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注解
疫痢为病名[1]。指痢疾之由于天行疫毒所致的痢疾[1]。具有强烈的传染性[1]。《痢证汇参》卷四:“疫痢之证,运气所致。或流衍之纪,雨湿连绵;或二火司令,赫曦用事,湿热大作;或燥金行令,燥火时行,三者皆成疫痢。此所谓之天行疫痢也。”《症因脉治》卷四:“长幼相似,沿门合境,一齐发作,下痢脓血,或下纯血,或下黄水,或下紫血水,身热头痛,胸满不食,此疫痢之症也。”治宜清热解毒为主[1]。初起可兼表散,可用羌独柴葛之类[1]。待表邪已散,然后分辨湿火燥火施治[1]。湿热脉洪,香连丸、六一散;满闷不舒,香连平胃散;燥火脉数,当归银花汤,调六一散,送下当归大黄丸[1]。参见痢疾、疫毒痢条。
4 关于痢疾
痢疾(dysentery[2][3])为病名[4]。见《严氏济生方》。《内经》作“肠澼”,《伤寒论》称“下利”、“热利”,《肘后备急方》称“下痢”,《诸病源候论》称为痢病,《备急千金要方》称作“滞下”,后世多称痢疾[4]。痢疾以腹痛,里急后重,下痢赤白脓血为主证[5]。发病骤急,可伴有恶寒发热;慢性痢疾则反复发作,迁延不愈[6]。多发于夏秋季节[7]。痢疾的治疗宜分辨虚实[4]。实证用清热化湿,凉血解毒,消积导滞等法[4]。虚证用补中益气,温阳固涩等法[4]。邪盛正虚者,宜扶正与祛邪法[4]。亦可兼用行血调气,前人有“行血则便脓自愈,调气则后重自除”之说[4]。
针灸治疗痢疾效果较好,不但能迅速控制症状,而且能消灭痢疾的病原体[6]。但中毒性痢疾,病情险恶,需采取综合治疗措施[6]。
痢疾发病期间,应控制饮食或禁食,并实行床边隔离。平素应注意饮食卫生,以防传染[6]。
本病常见于细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溃疡性结肠炎、过敏性结肠炎、食物中毒及肠吸收功能障碍性疾病[4]。
详见痢疾条。
5 关于疫毒痢
疫毒痢(fulminant dysentery[2][3])为病名[1]。是指以发病急骤,高热,烦躁口渴,腹痛剧烈,大便脓血,甚或神昏抽搐,肢厥为主要表现的重度痢疾[2][3]。多由疫毒流行,互相染易,壅滞肠道,燔灼气血所致[1]。疫毒痢为痢疾中病情急重且具较强传染性的一类[1][8]。见宋《史载之指南方》。疫毒痢亦称“疫痢”、“时疫痢”[1]。本病类似中毒性痢疾,及痢疾伴有严重脱水,电解质紊乱的重症患者,宜中西医结合进行抢救[1]。
详见疫毒痢条。
6 参考资料
- ^ [1]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304.
- ^ [2]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10)[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
- ^ [3]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 中医药学名词(2004)[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 ^ [4]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763.
- ^ [5] 张伯臾主编.中医内科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156-161.
- ^ [6] 石学敏主编. 针灸治疗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67-69.
- ^ [7]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683.
- ^ [8]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537.
治疗疫痢的穴位
- 巨虚上廉
,脐腹疼痛,胃肠炎,急性肠炎,急性单纯性阑尾炎,痢疾,急性细菌性痢疾,饮食不化,胃脘痛,食欲不振,...
- 巨灵上廉
,脐腹疼痛,胃肠炎,急性肠炎,急性单纯性阑尾炎,痢疾,急性细菌性痢疾,饮食不化,胃脘痛,食欲不振,...
- 足上廉
,脐腹疼痛,胃肠炎,急性肠炎,急性单纯性阑尾炎,痢疾,急性细菌性痢疾,饮食不化,胃脘痛,食欲不振,...
- 上林
,脐腹疼痛,胃肠炎,急性肠炎,急性单纯性阑尾炎,痢疾,急性细菌性痢疾,饮食不化,胃脘痛,食欲不振,...
- 上巨虚
,脐腹疼痛,胃肠炎,急性肠炎,急性单纯性阑尾炎,痢疾,急性细菌性痢疾,饮食不化,胃脘痛,食欲不振,...
