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词条:乙脑疫苗
摘要:药品说明书别名乙脑疫苗流行性乙型脑炎疫苗用量用法三角肌皮下注射第1年2次,相隔7~10日。第2年开始,每年注射1次。1~6岁每次0.5ml。7~14岁每次1ml,15岁以上每次2ml。在流行区6个月至1岁幼儿也需注射,每次0.25ml。注意事项1.严重慢性病、发热及急性病者禁用。2.疫苗附有无色亚硫酸氢钠液1小瓶,临用前每5ml疫苗加入0.1ml亚硫酸氢钠液(也有在制造过程中加入的),加入量要准确。
查看全文 [ 最后修订于2009/1/14 23:13:14 201字 ]
相关词条:
- 乙脑疫苗
拼音:yǐnǎoyìmiáo药品说明书:别名:乙脑疫苗流行性乙型脑炎疫苗用量用法:三角肌皮下注射第1年2次,相隔7~10日。第2年开始,每年注射1次。1~6岁每次0.5ml。7~14岁每次1ml,15岁以上每次2ml。在流行区6个月至1岁幼儿也需注射,每次0.25ml。注意事项:1.严重慢性病、发热及急性病者禁用。2.疫苗附有无色亚硫酸氢钠液1小瓶,临用前每5ml疫苗加入0.1ml亚硫酸氢钠液(也...
- 流行性乙型脑炎疫苗
拼音:liúxíngxìngyǐxíngnǎoyányìmiáo药品说明书:别名:乙脑疫苗流行性乙型脑炎疫苗用量用法:三角肌皮下注射第1年2次,相隔7~10日。第2年开始,每年注射1次。1~6岁每次0.5ml。7~14岁每次1ml,15岁以上每次2ml。在流行区6个月至1岁幼儿也需注射,每次0.25ml。注意事项:1.严重慢性病、发热及急性病者禁用。2.疫苗附有无色亚硫酸氢钠液1小瓶,临用前每5m...
- 疱疹病毒性脑炎
着损害为主的征象;血清及脑脊液检查出相应病毒的特异抗体有助于鉴别。乙型脑炎病情重,进展快,常以突发高热而起病,迅速出现意识障碍、惊厥、抽搐等脑实质损害表现;而且发病集中在夏秋季多蚊季节,患者未接种乙脑疫苗,均可帮助诊断。2.化脓性脑膜脑炎化脓性脑膜脑炎以伴有严重的全身感染中毒症状为特点,外周血白细胞明显增高,脑脊液呈化脓性改变,细菌涂片或培养阳性。3.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此病已日益受到重视,见于急性...
- 预防接种
射。如为5足月开始全程,则3足岁为第1次加强。学龄前儿童以往未经全程注射者须补漏。如为百日咳菌苗禁忌者可改用精白破全程接种。第1次0.5ml皮下注射,第2次间隔1-3个月,10-12月份完成。6.乙脑疫苗1足岁以上儿童,第1年全程2针,剂量为0.1ml,皮下注射,间隔7-10d。第2年加强l针(0.5ml)为基础免疫。以后小学一、四年级各加强1针,剂量为1.0ml。接触史不明者应重新进行基础免疫。...
- 疫苗接种后脑脊髓炎
识模糊或昏迷进行性加深、烦躁不安、痫性发作、偏瘫或四肢瘫;CSF压力增高、细胞数增多,EEG弥漫慢活动,CT见大脑、脑干和小脑白质不规则低密度区。预防接种后脑脊髓炎:接中狂犬疫苗、牛痘、麻疹疫苗、乙脑疫苗后均可发生,其中以接种狂犬疫苗后的发生率最高。近来,由于改进了疫苗的制备技术,本病已较少见。首次接种较再次接种的发生率明显为高,一般于接种后2~15天多见。急性起病,突然出现发热、剧烈头痛或脊神经...
