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暑

目录

1 拼音

yīn shǔ

2 概述

阴暑:1.因暑而受寒者;2.暑温类型之一。

3 因暑而受寒者·阴暑

阴暑为病证名[1]。《景岳全书》卷十五:“阴暑者,因暑而受寒者也。凡人之畏暑贪凉,不避寒气,则或于深堂大厦,或于风地树阴,或以乍热乍寒之时,不谨衣被,以致寒邪袭于肌表,而病为发热头痛,无汗恶寒,身形拘急,肢体酸痛等证。此以暑月受寒,故名阴暑,即伤寒也。惟宜温散为主,当以伤寒法治之也。又有不慎口腹,过食生冷,以致寒凉伤脏,而为呕吐泻利腹痛等证,此亦因暑受寒,但以寒邪在内,治宜温中为主,是亦阴暑之属也。”

4 暑温类型之一·阴暑

阴暑为病证名[1]。暑温类型之一[1]。《医门棒喝》初集:“暑温者,夏至后所感热邪也。古人分阴暑、阳署。……或值时令湿盛,或人禀体阳虚而成阴暑之证,是暑而偏于湿者。”

5 关于暑病

暑病:1.邪伏于内,至夏而发的多种热性病;2.感受暑邪随即发生的热性病证。

5.1 邪伏于内,至夏而发的多种热性病·暑病

暑病为病名[2]。指邪伏于内,至夏而发的多种热性病[2]。《注解伤寒论》卷二:“中而即病者,名曰伤寒;不即病者,寒毒藏于肌肤,至春变为温病,至夏变为暑病。”

5.2 感受暑邪随即发生的热性病证·暑病

暑病(summerheat disease[3])为病名[3]。是指感受暑邪而发的热病的统称[3][3]。《杂病源流犀烛·暑病源流》:“人受暑邪,当时即发谓之暑病。”暑病古称中暍[3]。后世有中暑、伤暑、阳暑、阴暑之分,并有暑风、暑厥、暑痫、暑瘵、疰夏、伏暑等病[3]

6 参考资料

  1. ^ [1]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743.
  2. ^ [2]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716.
  3. ^ [3]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10)[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

大家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用户收藏: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