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概述
易寒易热(vulnerable to manifestation of heat and cold[1])为小儿病理特点之一[2]。是指小儿阴精阳气均未充实,在发病过程中,易呈阳气虚弱而表现为寒证,又易因阴伤阳亢而表现为热证的病理特点[1]。
4 病因病机
小儿肺娇胃弱,最易从口鼻感受病邪而患时行热病[2]。故清·叶天士《幼科要略》提出“六气之邪,皆从火化;饮食停留,郁蒸化热;惊恐内迫,五志动极皆阳”之说,以论证小儿“所患热病最多”[2]。
由于小儿具有“稚阴未长”的生理特点,因而病理上容易出现阴伤阳亢的证候;但是,小儿又具有“稚阳未充”的生理特点,身体的调节,适应功能也较脆弱[2]。故易亢奋,也易衰竭,临床表现就有易寒易热的变化[2]。
5 参考资料
治疗易寒易热的穴位
- 足阳明胃经
心跳动快速、发狂、腹胀鸣叫、温邪犯肺、感冒、发热寒、流清鼻涕、流鼻血、口歪、唇生疮、颈肿喉痛、易饥...
- 支正
神经性头痛,热病,目眩,好笑善忘,易惊,惊恐悲愁,精神病,消渴,寒热,颔肿,神经衰弱,癫狂,肩臂肘挛...
- 热府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风门二穴,一名热府……伤寒颈项强,目瞑多嚏,鼻鼽出清涕。《针灸聚英》:风劳...
- 鱼际
不下,呕吐,胸背痛,小儿疳积,小儿营养不良,善悲易恐,精神失常,心律失常等。出处:《黄帝内经灵枢·...
- 风门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风门二穴,一名热府……伤寒颈项强,目瞑多嚏,鼻鼽出清涕。《针灸聚英》:风劳...
- 更多治疗易寒易热的穴位
治疗易寒易热的方剂
- 导赤散
4药合用,共成清热利水养阴之剂。小儿稚阴稚阳,易寒易热,易虚易实,病变快速,治实证当防其虚,治虚证应...
- 易黄汤
药。白果收涩止带,兼除湿热,为臣药。用少量黄柏苦寒人肾,清热燥湿;车前子甘寒,清热利湿,均为佐药。...
- 竹叶石膏汤
水液丢失、进食减少便可出现脱水、电解质紊乱,特别易出现高渗症状;暴发型流脑进入DIC、多器官衰竭期...
- 十味养胃汤
钱,水1盏半,加生姜7片,乌梅1个,煎至6分,去滓热服。附注:方中茯苓、人参、草果、附子用量原缺。...
- 通变大柴胡汤
治伤寒,以防风易薄荷。临床应用:伤寒一人,年20余,伤寒6-7日,头疼恶寒,心中发热,咳吐粘涎,至...
- 更多治疗易寒易热的方剂
治疗易寒易热的中成药
- 保和丸
大肠杆菌、铜绿假单胞杆菌、炭疽杆菌、白喉杆菌、伤寒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均有抗菌作用;山楂榨取原汁对...
- 大补阴丸
功,使肾阴充足则相火自退;黄柏、知母清热泻火,苦寒坚阴,使火去则不伤阴,且知母又可清热保肺,为肺肾...
- 细辛脑
脑不宜与中药藜芦同用专家点评:细辛作用较剧,过量易发汗,或引起中毒,单用有效,多入复方中用。细辛脑...
- 丁桂温胃散
孕妇忌服。不良反应:注意事项:1.忌食生冷油腻不易消化食物。2.不适用于脾胃阴虚,主要表现为口干、...
- 参茸酒
血亏损、腰酸腿痛、手足寒冷、梦遗精、妇女血亏、血寒、带下淋漓、四肢无力、行步艰难。用法与用量:口服...
- 更多治疗易寒易热的中成药
易寒易热相关药物
- 小儿牛黄清肺片
油腻食物。2.婴幼儿应在医师指导下应用。3.脾虚易腹泻者慎服。4.风寒袭肺咳嗽不适用,症见发热恶寒...
- 小儿牛黄清肺散
、油腻食物。2.婴儿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3.脾虚易腹泻者慎服。4.风寒袭肺咳嗽不适用,症见发热恶寒...
- 银贝止咳颗粒
油腻食物。2.婴幼儿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3.脾虚易腹泻者慎服。4.风寒袭肺咳嗽不适用,症见发热恶寒...
- 小儿咳嗽宁糖浆
、油腻食物。2.婴儿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3.脾虚易腹泻者慎服。4.风寒袭肺咳嗽不适用,症见发热恶寒...
- 丁蔻理中丸
;感冒发热者忌服。【注意事项】1.忌食生冷油腻不易消化食物。2.不适用于脾胃阴虚,主要表现为口干、...
- 更多易寒易热相关药物
古籍中的易寒易热
- 《幼科发挥》:[卷之一]形气发微论
。方其幼也。有如水面之泡。草头之露。气血未定。易寒易热。肠胃软脆,易饥易饱。为母者调摄不得其宜。必不...
- 《证治汇补》:[卷之五胸膈门]咳嗽
肺疽肺痈。不可不慎。(立斋)邪忌补涩肺为娇脏。易寒易热。虽参、、术、草。甘温平补。惟气虚最宜。若肺热...
- 《古今医鉴》:[卷之十三幼科]形气发微论
。方其幼也,有如水面之泡,草头之露,气血未定,易寒易热,肠胃软脆,易饥易饱。为母者,调摄不得其宜,必...
- 《证治准绳·幼科》:[集之四·心脏部二痘疮上]禁忌
夏酷暑而不甚畏热,冬严寒而不甚畏冷,禀气怯者,易寒易热,天寒阴雨,则感寒湿而濡泻,天气稍炎,则伏热而...
- 《医学入门》:[外集·卷四杂病分类]外感
,而浪用兜铃、粟壳涩剂,反致缠绵。况肺为娇脏,易寒易热,虽人参平药,惟气虚最宜,若肺热有火,及风邪初...
- 更多古籍中的易寒易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