- 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
识模糊或昏迷进行性加深、烦躁不安、痫性发作、偏瘫或四肢瘫;CSF压力增高、细胞数增多,EEG弥漫慢活动,CT见大脑、脑干和小脑白质不规则低密度区。预防接种后脑脊髓炎:接中狂犬疫苗、牛痘、麻疹疫苗、乙脑疫苗后均可发生,其中以接种狂犬疫苗后的发生率最高。近来,由于改进了疫苗的制备技术,本病已较少见。首次接种较再次接种的发生率明显为高,一般于接种后2~15天多见。急性起病,突然出现发热、剧烈头痛或脊神经...
- 传染病后脑炎
识模糊或昏迷进行性加深、烦躁不安、痫性发作、偏瘫或四肢瘫;CSF压力增高、细胞数增多,EEG弥漫慢活动,CT见大脑、脑干和小脑白质不规则低密度区。预防接种后脑脊髓炎:接中狂犬疫苗、牛痘、麻疹疫苗、乙脑疫苗后均可发生,其中以接种狂犬疫苗后的发生率最高。近来,由于改进了疫苗的制备技术,本病已较少见。首次接种较再次接种的发生率明显为高,一般于接种后2~15天多见。急性起病,突然出现发热、剧烈头痛或脊神经...
- 出疹后脑脊髓炎
识模糊或昏迷进行性加深、烦躁不安、痫性发作、偏瘫或四肢瘫;CSF压力增高、细胞数增多,EEG弥漫慢活动,CT见大脑、脑干和小脑白质不规则低密度区。预防接种后脑脊髓炎:接中狂犬疫苗、牛痘、麻疹疫苗、乙脑疫苗后均可发生,其中以接种狂犬疫苗后的发生率最高。近来,由于改进了疫苗的制备技术,本病已较少见。首次接种较再次接种的发生率明显为高,一般于接种后2~15天多见。急性起病,突然出现发热、剧烈头痛或脊神经...
- ADE
识模糊或昏迷进行性加深、烦躁不安、痫性发作、偏瘫或四肢瘫;CSF压力增高、细胞数增多,EEG弥漫慢活动,CT见大脑、脑干和小脑白质不规则低密度区。预防接种后脑脊髓炎:接中狂犬疫苗、牛痘、麻疹疫苗、乙脑疫苗后均可发生,其中以接种狂犬疫苗后的发生率最高。近来,由于改进了疫苗的制备技术,本病已较少见。首次接种较再次接种的发生率明显为高,一般于接种后2~15天多见。急性起病,突然出现发热、剧烈头痛或脊神经...
- 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
吐、昏睡、痉挛等。重症者可周身高烧、抽痉不止、脑水肿、呼吸或循环衰竭而死亡。部分患者留有后遗症。消灭蚊子孳生地,并扑灭越冬蚊和新生成蚊是预防乙脑的关键。猪是乙脑病毒的主要中间宿主和传染源,在乙脑流行季节前,应对猪进行预防注射,可有效地降低乙脑发病率。人体接种疫苗可提高对乙脑病毒感染的抵抗力,对预防乙脑也有良好效果。乙脑目前尚无特效治疗方法。早期住院、中西医结合治疗,可以大大提高治愈率,减少后遗症。...
- 日本脑炎病毒
强的持久免疫力,迄今没有见到临床病例在痊愈后第二次感染发病的报道。且如上述,日本脑炎病毒的抗原变异不显著,尚未发现在免疫保护力方面明显不同的型或亚型,这就为流行性乙型脑炎的特异性预防提供了良好的基础。目前应用的乙脑疫苗有灭活疫苗和弱毒疫苗两种。灭活疫苗的制造方法简单,易于保存,而且安全,但因注射剂量较大,而且经常需要重复注射,国内目前应用的动物乙脑疫苗以弱毒疫苗为主,但人用乙脑疫苗主要是灭活疫苗。...
