧿹)指内侧,距趾甲角0.1寸处取穴。

5.8 穴位解剖

隐白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踇)趾纤维鞘、(𧿹)长伸肌腱内侧束。有趾背动脉。为腓浅神经的趾背神经与趾底固有神经的吻合处。皮肤为(踇)趾背侧与其跖侧骨皮肤移行处,其神经分布为腓浅神经的足背内侧皮神经的内侧支。在趾背筋膜的深面有第1跖骨动脉内侧支,经(𧿹)长伸肌腱的深面,该动脉至(𧿹)趾的内侧缘。

(𧿹)长伸肌腱由腓深神经支配。若斜刺,针行于末节趾骨与 (𧿹)趾纤维鞘终止部之间,该处神经、血管分布丰富,均来自足底内侧神经及血管。

5.8.1 层次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甲根[10]

皮肤→皮下组织→甲根[10]

5.8.2 穴区神经、血管

有足背内侧皮神经之趾背神经和趾背动脉分布[10]

布有腓浅神经的趾背神经与趾底固有神经的吻合支,并有趾背动脉通过[10]

5.9 隐白穴的功效与作用

隐白有健脾和血、清心宁志、温阳回厥的作用[10]

隐白有调经统血,健脾回阳的作用。

隐白穴属足太阴经脾井穴,配五行属木,具有健脾和胃、疏肝理气的作用[10]

足太阴脾经上注于心,隐白可用于癫痫和惊风的治疗[10]

脾统血,肝藏血,脾虚失于统血,肝疏泄太过则失于藏血,就会引起诸种出血症,隐白穴为土经木穴,故可用于治疗月经过多、崩漏等出血症[10]

隐白穴为土经木穴,施用灸法有益气、健脾、统血、调经之功,对脾失健运,统摄无权,血不归经、经水过期不止,甚或崩漏有较好疗效[10]

凡病势之缭乱促暴者,俱宜调动本身清肃之气(即金气)以镇定之。如喘满腹胀,不得安卧,呕吐泄泻及衄血、尸厥、月事不止等症,隐白穴均能治之。[10]

5.10 主治病症

隐白穴主治腹胀,便血,尿血,崩漏,月经过多,癫狂,多梦,惊风,昏厥,胸痛,衄血,吐血,下血,呃逆,纳呆,腹痛,暴泄,尸厥,烦心,梦魇,不寐,急慢惊风,上消化道出血,功能性子宫出血,子宫肌痉挛,急慢性肠胃炎,精神分裂症,神经衰弱,休克,泄泻,带下,呕吐,癫痫,心痛,喘息,胸满,子宫痉挛,牙龈出血,鼻出血,小儿惊风,癔病,消化道出血,腹膜炎,急性胃肠炎等。

隐白穴主治腹胀、便血、尿血、崩漏、月经过多、癫狂、多梦、惊风、昏厥、胸痛[10]

隐白主治血证、脾胃和神志疾患:如衄血、吐血、下血、崩漏、呃逆、纳呆、腹胀、腹痛、暴泄、尸厥、癫狂、烦心、梦魇、不寐、急慢惊风等[10]

现代又多用隐白治疗上消化道出血、功能性子宫出血、子宫肌痉挛、急慢性肠胃炎、精神分裂症、神经衰弱、休克等[10]

隐白主治腹胀,泄泻,便血,崩漏,带下,癫狂,惊风等[10]

隐白穴主治月经过多,崩漏,吐血,衄血,尿血,便血;腹胀,暴泄,呕吐;癫痫,多梦,梦魇,惊风,昏厥;胸痛,心痛,喘息,胸满[10]

隐白为十三鬼穴之一,统治一切癫狂病,临床上治血崩较好。

妇产科系统疾病:功能性子宫出血,子宫痉挛;

五官科系统疾病:牙龈出血,鼻出血;

精神神经系统疾病:小儿惊风,癔病,昏厥;

消化系统疾病:消化道出血,腹膜炎,急性胃肠炎;

其它:尿血。

5.11 刺灸法

5.11.1 刺法

浅刺0.1寸,或用三棱针点刺出血[10]

一般斜刺0.1~0.2寸,或用三棱针点刺出血[10][10]

浅刺0.1~0.2寸,或用三棱针点刺出血[10]

浅刺0.1~0.2寸,局部胀痛;或用三棱针点刺挤压出血,常用于神昏、胸闷咳喘。

注意:孕妇慎刺[10]

5.11.2 灸法

可灸[10][10][10],尤其治疗血证多用灸法[10]

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10]

艾炷灸3~7壮,艾条灸5~20分钟,用于止血。

注意:不宜瘢痕灸[10]

5.12 配伍

隐白配大敦,有醒脑开窍的作用,主治昏厥,中风昏迷。

隐白配厉兑,有健脾宁神的作用,主治多梦。

隐白配气海、血海、三阴交,有益气活血止血的作用,治月经过多[10]

隐白配脾俞、上脘、肝俞,有益气活血止血的作用,治吐血[10],衄血。

隐白配灸关元,治崩漏[10]

隐白配水沟,治疗失血之昏迷[10]

隐白配足三里,治便血[10]

5.13 文献摘要

《黄帝内经灵枢·热病》:气满胸中喘息,取足太阴大趾之端,去爪甲如韭叶,寒则留之,热则疾之,气下乃止。

《针灸甲乙经》:气喘,热病,衄不止,烦心善悲,腹胀,逆息热气,足胫中寒,不得卧,气满胸中热,暴泄,仰息,足下寒,膈中闷,呕吐,不欲食饮,隐白主之。腹中有寒气,隐白主之。饮渴,身伏多唾,隐白主之。

《针灸大成》:主腹胀,喘满不得安卧,呕吐食不下,胸中热,暴泄,衄血,尸厥不识人,足寒不能温,妇人月事过时不止。

《针灸大成》:下血,主肠风,多在胃与大肠,针隐白,灸三里;吐衄血,针隐白、脾俞、肝俞、上脘。

《针灸聚英》:小儿客忤,慢惊风。

《杂病穴法歌》:尸厥百会一穴美,更针隐白效昭昭。

《医宗金鉴》:隐白主治心脾疼痛。

5.14 研究进展

5.14.1 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

有报道显示,用三棱针点刺隐白、大敦出血2~3滴,每日或隔日1次,可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另有报道,艾条温和灸隐白,每次15~20 min,每日3~5次,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有较好疗效。[10]

5.14.2 治疗婴幼儿腹泻

三棱针点刺隐白,放血7~10滴,左右交替,每日1次[10]

5.14.3 治疗急性鼻衄

取隐白配合上星,用强刺激手法,疗效较好[10]

6 参考资料

  1. ^ [1]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748.
  2. ^ [2]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294.
  3. ^ [3]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651.
  4. ^ [4]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660.
  5. ^ [5]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7.
  6. ^ [6] 柴铁劬.针灸穴名解[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9.
  7. ^ [7] 孙国杰主编.针灸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64.
  8. ^ [8]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9. ^ [9] 孙国杰主编.针灸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59-60.
  10. ^ [10] 王民集,朱江,杨永清主编.中国针灸全书[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192-193.

大家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用户收藏: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