- 更多治疗疫痢的穴位
治疗疫痢的方剂
- 当归银花汤
金银花。当归、银花、生地、生甘草。功能主治:主治疫痢,尺脉数者。功在凉血润燥。主燥热痢,燥火伤血,下...
- 解疫汤
āng处方:苍术1两,防风1钱,白术1钱,白芍1钱,羌活1钱。功能主治:疫痢。摘录:《嵩崖尊生》卷九...
- 香连平胃散
平胃散组成:川黄连、木香、熟苍术、厚朴、陈皮、甘草。主治:疫痢湿热,满闷不舒者,食积发热,腹痛作泻。...
- 双炭饮
。用法用量:水煎服。功能主治:功能清热解毒,化湿消滞。治噤口疫痢,腹痛下利脓血,口渴烦躁,噤口呕吐。...
- 舶上硫黄丸
桐子大。功能主治:固大肠,复真气。主疫毒痢,病势已减,所下之痢,止余些少,忽青粪,忽如鸭粪,忽如茶...
- 更多治疗疫痢的方剂
治疗疫痢的中成药
- 二十九味羌活散
:清热消炎,镇痛杀疠。用于瘟疠疾病,痢疾,白喉,疫黄,痘疹,炭疽等。用法与用量:一次1.6g,一日...
- 乌梅丸
免疫均有促进作用,附子注射液可明显促进SRBC免疫所致脾脏抗体形成细胞数及血清抗体形成;并可提高补...
- 肿节风
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活血止痛、祛风通络、调节免疫等作用。肿节风体外试验表明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志贺...
- 紫金锭
黄及磷灰石,这些常量及微量元素对神经、内分泌、免疫等各系统都具有不同的调控功能。对肿瘤的影响:君药...
- 木香槟榔丸
莪术通过免疫系统使宿主特异性免疫功能增强而获得免疫保护效益,莪术油能改变或增强瘤细胞的免疫原性,从...
- 更多治疗疫痢的中成药
疫痢相关药物
- 硫酸庆大霉素咀嚼片
学】本品口服后吸收很少,在肠道中能达高浓度。但在痢疾急性期或肠道广泛炎性病变或溃疡性病变时,口服吸...
- 硫酸庆大霉素颗粒
少,在胃肠道中达高浓度,主要以原形随粪便排出。在痢疾急性期或肠道广泛炎性病变或溃疡性病变时,口服吸...
- 硫酸庆大霉素片
学】本品口服后很少吸收,在肠道中能达高浓度。但在痢疾急性期或肠道广泛炎性病变或溃疡性病变时,本品的...
- 硫酸庆大霉素片
学】本品口服后很少吸收,在肠道中能达高浓度。但在痢疾急性期或肠道广泛炎性病变或溃疡性病变时,本品的...
- 硫酸庆大霉素缓释片
道中的浓度较稳定而持久,主要以原形随粪便排出。在痢疾急性期或肠道广泛炎性病变或溃疡性病变时,口服吸...
- 更多疫痢相关药物
古籍中的疫痢
- 《医述》:[卷九·杂证汇参]痢
寒痢、热痢、湿痢、气痢、虚痢、滑痢、积痢、久痢、疫痢、虫疰痢、五色痢。(《东医宝鉴》)按∶滞下之证,...
- 《症因脉治》:[卷四痢疾论]外感痢疾
(有外感无内伤)【疫痢之症】长幼相似,沿门合境,一齐发作,下痢脓血,或下纯血,或下黄水,或下紫血水,...
- 《症因脉治》:[卷四痢疾论]内伤休息痢
兼见外邪,必当先散表邪。夫痢本于内伤,但夏秋时行疫痢,乃是疫毒致病。内伤者,一人自作之孽,疫症者,天...
- 《杂病广要》:[脏腑类]滞下
根、柴胡、黄连、黄芩之类。(《广笔记》)(按∶疫毒痢,杨子建《万全护命方》、《史载之方》、《妇人良...
- 《温疫论》:[下卷]疫痢兼证
下痢脓血,更加发热而渴,心腹痞满,呕而不食,此疫痢兼证,最为危急。夫疫者胃家事也,盖疫邪传胃十常八九...
- 更多古籍中的疫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