- 乙脑病毒
强的持久免疫力,迄今没有见到临床病例在痊愈后第二次感染发病的报道。且如上述,日本脑炎病毒的抗原变异不显著,尚未发现在免疫保护力方面明显不同的型或亚型,这就为流行性乙型脑炎的特异性预防提供了良好的基础。目前应用的乙脑疫苗有灭活疫苗和弱毒疫苗两种。灭活疫苗的制造方法简单,易于保存,而且安全,但因注射剂量较大,而且经常需要重复注射,国内目前应用的动物乙脑疫苗以弱毒疫苗为主,但人用乙脑疫苗主要是灭活疫苗。...
- JEV
强的持久免疫力,迄今没有见到临床病例在痊愈后第二次感染发病的报道。且如上述,日本脑炎病毒的抗原变异不显著,尚未发现在免疫保护力方面明显不同的型或亚型,这就为流行性乙型脑炎的特异性预防提供了良好的基础。目前应用的乙脑疫苗有灭活疫苗和弱毒疫苗两种。灭活疫苗的制造方法简单,易于保存,而且安全,但因注射剂量较大,而且经常需要重复注射,国内目前应用的动物乙脑疫苗以弱毒疫苗为主,但人用乙脑疫苗主要是灭活疫苗。...
- 血液传染病
有比较固定的关系,如乙脑、疟疾只能由蚊子传播。因为昆虫的地理分布与生活习性各异多数血液传染病的发生具有一定的地区性和季节性。血液传染病的病原体可广泛侵犯人体各个器官、系统,如乙脑病毒侵犯中枢神经系统,鼠疫可损害全身多个脏器。消灭媒介昆虫是预防血液传染病的主导措施和努力方向。其次,必须有效控制、隔离传染源,及时对易感人群进行预防接种(如乙脑疫苗)或药物预防,野外作业时应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以防虫咬。...
- 2010年扩大国家免疫规划项目管理方案
(财社〔2010〕44号)。1.常规接种。根据2009年中国统计年鉴人口统计资料,测算各省(区、市)实施扩大国家免疫规划所需常规接种疫苗和注射器的购置经费。西藏、青海、新疆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不安排乙脑疫苗购置经费。2.在脊灰减毒活疫苗、麻疹疫苗强化免疫,以及乙脑疫苗群体性接种地区,安排疫苗和注射器所需购置经费;对麻疹病例调查和实验室诊断给予经费补助。3.应急接种疫苗和注射器。根据近3年出血热、炭疽...
- 山东济南非法经营疫苗系列案件后续处置的技术指导意见
如受种者坚持要求补种,可根据甲肝疫苗接种史,用甲肝灭活疫苗补种两剂次。(六)冻干乙型脑炎灭活疫苗(乙脑灭活疫苗):乙脑灭活疫苗是对热较稳定的疫苗,不需要进行补种。如受种者坚持要求补种,可根据已接种乙脑疫苗剂次,补齐相应剂次乙脑灭活疫苗。(七)冻干人用狂犬病疫苗(狂犬病疫苗):涉案的狂犬病疫苗是冻干制剂,对热较稳定,一般不需要进行补种。涉案狂犬病疫苗受种者如果被健康动物(犬、猫和雪貂等在伤人10日后...
- 流行性乙型脑炎
于黄病毒属;猪是病毒的主要传染源,夏季新生仔猪被蚊虫叮咬后感染,产生病毒血症,其后再通过蚊虫叮咬感染人体。乙脑主要流行在亚洲国家,我国夏季为发病高峰,10岁以下儿童发病率最高,但近年来由于广泛接种乙脑疫苗,成人发病率反而有所增加。临床上急起发病,有高热、意识障碍、惊厥、强直性痉挛和脑膜刺激征等,重型患者病后往往留有后遗症。乙脑病情多较重,为避免危及患者生命安全以及减少后遗症发生,基层医疗机构自诊断...
