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癖

目录

1 拼音

yǐn pǐ

2 英文参考

hypochondrium retention of fluid[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3 注解

饮癖为病证名,指水饮停聚胁下日久所致的癖病[1]。《诸病源候论·癖病诸候》:“饮癖者,由饮水过多,在于胁下不散,又遇冷气相触而痛,即呼为饮癖也。其状胁下弦急,时有水声。”《类证治裁·痰饮》:“饮癖,呕酸,嘈杂,心悬如饥。”《张氏医通·积聚》:“有饮癖,积成块,在胁腹之间,病类积聚,用破块药多不效,此当行其饮,六君子合五苓散最妙,更加旋复、前胡、枳实、白芍,即海藏五饮汤。”控涎丹、三圣丸、苍术丸等亦可选用。

饮癖又名癖饮[2],是痰饮的一种。《诸病源候论·痰饮诸病候》:“此由饮水多,水气停聚两胁之间,遇寒气相搏,则结聚而成块,谓之癖饮。在胁下弦互起,按之则作水声。”

4 关于癖

癖又称癖气,指痞块生于两胁,平时寻摸不见,痛时则可触及者[2]。《诸病源候论·癖病诸候》:“因饮水浆过多,便令停滞不散,更遇寒气积聚而成癖。癖者,谓僻侧在于两胁之间,有时而痛是也。”《杂病源流犀烛·积聚癥瘕痃癖痞源流》:“癖者,匿也,潜匿两肋之间,寻摸不见,有时而痛,始觉有物,其原皆由荣卫失调,经络閟隔,而又起居饮食无度,伤脾伤胃,有所劳力,强忍作劳,以致精伤血轶,邪冷之气搏结不散,藏于隐僻之所,故名曰癖。”《医学传灯·积聚癥瘕痃癖痞块》:“癖者,隐在两胁之间,时痛时止,故名曰癖,痰与气结也。”根据病因、症状之不同,可分水癖、饮癖、痰癖、酒癖、寒癖等[2]

5 关于痰饮

痰饮(retention of phlegm and fluid[3]、phlegm-fluid retention[4])是指体内水液输布运化失常,停积于某些部位的一类病证[5]。痰,古作淡,淡与澹通,形容水的淡荡流动;饮,水也,故亦有称为“淡饮”、“流饮”者[5]。出《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治》。

早在《内经》即有“积饮”之说,如《黄帝内经素问·六元正纪大论篇》说:“太阴所至,为积饮否隔。”《黄帝内经素问·至真要大论篇》说:“湿淫所盛……民病积饮……。”奠定了痰饮的理论基础。《金匮要略方论》首创痰饮病名,予以专篇论述,其含义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痰饮是诸饮的总称,狭义的痰饮是诸饮中的一个类型,由于水饮停积的部位不同,而分为痰饮、悬饮、溢饮、支饮四类;又以长期留而不去的为留饮,伏而时发的为伏饮,但实际仍属四饮的范围;对脉证治疗阐发甚详,成为后世辨证论治的主要依据。自隋唐以至金元,在痰饮病的基础上,逐渐发展了痰的病理学说,倡百病兼痰的论点,从而有痰证与饮证之分。[5]

痰饮的发病机理主要为中阳素虚,复加外感寒湿、饮食、劳欲所伤,三焦气化失宣,肺脾肾对津液的通调转输蒸化失职,阳虚阴盛,水饮内停。[5]

痰饮的辨证首应根据饮停部位,分别痰饮、悬饮、溢饮、支饮四类。同时还当掌握体虚邪实的特点,从症状区别标实与本虚的主次。[5]

痰饮的治疗当以温化为原则。因痰饮总属阳虚阴盛,本虚标实之证,故健脾、温肾为其正治,发汗、利水、攻逐,乃属治标的权宜之法,待水饮渐去,仍当温补脾肾,扶正固本,以杜水饮生成之源。[5]

详见痰饮条。

6 参考资料

  1. ^ [1]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908.
  2. ^ [2]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979.
  3. ^ [3]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4. ^ [4]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10)[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
  5. ^ [5] 张伯臾主编.中医内科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83-89.

大家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用户收藏: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