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性青光眼

目录

1 拼音

yīng yòu ér xìng qīng guāng yǎn

2 疾病分类

眼科

3 疾病概述

婴幼儿性青光眼是一种胚胎期前房角发育异常,阻碍了房水排出所致的先天性青光眼。本病属遗传性疾病。男性多于女性。多为双眼发病,单眼发病者约为25-30%。约80%在1岁以内出现症状和体征,其余在1-6岁显示出来。其主要表现有畏光、流泪、眼睑痉挛,角膜变大、水肿、混浊、后弹力层破裂、眼压升高等。本病对药物治疗不敏感,以手术治疗为主。如能早期诊断,早期手术治疗,约有80%的病人眼压可以控制。

4 疾病描述

婴幼儿性青光眼见于新生儿或婴幼儿时期。50%的患儿在出生时就有临床表现,80%在1岁内得到确诊。65%的婴幼儿性青光眼为男性,70%为双眼性,虽然部分家系显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但大多数患儿表现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其外显率不全且有变异,或呈多因子遗传疾病表现。

5 症状体征

1、畏光、流泪、眼睑痉挛 是本病3大特征性症状。新生儿或婴幼儿出现这些症状时,应作进一步检查。

2、角膜增大,前房加深,角膜横径超过12mm(正常婴儿角膜横径一般不超过10.5mm)。因眼压升高,角膜上皮常有水肿,外观呈毛玻璃样浑浊或无光泽。有时可见到后弹力层膜破裂,典型表现为角膜深层水平或同心圆分布的条纹状浑浊。迁延损害可形成不同程度的角膜浑浊。

3、眼压升高、房角异常、青光眼性视盘凹陷及眼轴长度增加 这些体征对确诊先天性青光眼十分重要,但常需要在全身麻醉下进行检查,才能充分确认。除氯烷酮外,大多数全身麻醉剂和镇静剂均有降低眼压作用,因此在评估婴幼儿眼压测量值时,应考虑麻醉剂和镇静剂因素,对一些6个月以下的婴幼儿,在哺乳或哺乳后熟睡知己,也可在表麻下进行眼压测量。

4、特征性深前房 本病常常具有,房角检查可能发现虹膜前位插入,房角隐窝缺失,周边虹膜色素上皮掩蔽房角,或增厚的葡萄膜小梁网。

5、视盘 正常婴幼儿视盘为粉红色,生理杯小而双眼对称。儿童期青光眼杯呈进行性、垂直性或同心圆性扩大,眼压控制后,部分大杯不可能逆转。

6、超声波测量和随访眼轴长度变化 有助于判断婴幼儿青光眼有无进展。

6 疾病病因

原发性婴幼儿性青光眼的病因尚未充分阐明。以往认为小梁网上有一层无渗透性的膜覆盖,但组织学证据不足。在组织病理学上,虹膜根部附着点前移,过多的虹膜突覆盖在小梁表面,葡萄膜小梁网支脉而缺乏通透性等,都提示房角结构发育不完全,与胚胎后期分化不完全的房角形态相似。晚期病例,还可见到Schlemm管闭塞,这可能是长期眼压升高的结果而不是发病的原因。尽管确切发病机制仍未被证实,但房角结构发育异常是毫无疑问的。

7 病理生理

原发性婴幼儿性青光眼的病因尚未充分阐明。以往认为小梁网上有一层无渗透性的膜覆盖,但组织学证据不足。在组织病理学上,虹膜根部附着点前移,过多的虹膜突覆盖在小梁表面,葡萄膜小梁网支脉而缺乏通透性等,都提示房角结构发育不完全,与胚胎后期分化不完全的房角形态相似。晚期病例,还可见到Schlemm管闭塞,这可能是长期眼压升高的结果而不是发病的原因。尽管确切发病机制仍未被证实,但房角结构发育异常是毫无疑问的。

8 诊断检查

鉴别诊断:本病流泪症状和角膜增大应与婴儿鼻泪管阻塞、睑内翻倒睫、角膜言和先天性大角膜相鉴别。产伤也可导致角膜后弹弹力层膜破裂,患儿多有产钳助产史,角膜条纹多为垂直或斜行分布。此外,还应排出先天行营样不良引起的角膜浑浊。

9 治疗方案

由于药物的毒副作用,长期药物治疗的价值有限,手术是治疗婴幼儿性青光眼的主要措施。约80%的病例,可望通过房角切开术或小梁切开术控制眼压,术后眼压仍控制不理想的病例,可选用滤过性手术。由于儿童具有活跃的创伤愈合反应,滤过性手术术后防止滤过道瘢痕化仍是一个有待解决的问题。因为角膜浑浊本身可导致弱视,眼球扩大可引起轴性近视,而后弹力层膜破裂可产生明显散光,眼压控制后还应尽早采取适当的措施防止弱视。

10 特别提示

本病属遗传性疾病。男性多于女性。多为双眼发病,单眼发病者约为25-30%。约80%在1岁以内出现症状和体征,其余在1-6岁显示出来。

对于不明原因的眼睛畏光、流泪、眼睑痉挛和角膜大的婴幼儿,家长应警惕患儿有先天性青光眼的可能,及早到医院作进一步检查。家长应理解,手术并不能使所有病人都能获得满意的效果,所以术后患者仍需长期定期就诊观察。即使经治疗眼压得到控制,但患眼也常发生弱视,需要及时作弱视治疗。此外,单眼患者之健眼也应定期检查。

大家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用户收藏: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