- 老年人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
害为主的征象;血清及脑脊液检查出相应病毒的特异抗体有助于鉴别。乙型脑炎病情重,进展快,常以突发高热而起病,迅速出现意识障碍、惊厥、抽搐等脑实质损害表现;而且发病集中在夏秋季多蚊季节,患者未接种乙脑疫疫苗,均可帮助诊断。化脓性脑膜脑炎:化脓性脑膜脑炎以伴有严重的全身感染中毒症状为特点,外周血白细胞明显增高,脑脊液呈化脓性改变,细菌涂片或培养阳性。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此病已日益受到重视,见于急性发疹性...
- 老年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
害为主的征象;血清及脑脊液检查出相应病毒的特异抗体有助于鉴别。乙型脑炎病情重,进展快,常以突发高热而起病,迅速出现意识障碍、惊厥、抽搐等脑实质损害表现;而且发病集中在夏秋季多蚊季节,患者未接种乙脑疫疫苗,均可帮助诊断。化脓性脑膜脑炎:化脓性脑膜脑炎以伴有严重的全身感染中毒症状为特点,外周血白细胞明显增高,脑脊液呈化脓性改变,细菌涂片或培养阳性。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此病已日益受到重视,见于急性发疹性...
- 老年人单纯性疱疹脑炎
害为主的征象;血清及脑脊液检查出相应病毒的特异抗体有助于鉴别。乙型脑炎病情重,进展快,常以突发高热而起病,迅速出现意识障碍、惊厥、抽搐等脑实质损害表现;而且发病集中在夏秋季多蚊季节,患者未接种乙脑疫疫苗,均可帮助诊断。化脓性脑膜脑炎:化脓性脑膜脑炎以伴有严重的全身感染中毒症状为特点,外周血白细胞明显增高,脑脊液呈化脓性改变,细菌涂片或培养阳性。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此病已日益受到重视,见于急性发疹性...
- 老年人疱疹脑炎
害为主的征象;血清及脑脊液检查出相应病毒的特异抗体有助于鉴别。乙型脑炎病情重,进展快,常以突发高热而起病,迅速出现意识障碍、惊厥、抽搐等脑实质损害表现;而且发病集中在夏秋季多蚊季节,患者未接种乙脑疫疫苗,均可帮助诊断。化脓性脑膜脑炎:化脓性脑膜脑炎以伴有严重的全身感染中毒症状为特点,外周血白细胞明显增高,脑脊液呈化脓性改变,细菌涂片或培养阳性。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此病已日益受到重视,见于急性发疹性...
- 老年人疱疹性脑炎
害为主的征象;血清及脑脊液检查出相应病毒的特异抗体有助于鉴别。乙型脑炎病情重,进展快,常以突发高热而起病,迅速出现意识障碍、惊厥、抽搐等脑实质损害表现;而且发病集中在夏秋季多蚊季节,患者未接种乙脑疫疫苗,均可帮助诊断。化脓性脑膜脑炎:化脓性脑膜脑炎以伴有严重的全身感染中毒症状为特点,外周血白细胞明显增高,脑脊液呈化脓性改变,细菌涂片或培养阳性。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此病已日益受到重视,见于急性发疹性...
- 病毒性脑炎
护理。出院标准及随防:症状消失,血象及脑脊液检查正常,可以出院。出院后1周及1~2个月后门诊复诊查神经系统体征、血常规,必要时查脑脊液。特别提示:1、注意锻炼身体,加强营养,以增强肌体抵抗力;2、按要求接种针对各种病毒的疫苗(麻疹、流行性腮腺炎、风疹、乙脑疫苗等),这是预防的根本途径;3、夏季注意防蚊灭蚊;4、发现孩子出现高烧不退或伴有呕吐、抽搐等症状时,家长要及时送其就医,以尽量减少后遗症发生。...
