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性缺铁性贫血

目录

1 拼音

yíng yǎng xìng quē tiě xìng pín xuè

2 英文参考

nutritional iron deficiency anemia

3 疾病分类

血液科

4 疾病概述

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是由于从食物中获取的铁不能满足小儿的生理需要而使体内贮存铁减少,血红蛋白形成减少的一种贫血。临床上常有面色苍白、食欲减退、精神不振或注意力不集中等表现。7岁以下的小儿均可发病,特别多见于6个月至3岁的婴幼儿。本症是一种可以预防及治愈率高的疾病。只要注意小儿的饮食搭配,增加膳食铁含量即可预防此病,但一旦发病,必须及时治疗,以免危害儿童的健康。

5 疾病描述

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是由于从食物中获取的铁不能满足小儿的生理需要而使体内贮存铁减少,血红蛋白形成减少的一种贫血。临床上常有面色苍白、食欲减退、精神不振或注意力不集中等表现。严重影响小儿的生长发育。 本病是一种普及全世界的营养缺乏性疾病,而发展中  国家发病率高达30-90%,我国属发病率高的国家之一,其中我国农村发病高于城市,南方高于北方。7岁以下的小儿均可发病,特别多见于6个月至3岁的婴幼儿。本症是一种可以预防及治愈率高的疾病。只要注意小儿的饮食搭配,增加膳食铁含量即可预防此病,但一旦发病,必须及时治疗,以免危害儿童的健康。

6 症状体征

贫血。1.一般表现 皮肤、粘膜逐渐苍白或苍黄,以口唇、口腔粘膜及甲床最为明显。易感疲乏无力,易烦躁哭闹或精神不振,不爱活动,食欲减退。年长儿可诉头晕、眼前发黑,耳鸣等。2.造血器官表现肝、脾、淋巴结常轻度肿大。3.其他症状和体征 由于上皮损害可出现反甲,口腔粘膜及肛门发炎,舌乳头萎缩等。消化系统症状常有食欲低下,异食癖,时有呕吐或腹泻。呼吸,脉率加快,心前区往往可听到收缩期杂音。贫血严重者可有心脏扩大,甚至并发心功能不全。

7 疾病病因

1、先天储铁不足  胎儿从母体获得的铁以妊娠最后三个月最多,故早产、双胎或多胎、胎儿失血和孕母严重缺铁等均可使胎儿储铁减少。

2、铁摄入量不足  这是缺铁性贫血的主要原因,人乳、牛乳、谷物中含铁量均低,如不及时添加含铁多的辅食,容易发生缺铁性贫血。

3、生长发育因素  婴儿期生长发育较快,5个月时和1岁时体重分别为出生时的2倍和3倍,随着体重怎么,血容量也增加较快,1岁时血循环中的血红蛋白增加二倍,未成熟儿的体重计血红蛋白增加倍数更高,如不及时添加含铁丰富的食物,则易致缺铁。

4、铁的吸收障碍  食物搭配不合理可影响铁的吸收。慢性腹泻不仅铁的吸收不良,而且铁的排泄也增加。

5、铁的丢失过多  正常婴儿每天排泄铁量相对比成人多,每1ml血约含铁0.5mg,长期慢性失血可致缺铁,如肠息肉、美克尔憩室、钩虫病等可致慢性失血,用不经加入处理的鲜牛奶喂养的婴儿可因对牛奶过敏而致肠出血(每天失血约0.7ml)。

8 病理生理

1、缺铁对血液系统的影响  铁是合成血红蛋白的原料,缺铁时血红素生成不足,进而血红蛋白合成也减少,导致新生的红细胞内血红蛋白含量不足,细胞浆减少,细胞变小,而缺铁对细胞的分裂、增殖影响较小,故红细胞数量减少程度不如血红蛋白减少明显,从而形成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缺铁的病理生理通常包括以下三个阶段:(1)铁减少期(ID):此阶段体内储存铁已减少,但供红细胞合成血红蛋白的铁尚未减少;(2)红细胞生成缺铁期(IDE):此期储存铁进一步耗竭,红细胞生成所需的铁亦不足,但循环中血红蛋白的量尚未减少;(3)缺铁性贫血期(IDA):此期出现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还有一些非造血系统的症状。

