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蹻穴

目录

1 拼音

yīn qiāo xué

2 英文参考

Zhàohǎi KI6[中国针灸学词典]

3 概述

阴蹻穴:1.阴蹻脉交会穴;2.经穴别名。

4 阴蹻脉交会穴·阴蹻穴

阴蹻穴指阴蹻脉交会穴[1]。据《针灸甲乙经》等书载,有交会穴照海、交信、晴明等3穴[1]

据《针灸甲乙经》等书记载,交会于足少阴经的照海,交信(郄),上与阳蹻会合于足太阳经的睛明。

5 经穴别名·阴蹻穴

5.1 照海穴的别名

阴蹻穴为经穴别名[1]。即照海[1]。见《黄帝内经素问·气穴论》王注:“阴蹻穴在内踝下即照海。”

穴位照海
汉语拼音Zhaohai
罗马拼音Chaohai
美国英译名Shine to Sea
各国代号中国KI6
日本5
法国莫兰特氏R3
富耶氏R6
德国N3
英国K3
美国Ki6

照海为经穴名(Zhàohǎi KI6)[2]。出《黄帝内经素问·气府论》。别名阴蹻[3]。属足少阴肾经[3]。照海为八脉交会穴之一,通阴蹻脉[3][4]。照即光照,海即海洋,此穴属肾经,气感如海,居于然骨弯,故得到燃烧之光照,意为肾中真阳,可光照周身,故名照海[4]

5.1.1 标准定位

照海穴在足内侧,内踝尖下方凹陷处[4]

照海穴位于踝区,内踝尖下1寸,内踝下缘边际凹陷中[4]。正坐垂足取穴[4]

照海穴位于内踝尖直下1寸,或于内踝下缘正中凹陷处取穴[4]。一说:“在内踝下四分”(《备急千金要方》)。

[4]

5.1.2 取法

照海穴位于踝区,内踝尖下1寸,内踝下缘边际凹陷中[4]。正坐垂足取穴[4]

正坐垂足或仰卧位,在内踝正下缘之凹陷处取穴。

5.1.3 穴位解剖

照海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胫骨后肌腱。皮肤由隐神经的小腿内侧支分布。在小腿深筋膜的下面,内踝的周围,由内踝前后动脉、跗内侧动脉、跟内侧支和足底内侧动脉的分支组成内踝网,营养内踝周围的结构。后下方为胫后动、静脉。分布着小腿内侧皮神经,深部为胫神经本干。

层次解剖:皮肤→皮下组织→胫骨后肌腱[4]

布有小腿内侧皮神经,深部为胫神经本干;后下方有胫后动、静脉通过[4]

5.1.4 特异性

八脉交会穴之一,通于阴蹻脉。

5.1.5 功效与作用

照海穴有养阴液、利咽喉、清神志、调下焦的作用[4]

滋阴清热,调经止痛。

5.1.6 主治病症

照海穴主治面目、咽喉、胸腹、肝肾、神志等疾患:如面目浮肿、目赤肿痛、视物模糊、咽喉肿痛、嗌干喉闭、心痛气喘、月经不调、痛经、赤白带下、阴挺阴痒、妇人血晕、胎衣不下、恶露不止、难产、肠鸣泄泻、蛊胀、疝气、淋病、遗精白浊、癃闭、遗尿、痫病夜发、卧惊、善悲不乐、瘈疭、脚气红肿、四肢懈惰等[4]

现代又多用照海穴治疗咽喉炎、扁桃体炎、肾炎、精神分裂症、癔病、神经衰弱、足踝关节及其周围软组织炎等[4]

照海穴主治月经不调,赤白带下,阴挺、阴痒,尿频尿闭,咽喉干痛,脚气红肿,失眠,癫痫等[4]

1. 五官科系统疾病:急性扁桃体炎,慢性咽喉炎;

2. 精神神经系统疾病:神经衰弱,癔病,癫痫,失眠;

3. 妇产科系统疾病:子宫脱垂,月经不调;

4. 其它:便秘。

5.1.7 刺灸法

5.1.7.1 刺法

一般直刺0.5~0.8寸[4]

直刺0.3~0.5寸[4]

直刺0.5~0.8寸,局部酸胀,针感可扩散至整个踝部。

5.1.7.2 灸法

可灸[4]

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4]

艾炷灸或温针灸3~5壮,艾条温灸5~10分钟。

5.1.8 配伍

配合谷、列缺,有滋阴清热利咽的作用,主治咽喉肿痛。

配中极、三阴交,有调经活血止带的作用,主治月经不调,痛经,赤白带下。

5.1.9 文献摘要

《针灸大成》:洁古曰:痫病夜发灸阴蹻,照海穴也。

《通玄指要赋》:四肢之懈惰,凭照海以消除。

《灵光赋》:阴阳两蹻和三里,诸穴一般治脚气。

《标幽赋》:阴蹻、阳维而下胎衣。

5.1.10 研究进展

针刺“照海~三阴交”等穴,可引起输尿管蠕动增加[4]

针剌“照海”有明显的促肾脏水利尿作用,排尿量增加,水利尿排泄加快[4]

对肾炎病人,针刺照海、太溪等穴,可使高血压降低,尿蛋白减少,以及酚红排出量增加。[4]