- 冻干流行性乙型脑炎活疫苗
后分别做血吸附试验(方法同1.3.8项)。细胞无病变并血吸附试验阴性为合格。1.4生产毒种批保存液体生产毒种批于-60℃保存不超过6个月可用于生产;冻干生产毒种批于-20℃以下保存2年内可用于生产。疫苗制造2.1细胞制备2.1.1地鼠选用10~14日龄健康地鼠,解剖取肾。如发现肾脏异常或有乳糜状腹水,应废弃。2.1.2疫苗生产过程中不得使用青毒素或其他β内酰胺类抗生素。2.1.3细胞消化及培养解剖...
- 预防接种日
髓灰质炎区的要求,2002年进一步将乙型肝炎疫苗纳入儿童计划免疫,全国计划免疫工作取得较大进展。我国目前已经将脊髓灰质炎疫苗、白百破联合疫苗、麻疹疫苗、卡介苗、乙肝疫苗纳入国家免疫规划,部分省还将乙脑疫苗、流脑疫苗纳入了免疫规划。按照国家免疫程序,所有儿童都必须全程接种纳入国家免疫规划的所有疫苗。国务院颁布的《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已于2006年6月1日起实施。条例要求“...
- 全国儿童预防接种宣传日
髓灰质炎区的要求,2002年进一步将乙型肝炎疫苗纳入儿童计划免疫,全国计划免疫工作取得较大进展。我国目前已经将脊髓灰质炎疫苗、白百破联合疫苗、麻疹疫苗、卡介苗、乙肝疫苗纳入国家免疫规划,部分省还将乙脑疫苗、流脑疫苗纳入了免疫规划。按照国家免疫程序,所有儿童都必须全程接种纳入国家免疫规划的所有疫苗。国务院颁布的《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已于2006年6月1日起实施。条例要求“...
- 全国儿童预防接种日
髓灰质炎区的要求,2002年进一步将乙型肝炎疫苗纳入儿童计划免疫,全国计划免疫工作取得较大进展。我国目前已经将脊髓灰质炎疫苗、白百破联合疫苗、麻疹疫苗、卡介苗、乙肝疫苗纳入国家免疫规划,部分省还将乙脑疫苗、流脑疫苗纳入了免疫规划。按照国家免疫程序,所有儿童都必须全程接种纳入国家免疫规划的所有疫苗。国务院颁布的《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已于2006年6月1日起实施。条例要求“...
- 全国预防接种宣传日
髓灰质炎区的要求,2002年进一步将乙型肝炎疫苗纳入儿童计划免疫,全国计划免疫工作取得较大进展。我国目前已经将脊髓灰质炎疫苗、白百破联合疫苗、麻疹疫苗、卡介苗、乙肝疫苗纳入国家免疫规划,部分省还将乙脑疫苗、流脑疫苗纳入了免疫规划。按照国家免疫程序,所有儿童都必须全程接种纳入国家免疫规划的所有疫苗。国务院颁布的《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已于2006年6月1日起实施。条例要求“...
- 单纯性疱疹脑炎
害为主的征象;血清及脑脊液检查出相应病毒的特异抗体有助于鉴别。乙型脑炎病情重,进展快,常以突发高热而起病,迅速出现意识障碍、惊厥、抽搐等脑实质损害表现;而且发病集中在夏秋季多蚊季节,患者未接种乙脑疫疫苗,均可帮助诊断。带状疱疹病毒性脑炎:本病少见。主要侵犯和潜伏在脊神经后根神经节的神经细胞或脑细胞的感觉神经节的神经细胞内,极少侵及中枢神经系统。临床表现为意识模糊、共济失调,局灶性脑损害的症状和体征...
- 单纯疱疹病毒脑炎
害为主的征象;血清及脑脊液检查出相应病毒的特异抗体有助于鉴别。乙型脑炎病情重,进展快,常以突发高热而起病,迅速出现意识障碍、惊厥、抽搐等脑实质损害表现;而且发病集中在夏秋季多蚊季节,患者未接种乙脑疫疫苗,均可帮助诊断。带状疱疹病毒性脑炎:本病少见。主要侵犯和潜伏在脊神经后根神经节的神经细胞或脑细胞的感觉神经节的神经细胞内,极少侵及中枢神经系统。临床表现为意识模糊、共济失调,局灶性脑损害的症状和体征...