2、缺铁对其他系统的影响  缺铁可影响肌红蛋白的合成,并可使多种含铁酶(如细胞色素酶、单胺氧化酶、核糖核苷酸还原酶、琥珀酸脱氢酶等)的活性减低。由于这些含铁酶与生物氧化、组织呼吸、神经介质分解与合成有关,故铁缺乏时造成细胞功能紊乱,尤其是单胺氧化酶的活性降低,造成重要的神经介质如5—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及多巴胺发生明显变化,不能正常发挥功能,因而产生一些非造血系统的表现,如体力减弱、易疲劳、表情淡漠、注意力难于集中、注意力减退和智力减低等。缺铁或可引起组织器官的异常,如口腔粘膜异常角化、舌炎、注意力减退和智利减低等。缺铁还可引起组织器官的异常,如口腔粘膜异常角化、舌炎、胃酸分泌减少、脂肪吸收不良和反甲等。此外,缺铁还可引起细胞免疫功能降低,易患感染性疾病。

9 诊断检查

诊断

1.贫血为小细胞低色素性

(1)红细胞形态有明显低色素小细胞的表现,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红细胞平均容积(MCV)<>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量(MCH)<>

(2)贫血的诊断标准 (以海平面计):①生后10d内新生儿血红蛋白<>生理性贫血等因素影响, 贫血的标准很难确定, 建议暂以血红蛋白<>贫血。3个月~不足6岁<><120g>血红蛋白升高约4%。②有明确的缺铁病因,如铁供给不足、吸收障碍、需要增多或慢性失血等。③血清(浆)铁<10.7μmol>总铁结合力>62.7μmol/L(350μg/dl)。运铁蛋白饱和度<><>骨髓细胞外铁消失或基本消失(0-±),铁粒幼细胞<>红细胞游离原卟啉>0.89nmol/L(500μg/L)。⑦血清铁蛋白<>铁剂治疗有效,用铁剂治疗4周后,血红蛋白上升10g/L以上。

符合第①条和②~⑧条中至少两条者,可诊断为缺铁性贫血。

注:影响缺铁指标检测结果的因素很多,除炎症等病理因素和技术操作影响外,年龄、标本采取时间(昼夜、上下午)等生理因素也有影响,故应对各项检测结果作综合分析。

10 治疗方案

10.1 防治

1.大力宣传和提倡母乳喂养,及时添加辅食。

2.尽力查明和祛除病因:饮食不当者应合理安排饮食,控制和治疗感染性疾病和慢性失血,手术矫治消化道畸形等。

3.开始补铁时间:足月儿4个月左右,未成熟儿2个月左右,根据膳食含铁情况持续1~3年。

4.以含铁丰富的食品或铁强化食品补铁,每天总摄入量以元素铁1mg/kg为宜,最多不超过15~18mg/d,并注意食品的合理搭配,以利于铁吸收。注意补充维生素C丰富的食物。

5.根据缺铁程度用铁剂治疗,每天口服元素铁2~6mg/kg,口服制剂有枸橼酸铁铵(含铁20%)10%溶液1ml/(kg?d);硫酸亚铁(含铁20%)0.3~0.6g;富马酸铁(含铁30%)150~600mg/d;服用后反应强烈的小儿可用刺激性小的葡萄糖酸亚铁(含铁11%~12%)或琥珀酸亚铁。贫血纠正后继服2~4周,以后半量服用2~3月,以补足铁的贮存量。注意副作用,控制剂量与疗程,以免毒性反应。同时服用维生素C 50~100mg,3/d,以利铁的吸收。腹泻、恶心、呕吐或其他原因不能口服时,可用右旋糖酐铁(含铁50mg/ml),深部肌注,每次0.5~2mg/kg,总剂量1岁以内4ml,1~2岁6ml,2岁以上8ml;亦可用山梨醇枸橼酸铁复合物(含铁50mg/ml)肌注,1~3d一次,2~3周内完毕。含糖氧化铁静脉注射(含铁20mg/ml),应谨防静脉炎。

