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基苯

目录

1 拼音

yǐ jī běn

2 英文参考

ethylbenzene

3 国标编号

32053

4 CAS号

100-41-4

5 中文名称

乙基苯

6 英文名称

ethylbenzene

7 别名

乙苯

8 分子式

C8H10;C6H5CH2CH3

9 外观与性状

无色液体,有芳香气味

10 分子量

10.16

11 蒸汽压

1.33/25.9℃

12 闪点

15℃

13 熔点

-94.9℃

14 沸点

1.36.2℃

15 溶解性

不溶于水,可混溶于乙醇、醚等多数有机溶剂

16 密度

相对密度(水=1)0.87;相对密度(空气=1)3.66

17 稳定性

稳定

18 危险性

易燃,与空气混合能成为爆炸性混合物;遇火种、高温、强氧化剂有引起燃烧爆炸危险。

18.1 爆炸极限

1.0%~6.7%,

18.2 引燃温度

432℃,

18.3 燃烧热

4569kJ/mol

18.4 危险标记

7(易燃液体)

19 主要用途

用于有机合成和用作溶剂

20 健康危害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

健康危害:本品对皮肤、粘膜有较强刺激性,高浓度有麻醉作用。

急性中毒:轻度中毒有头晕、头痛、恶心、呕吐、步态蹒跚、轻度意识障碍及眼和上呼吸道刺激症状。重者发生昏迷、抽搐、血压下降及呼吸循环衰竭。可有肝损害。直接吸入本品液体可致化学性肺炎和肺水肿。

慢性中毒:眼及上呼吸道刺激症状、神经衰弱综合征。皮肤出现粘糙、皲裂、脱皮。

21 毒理学资料及环境行为

毒性:属低毒类。

急性毒性:LD503500mg/kg(大鼠经口);17800mg/kg(兔经皮)

亚急性和慢性毒性:动物慢性毒性表现为肝肾及睾丸轻度损害。

致突变性:姊妹染色单体交换:人淋巴细胞10mmol/L。哺乳动物体细胞突变:小鼠淋巴细胞80mg/L。

生殖毒性:大鼠吸入最低中毒浓度(TCL0):985ppm(7小时,孕1~19天),致胚胎毒性(如胚胎发育迟缓)。家兔吸入最低中毒浓度(TCL0):99ppm(7小时,孕1~18天),影响每窝胎数。

吸入人体内的乙苯,约有40%~60%未经转化即由呼气排出体外,经肾排出的不到2%,约40%在体内被氧化,首先转化为苯乙醇,第二步转化为酚(主要是对乙基苯酚,小量邻乙基苯酚)。所形成的乙基苯酚与硫酸根和葡萄糖醛酸结合后排出体外,小部分乙苯直接与谷胱甘肽结合生成苯基硫醚氨酸亦由尿排出,另一小部分被积蓄在体内含脂肪较多的组织内,以缓慢的速度同样转化为上述代谢物而排出。所以一次性吸入或接触乙苯后,大部分代谢物在2小时内被排出,少部分代谢物约在48小时后排出,反复多次吸入时,则随立脚点蓄积量的增加,排出的时间也就更长。

污染来源:乙苯主要用于生产苯乙烯,并广泛用作化工原料和溶剂,使用乙苯的工厂是环境中乙苯的主要污染源。贮运过程中发生的翻车、容器破裂等意外事故,也会造成严重的乙苯污染。

残留与蓄积:乙苯可以通过呼吸道被人体吸入,皮肤可吸收少量,经肠胃道虽可完成完全吸收,但实际意义不大。上面已经说过,乙苯50%以上仍由肺呼出,其余可通过体内各组织系统被氧化后以代谢物的形式排出体外,在体内残留和蓄积较少,时间也不长,一般情况吓一次性接触在两天左右几乎被全部排出体外。由于乙苯易溶于脂肪,而血液中脂肪会计师不高,所以高浓度乙苯进入血液后,极易接近或达到平衡状态。乙苯在人体组织内的分布情况是:若以血液中含量为1,则骨髓为18,腹腔脂肪中为10,心脏为15,脑组织内2.5,红细胞中的乙苯浓度比血浆中的含量大2倍。由于乙苯在水溶液中挥发趋势大,废水的乙苯很快挥发到大气中,因此在水体中残留也较少,在空气中的乙苯也会光解,故而生物富集量不多。

迁移转化:乙苯通过石油精炼、煤焦油蒸馏等方法制得,主要用来脱氢制造苯乙烯,也是一种良好的溶剂,在化工生产中应用较为广泛。乙苯主要通过工业废水和废气进入环境,在地表水体中的乙苯主要迁移过程是挥发和在空气中的光解。也有可能包括生物降解和化学降解和迁移转化过程。由于乙苯在水溶液中挥发趋势大,废水中的乙苯很快挥发至大气中。在水体中的残留也很少。乙苯是一种易燃易爆有机物,与空气混合形成爆炸性混和物。由于其蒸气比空气重,可沿地面扩散到相当距离外的火源点燃,并将火焰引回来。乙苯毒性较低,但对皮肤、眼睛和呼吸道的刺激作用比甲苯强。吸入、食入或经皮肤吸收可引起中毒,出现头痛、咳嗽、呼吸困难,神志不清、腹痛、视力模糊、肌肉抽搐或肢体痉挛等症状,很快昏迷不醒,甚至死亡。大量乙苯泄漏进入水中时,由于比水轻,漂浮在水面。可造成鱼类和水生生物死亡,被污染水体散发出异味。

危险特性: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或与氧化剂接触,有引起燃烧爆炸的危险。与氧化剂接触会猛烈反应。流速过快,容易产生和积聚静电。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明火会引着回燃。

燃烧(分解)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22 现场应急监测方法

便携式气相色谱法;直接进水样气相色谱法

气体检测管法《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监测与处理处置技术》万本太主编

气体速测管(北京劳保所产品、德国德尔格公司产品)

23 实验室监测方法

气相色谱法(GB11890-89,水质)

气相色谱法《固体废弃物试验与分析评价手册》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等译

色谱/质谱法  美国EPA524.2方法

24 环境标准

中国(TJ36-79)车间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50mg/m3
前苏联(1977)大气质量标准0.02mg/m3
中国(待颁布)饮用水源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0.3mg/L
中国(GHZB1-1999)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I、II、III类水域)0.01mg/L
中国(GB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一级:0.4mg/L

二级:0.6mg/L

三级:1.0mg/L

饮水中的嗅觉阈浓度0.1~0.14mg/L

25 泄漏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迅速用砂土、泥块阻断洒在地上的乙苯向四周扩散。筑坝切断被污染的水体的流动,或用围栏限制水面乙苯的蔓延。配戴防毒面具、手套,将漏液收集在适当容器内封存,并用砂土或其它惰性材料吸附玩世不恭液,转移到安全地带。当乙苯洒到土壤中时,立即将被污染土壤收集起来,转移到安全地带。对污染地带加强通风,蒸发残液,排除乙苯蒸气。

26 防护措施

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浓度超标时,应该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罩(半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应该佩戴空气呼吸器或氧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穿防毒渗透工作服。

手防护:戴乳胶手套。

其它: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毕,淋浴更衣。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27 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灭火方法: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灭火剂: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用水灭火无效。

大家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用户收藏: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