- 疱疹性脑炎
害为主的征象;血清及脑脊液检查出相应病毒的特异抗体有助于鉴别。乙型脑炎病情重,进展快,常以突发高热而起病,迅速出现意识障碍、惊厥、抽搐等脑实质损害表现;而且发病集中在夏秋季多蚊季节,患者未接种乙脑疫疫苗,均可帮助诊断。带状疱疹病毒性脑炎:本病少见。主要侵犯和潜伏在脊神经后根神经节的神经细胞或脑细胞的感觉神经节的神经细胞内,极少侵及中枢神经系统。临床表现为意识模糊、共济失调,局灶性脑损害的症状和体征...
- 单纯疱疹性脑炎
害为主的征象;血清及脑脊液检查出相应病毒的特异抗体有助于鉴别。乙型脑炎病情重,进展快,常以突发高热而起病,迅速出现意识障碍、惊厥、抽搐等脑实质损害表现;而且发病集中在夏秋季多蚊季节,患者未接种乙脑疫疫苗,均可帮助诊断。带状疱疹病毒性脑炎:本病少见。主要侵犯和潜伏在脊神经后根神经节的神经细胞或脑细胞的感觉神经节的神经细胞内,极少侵及中枢神经系统。临床表现为意识模糊、共济失调,局灶性脑损害的症状和体征...
- 单纯疱疹脑炎
害为主的征象;血清及脑脊液检查出相应病毒的特异抗体有助于鉴别。乙型脑炎病情重,进展快,常以突发高热而起病,迅速出现意识障碍、惊厥、抽搐等脑实质损害表现;而且发病集中在夏秋季多蚊季节,患者未接种乙脑疫疫苗,均可帮助诊断。带状疱疹病毒性脑炎:本病少见。主要侵犯和潜伏在脊神经后根神经节的神经细胞或脑细胞的感觉神经节的神经细胞内,极少侵及中枢神经系统。临床表现为意识模糊、共济失调,局灶性脑损害的症状和体征...
- 流行性乙型脑炎灭活疫苗
合规定。类别生物制品。剂量临用前加入亚硫酸氢钠溶液适量中和甲醛,在上臂外侧三角肌附着处皮下注射,用量照说明书的规定。贮藏在2~8℃的暗处保存。流行性乙型脑炎灭活疫苗制造及检定规程流行性乙型脑炎(下称乙脑)灭活疫苗是将乙脑病毒接种于地鼠肾细胞,培育后收获病毒液,加入甲醛溶液将病毒杀死后制成。用于预防乙脑。毒种1.1毒种来源P3株病毒,每3~5年应用新分离的乙脑流行株病毒检查P3株的保护力,以了解该毒...
- 加利福尼亚脑炎
质,也可侵犯小脑和脊髓。加利福尼亚脑炎需要与西方马脑炎、单纯疱疹性脑性脑性脑炎、乙脑等鉴别。加利福尼亚脑炎无特效疗法,主要是支持、对症治疗。严重脑炎者,抢救与乙脑相同。防蚊、灭蚊为主要预防措施。现无疫苗应用。疾病名称:加利福尼亚脑炎英文名称:Californiaencephalitis分类:感染内科病毒性感染病毒性脑炎ICD号:A83.5流行病学:小哺乳动物如兔和松鼠,带病毒,伊蚊叮咬传播,人群普...
- 预防接种服务规范
苗6周岁1上臂三角肌肌内注射0.5ml麻风疫苗(麻疹疫苗)8月龄1上臂外侧三角肌下缘附着处皮下注射0.5ml麻腮风疫苗(麻腮疫苗、麻疹疫苗)18~24月龄1上臂外侧三角肌下缘附着处皮下注射0.5ml乙脑(减毒)8月龄,2周岁2上臂外侧三角肌下缘附着处皮下注射0.5ml流脑A6~18月龄2上臂外侧三角肌附着处皮下注射30μg/0.5ml第1、2剂次间隔3个月流脑A+C3周岁,6周岁2上臂外侧三角肌附...