6.重症贫血并发心功能不全,或明显感染者,以及血红蛋白低于60g/L时,宜少量多次输新鲜血,每次5~10ml/kg,或浓缩红细胞每次2~3ml/kg,缓慢静滴以防心衰。血红蛋白低于30g/L者,为防猝死,应立即输新鲜血5~7ml/kg。

10.2 护理

1.按儿科一般护理常规。

2.按医嘱给予饮食,提倡婴儿母乳喂养,纠正不良饮食习惯,鼓励患儿进食。

3.铁剂宜在两餐之间服用,不宜与牛奶、钙剂、茶、咖啡同服,以免影响吸收。

10.3 出院标准及随访

血象及症状显著好转,周身情况改善可出院。出院后半个月~1个月门诊复查血常规。

11 预后及预防

1.大力宣传和提倡母乳喂养,及时添加辅食。

2.尽力查明和祛除病因:饮食不当者应合理安排饮食,控制和治疗感染性疾病和慢性失血,手术矫治消化道畸形等。

3.开始补铁时间:足月儿4个月左右,未成熟儿2个月左右,根据膳食含铁情况持续1~3年。

4.以含铁丰富的食品或铁强化食品补铁,每天总摄入量以元素铁1mg/kg为宜,最多不超过15~18mg/d,并注意食品的合理搭配,以利于铁吸收。注意补充维生素C丰富的食物。

12 特别提示

12.1 贫血人群

我国有1亿多人有不同程度的贫血,其中孕妇占40%,儿童占50%。因此,孕产妇、婴幼儿、儿童及一些贫血的人,应多吃些能促进造血功能的食物,以防止贫血。

12.2 饮食原则

1.宜食含铁丰富的食物。铁的吸收利用率较高的食物有瘦肉、鱼禽、血、内脏,含血红素铁。在食用补铁饮食时不要饮茶,以免影响铁的吸收。烹调用具宜用铁制的锅。

2.宜食高蛋白饮食,促进铁的吸收和合成血红蛋白。蛋白质的摄入量要高,每日每公斤体重1.5克,用以合成血红蛋白。

3.宜食含维生素C高的食物,使三价铁还原为易吸收的二价铁。维生素C含量较高的蔬菜有西红柿、柿椒、苦瓜、油菜、小白菜等。

4.纠正不良的饮食习惯,克服长期偏食素食等不良习惯。合理安排餐次和内容,食欲差、胃纳少的患者可少量多餐进食。

12.3 食谱举例

早餐:红糖小米粥(或牛奶),咸面包、五香茶蛋、水果1个;

午餐:红烧鱼、香菇炒油菜、鸡血豆腐汤、米饭、桔子1个;

加餐:红枣银耳羹;

晚餐:水饺(猪肉小白菜馅)、卤猪肝、呛莴笋胡萝卜、水果1个。

12.4 贫血自测

贫血的慢性症状较多,很难直接感觉,但如果经常出现如下现象,就应警惕:

1.容易感觉疲劳、憋气、心跳。

2.头重、头晕,早晨很难起床。

3.脸色不好,眼皮里变白。

4.指甲变薄易折,或翘成匙状。

5.食欲不振、恶心、便秘。

6.食物难以下咽。

注意:如果有以上症状,一定不要随便让外行诊断,而应该及时去医院检查,让医生告诉你确切的结果。

大家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用户收藏: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