失眠:针照海、申脉,调理阴阳脉,治疗52例失眠症,有良好效果。

肋间神经痛:针照海1~1.5寸,用泻法,有较好效果。

癃闭:照海配曲骨,先针照海,后针曲骨,以患者有尿意为佳,虚寒者配肾俞、膀胱俞,出针后令患者排尿。亦有以照海、肾俞、三阴交,中极透关元治疗尿闭。

足内翻:照海配交信、公孙、蠡沟、阳陵泉,治疗中风偏瘫足内翻30例,有较好疗效。

咽喉肿痛:以照海为主,治疗急慢性扁桃体炎、咽炎、鼻咽管炎,有很好疗效。

对肾泌尿功能的调节:据报道观察健康人,空腹饮水后3小时内,针刺组与对照组平均排尿量、针刺组较对照组增加19%。

肾炎:针刺照海、太溪,可使动脉压降低,尿量的减少,酚红排出量增加。

5.2 交信穴的别名

阴蹻穴又指交信[5]。《黄帝内经素问·气府论》王冰注:阴蹻一,谓交信穴也。”

穴位交信
汉语拼音Jiaoxin
罗马拼音Chiaohsin
美国英译名Delivering Message
各国代号中国KI8
日本8
法国莫兰特氏R7
富耶氏
德国N8
英国K8
美国Ki8

交信为经穴名(Jiāoxìn KI8)[6]。代号KI8[7]。出《针灸甲乙经》。别名阴蹻[7]。属足少阴肾经[7]。交信是阴蹻脉的郄穴[7][7]。交即交会,信即信用,为五常之一,属脾[7]。本经脉由此交会脾经,故名交信[7]

5.2.1 定位

交信穴在小腿内侧,当太溪直上2寸,复溜前0.5寸,胫骨内侧缘的后方[7]

交信穴位于小腿内侧,内踝尖上2寸,胫骨内侧缘后际凹陷中。正坐或仰卧取穴[7]

交信穴位于内踝尖与跟腱水平连线中点直上2寸,再向前0.5寸处,当胫骨内侧缘的后方[7]。本穴与复溜同高[7]。《医学入门》等定本穴于复溜之前,《针灸聚英》等定本穴于交信之后,说法不一,今从前说[8]

5.2.2 取法

正坐或仰卧位,在太溪上2寸,当复溜与胫骨内侧面后缘之间处取穴。

交信穴位于小腿内侧,内踝尖上2寸,胫骨内侧缘后际凹陷中[8]。正坐或仰卧取穴[8]

5.2.3 穴位解剖

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胫肌后肌、趾长屈肌、(踇)长屈肌。深层为胫后动、静脉。分布着小腿内侧皮神经,深部为胫神经本干。皮肤由隐神经的小腿内侧支分布,血管为大隐静脉的属支。深层有胫神经的胫后动、静脉。

层次解剖:皮肤→皮下组织→趾长屈肌→胫骨后肌后方→踇长屈肌[8]

布有小腿内侧皮神经,深部为胫神经束干;深层为胫后动、静脉通过[8]

5.2.4 特异性

阴蹻脉之郄穴。

5.2.5 功效与作用

益肾调经,调理二便。

交信穴有通肠腑、理下焦的作用[8]

5.2.6 主治病症

交信穴主治肝肾、少腹及本经脉所过部位的疾患:如月经不调、赤白带下、崩漏、痛经、闭经、阴挺、阴中痛、疝气、淋病、赤白下痢、小腹疼痛、大小便难,以及膝、股、胫内侧痛等[8]

现代又多用交信穴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子宫脱垂、急慢性肠炎、细菌性痢疾、腹膜炎、睾丸炎、脊髓炎等[8]

交信穴主治月经不调,崩漏,带下,阴挺,闭经,泄泻,便秘,痢疾,疝气,睾丸肿痛等[8]

1. 妇产科系统疾病:月经不调,功能性子宫出血,子宫收缩不全;

2. 泌尿生殖系统疾病:尿潴留,淋病,睾丸炎;

3. 消化系统疾病:便秘,痢疾;

4. 其它:肠炎,脊髓炎,下肢内侧痛。

5.2.7 刺灸法

5.2.7.1 刺法

一般直刺0.5~1.0寸[8][8]

直刺0.8~1寸,局部酸胀,有麻电感向足底放散。

5.2.7.2 灸法

可灸[8]

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8]

艾炷灸或温针灸3~5壮,艾条温灸5~10分钟。

5.2.8 配伍

交信穴配百会、关元,有升阳益气固脱的作用,主治子宫脱垂,崩漏。

交信穴配水道、地机,有健脾胃,理胞宫的作用,主治月经不调,赤白带下。

5.2.9 文献摘要

《针灸甲乙经》:气癃,癫疝阴急,股枢腨内廉痛。

《备急千金要方》:主泄痢赤白漏血,又主气淋。

《类经图翼》:女子漏血不止,阴挺,月事不调,小腹痛,盗汗。

6 参考资料

  1. ^ [1]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303.
  2. ^ [2]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708.
  3. ^ [3]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833.
  4. ^ [4]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5. ^ [5]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747.
  6. ^ [6]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277.
  7. ^ [7]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689.
  8. ^ [8]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250.

大家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用户收藏: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