- 冻干乙型脑炎灭活疫苗(Vero细胞)
(VeroXibao)英文名:JapaneseEncephalitisVaccine(VeroCell),Inactivated,Freeze-dried定义、组成及用途:本品系用乙型脑炎(以下简称乙脑)病毒接种子Vero细胞,经培养、收获、灭活病毒、浓缩、纯化后,加入适宜稳定剂冻干制成。用于预防乙型脑炎。1基本要求:生产和检定用设施、原材料及辅料、水、器具、动物等应符合“凡例”的有关要求。2制造...
- 森林脑炎
高则有诊断意义。死亡病例可取脑组织分离病毒,作小鼠脑内接种,或用Vero细胞、BHK-21细胞培养分离病毒。预防:本病有严格的地区性凡进入疫区的林业工作人员,须采取以下措施。1.接种森林脑炎组织培养疫苗,第一次肌注2.0ml,7~10天后再肌注3.0ml,可获得良好的免疫效果。2.搞好工作场所周围的环境卫生,加强防鼠、灭鼠、灭蜱工作。3.进入林区工作时,应做好个人防护,穿用五紧防护服,将袖口、领口...
- 流行性乙型脑炎检测
和抗体试验:中和指数急性期为阴性,恢复期阳性,若无疫苗接种等情况即有诊断价值;如双份血清均为阳性,但无明显增长(相差<1.7对数)者无意义;如相差>1.7对数,则可能为再感染或为同组病毒的交叉反应。乙脑IgM抗体:P/N≥2.1为阳性。该辅特异性和敏感性均较高,对早期诊断有一定意义。化验取材:血液化验方法:病毒性传染病免疫学检测化验类别一:传染病免疫学检查化验类别二:病毒性传染病免疫学检测参考资料...
- 乙型脑炎减毒活疫苗
4-14-2减毒株或其他经批准的减毒株。2.2.2种子批的建立:应符合“生物制品生产检定用菌毒种管理规程”规定。原始种子批传代应不超过第6代,主种子批应不超过第8代,工作种子批应不超过第9代,生产的疫苗应不超过第10代。2.2.3种子批毒种的检定:主种子批应进行以下全面检定,工作种子批应至少进行2.2.3.1~2.2.3.4项捡定。2.2.3.1鉴别试验:将毒种做10倍系列稀释,取适宜稀释度分别与...
- 裂谷热诊断和治疗方案
。八、预后:该病为自限性疾病,大部分病例可自愈,不到5%的病人发展为视网膜炎、出血综合征、脑膜脑炎。病死率约为1%。九、预防:裂谷热的预防主要采取以下措施。(一)控制传染源。:家畜的预防接种:有灭活疫苗和减毒活疫苗两种,应在动物疫情发生前接种。(二)切断传播途径。:1.避免与患病动物组织、体液等接触,不食用未煮熟的肉、奶等;2.灭蚊防蚊。(三)保护易感人群。:目前尚无可供使用的人用疫苗。防护措施主...
- 东方马型脑炎
期而恢复。预后:东方马型脑炎在美洲为最严重脑炎,死率约50%,幼儿预后差,老年人死亡率高。常留有后遗症。东方马型脑炎的预防:1.防蚊和灭蚊是预防本病重要环节。2.预防接种目前使用单价(东方马型脑炎)疫苗、双价(东马加西马)疫苗和三价(东马、西马和委内瑞拉马脑炎)疫苗,对马等家畜有较好的保护作用。目前人群疫苗接种,尚处在实验阶段。使用恢复期血清,对人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和治疗作用。相关药品:氧、胆酸、...
