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吹

目录

1 拼音

yīn chuī

2 英文参考

flatus vaginalis[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flatus vaginalis[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10)]

3 概述

阴吹(flatus vaginalis[1][2])为病名[3]。是指以妇女阴道中时时出气,或出气有声,状如矢气为主要表现的疾病[3][3][3]。出《金匮要略·妇人杂病脉证并治》。

女性阴道里有气流冲出,有时伴有响声,状似肛门放屁一样,这就是祖国医学所称的阴吹。许多患者由于感到羞耻,不敢向丈夫或医生诉说,所以就医者远较实际患者为少,因而临床上似为少见。

4 阴吹的病因及治疗

多因谷气实,胃气下泄;或气血虚、中气下陷所致[3]

4.1 产后体虚造成的阴吹

大多数发生于产后妇女,特别是多产妇、体质虚弱者,中医属气血大虚,中气下陷。究其发生机理,还得从分娩过程中产道的变化说起。未曾产育的妇女的阴道,虽然形为内宽外狭的喇叭状,但在正常情况下,阴道外面的盆底肌肉与筋膜保持着一定的张力,对阴道壁有提托作用,使阴道前后壁贴合在一起,管腔消失,外阴的两侧大小阴唇闭合,遮盖阴道口,好像两扇关闭的门一样,阻止空气进入阴道内。在分娩过程中,胎儿通过产道,阴道明显扩张而松弛;盆底提托阴道壁的肌肉组织和筋膜断裂,或过度伸张而失去弹性,这样,阴道前后壁不能密贴而形成空腔。会阴裂伤使阴道外口开张,不能遮盖阴道,使空气能进入阴道内。这种情况一般在产褥期能够恢复,但有部分产妇不能完全复原,特别是分娩过程中产程时间过长,胎儿较大或骨盆偏窄使胎儿娩出困难,阴道手术产如钳产或吸引产,都会使盆底组织损伤严重而难以恢复。多产妇由于产道反复损伤,阴道自然较松弛。体质虚弱的产妇,虽然损伤不严重,其恢复也较慢。在上述情况下,当阴道形成负压(如仰卧、吸气等)时,空气即进入阴道最深处(穹窿部),当起身或增加腹压时,空气即从阴道排出,并常有响声。

这种原因所致的阴吹,处理上包括三方面:

(1)服用大补气血,提升中气的药物;

(2)增强体质,促进产后恢复;

(3)局部肌肉锻炼,除了产后保健操外,着重进行盆底、肛门和阴道肌肉收缩的锻炼,有助于产道的复原。

4.2 阴道感染造成的阴吹

有些阴道炎的妇女也会有阴道排气的现象,但这些患者,阴道排出的气流多较微弱,而更主要的是有白带增多、外阴瘙痒或阴道不适感觉。这是由于感染阴道的微生物在繁殖过程中会产生气体并存于阴道内,当体位改变或增加腹压时,这些气体即从阴道里排出。致病的微生物多数为厌氧菌或阴道滴虫,当出现这种情况时,应当到医院看妇科,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

4.3 直肠-阴道瘘造成的阴吹

这是较少见的原因,由于直肠和阴道之间存在着异常通道(瘘管),当肛门排气时,小部分气体通过瘘管进入阴道,然后排出体外。其发生原因可为先天性,也可为后天性,前者称先天性直肠-阴道瘘,出生时已存在,故症状从新生儿时即出现;后者主要发生于产伤、直肠或阴道手术创伤,或直肠和阴道之间的隔膜发生晚期癌肿坏死而成,症状出现于产后或手术后不久,或伴有晚期癌肿(大便或阴道有脓血)的表现。这种情况需到医院检查,行修补手术或对癌肿进行治疗。

5 辨证分型

5.1 阴吹·胃燥证

阴吹·胃燥证(flatus vaginalis with stomach dryness syndrome[3])是指素体阳盛,热结肠胃,胃燥便坚,腑气不循常道,以阴吹簌簌有声,口燥咽干,腹部胀满,大便燥结,舌红,苔黄,脉滑数为常见症的阴吹证候[3]

5.2 阴吹·气虚证

阴吹·气虚证(flatus vaginalis with qi deficiency syndrome[3])是指脾气虚运化失职,中气下陷,腑气不循常道,以阴吹声音低沉,神倦乏力,气短懒言,胃脘痞闷,或小腹下坠,面色晄白,舌淡,苔白,脉缓弱为常见症的阴吹证候[3]

5.3 阴吹·气郁证

阴吹·气郁证(flatus vaginalis with qi depression syndrome[3])是指肝郁乘脾,升降失常,气机紊乱,腑气不循常道,以阴吹有声,或轻或重,精神忧郁,烦躁易怒,胸胁、少腹胀痛,嗳气纳呆,喜叹息,舌淡红,苔薄白,脉弦或弦涩为常见症的阴吹证候[3]

5.4 阴吹·痰湿证

阴吹·痰湿证(flatus vaginalis with phlegm-damp syndrome[3])是指痰湿内盛,盘踞中焦,浊气相干,阻于谷道,腑气不循常道,以阴吹而带下量多,色白黏稠,胸脘痞闷,或呕吐痰涎,口中淡腻,舌淡,苔白腻,脉滑缓为常见症的阴吹证候[3]

6 辨证论治

谷气实者,兼见大便秘结不通,排出声音响亮,连续不绝,治宜润燥导下,方用膏发煎(猪膏、乱发)[3]

中气下陷者,兼见气短懒言,倦怠乏力等,治宜补中益气,方用十全大补汤加升麻、柴胡[3]

7 参考资料

  1. ^ [1]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10)[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
  2. ^ [2]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3. ^ [3]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740.

大家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用户收藏: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