- 东方马脑炎
期而恢复。预后:东方马型脑炎在美洲为最严重脑炎,死率约50%,幼儿预后差,老年人死亡率高。常留有后遗症。东方马型脑炎的预防:1.防蚊和灭蚊是预防本病重要环节。2.预防接种目前使用单价(东方马型脑炎)疫苗、双价(东马加西马)疫苗和三价(东马、西马和委内瑞拉马脑炎)疫苗,对马等家畜有较好的保护作用。目前人群疫苗接种,尚处在实验阶段。使用恢复期血清,对人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和治疗作用。相关药品:氧、胆酸、...
- 东部马脑炎
期而恢复。预后:东方马型脑炎在美洲为最严重脑炎,死率约50%,幼儿预后差,老年人死亡率高。常留有后遗症。东方马型脑炎的预防:1.防蚊和灭蚊是预防本病重要环节。2.预防接种目前使用单价(东方马型脑炎)疫苗、双价(东马加西马)疫苗和三价(东马、西马和委内瑞拉马脑炎)疫苗,对马等家畜有较好的保护作用。目前人群疫苗接种,尚处在实验阶段。使用恢复期血清,对人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和治疗作用。相关药品:氧、胆酸、...
- 寨卡病毒病诊疗方案(2016年第1版)
4次。伴有关节痛患者可使用布洛芬,成人用法为200-400mg/次,4-6小时1次,儿童5-10mg/kg/次,每日3次。伴有结膜炎时可使用重组人干扰素α滴眼液,1-2滴/次,每日4次。患者发病第一周内,应当实施有效的防蚊隔离措施。对感染寨卡病毒的孕妇,建议每3-4周监测胎儿生长发育情况。七、预防:目前尚无疫苗进行预防,最佳预防方式是防止蚊虫叮咬。建议准备妊娠及妊娠期女性谨慎前往寨卡病毒流行地区。...
- 急性病毒性脑炎
白含量及白细胞轻度升高。④脑电图异常,多为弥散性慢波,伴灶性异常和(或)癎性放电。⑤排除癔病、精神病、脑瘤、流行性乙型脑炎、细菌性或真菌性脑膜炎、脑血管病,以及感染中毒性脑病(痢疾、肺炎等)、代谢性脑病(肝病、尿毒症、低血糖)、胶原血管炎脑病等。⑥血清及脑脊液免疫学检查证实病毒感染。⑦脑组织活检。特别提示:可皮下注射森林脑炎鼠脑疫苗,应在流行季节前1-11/2月开始接种,可降低发病率或减轻症状。...
- 寨卡病毒病
3次。伴有结膜炎时可使用重组人干扰素α滴眼液,1-2滴/次,每日4次。患者发病第一周内,应当实施有效的防蚊隔离措施。对感染寨卡病毒的孕妇,建议每3-4周监测胎儿生长发育情况。预防:寨卡病毒病目前尚无疫苗进行预防,最佳预防方式是防止蚊虫叮咬。建议准备妊娠及妊娠期女性谨慎前往寨卡病毒流行地区。媒介监测与控制:有寨卡病毒病传播媒介分布地区,需做好媒介监测与控制工作。日常监测与控制: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负...
- 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绩效评估标准(2012年版)
区6周岁以下儿童常规免疫全程接种人数备注:11种常规疫苗的接种率均需要计算,具体为:乙肝疫苗3剂次、卡介苗1剂次、脊灰疫苗4剂次、百白破疫苗4剂次、白破疫苗1剂次、麻风疫苗1剂次、麻腮风疫苗1剂次、乙脑减毒活疫苗2剂次、A群流脑疫苗2剂次、A+C群流脑疫苗2剂次、甲肝减毒活疫苗1剂次。①辖区应接种某种疫苗常住儿童数:指考核年度,辖区本地户籍和外地常住人口中达到免疫程序规定应接受某种疫苗某剂次接种的...
- >>点此搜索更多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