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词条:胰高糖素
摘要:药品说明书别名升血糖素;胰高血糖素,高血糖素外文名Glucagon适应症本品现主要用于低血糖症,在一时不能口服或静注葡萄糖时特别有用。不过,通常低血糖时仍应首选葡萄糖。近来亦用于心原性休克。用量用法肌注、皮下注射或静注,用于低血糖症,每次0.5~1.0mg,5分钟左右即可见效。如20分钟仍不见效,则应尽快应用葡萄糖。用于心原性休克,连续静脉输注,每小时1~12mg。注意事项1.如对危急病例仅怀疑低血糖而尚未肯定时,不可代替葡萄糖静注。2.使用本品后,一俟低血糖昏迷病人恢复知觉,即应给予葡萄糖(如可能,最好口服),以防再次陷入昏迷。3.用本品时,需警惕血糖过高,有时可见低血钾。规格针剂高血糖素:每支1mg、10mg。
查看全文 [ 最后修订于2009/1/14 23:21:50 311字 ]
相关词条:
- 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分泌系统疾病:用于原发性和继发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的替代治疗;肾上腺危象、垂体危象、甲状腺危象等紧急情况的抢救;重症亚急性甲状腺炎、Graves眼病、激素类生物制品【如胰岛素及其类似物、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等】药物过敏的治疗等。大、小剂量地塞米松抑制试验可判断肾上腺皮质分泌状况,诊断和病因鉴别诊断库欣综合征(皮质醇增多症)。2.风湿性疾病和自身免疫病:此类疾病种...
- 胰高血糖素瘤
高血糖素瘤(Glucagonoma)是胰岛A细胞肿瘤,肿瘤细胞分泌过量的胰高血糖素,临床上主要表现为皮肤坏死性迁移性红斑,口角、唇、舌等部位的慢性炎症,指甲松动,外阴阴道炎,贫血,糖尿病等,故又称为高血糖皮肤综合征。1963年Unger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病人血清中的胰高血糖素诊断本病;1966年McGavran应用电子显微镜技术发现肿瘤细胞有A细胞颗粒的特征,并用放射免疫方法测定出切除的肿瘤组织...
- 糖尿病
iabetesmellitus;DM)是指由遗传因素、内分泌功能紊乱或膳食不平衡等各种致病因子作用,导致胰岛功能减退、胰岛素抵抗等而引发的糖、蛋白质、脂肪、水和电解质等一系列代谢紊乱综合征。临床上以高血糖为主要特点。分为胰岛素绝对缺乏的1型糖尿病、胰岛素相对缺乏的2型糖尿病、妊娠糖尿病以及其他特殊类型糖尿病四种类型。糖尿病的急性并发症包括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高血糖高渗状态等;慢性并发症大血管病变如...
- DM
iabetesmellitus;DM)是指由遗传因素、内分泌功能紊乱或膳食不平衡等各种致病因子作用,导致胰岛功能减退、胰岛素抵抗等而引发的糖、蛋白质、脂肪、水和电解质等一系列代谢紊乱综合征。临床上以高血糖为主要特点。分为胰岛素绝对缺乏的1型糖尿病、胰岛素相对缺乏的2型糖尿病、妊娠糖尿病以及其他特殊类型糖尿病四种类型。糖尿病的急性并发症包括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高血糖高渗状态等;慢性并发症大血管病变如...
- 高催乳素血症
171±38)ng/ml;肿瘤直径5~10mm,PRL为(206±29)ng/ml;肿瘤直径≥10mm,PRL多为(485±158)ng/ml。巨大腺瘤出血坏死时血浆PRL可不升高。甲状腺、肾上腺和胰腺功能检查:高催乳素血血症合并甲低时TSH升高、T3、T4、PBI降低。高催乳素血血症合并库欣病和男性化症候时,睾酮(T)、雄烯二酮(△4dione)、二氢睾酮(DHT)、脱氢表雄酮(DHEA)、1...
- 胰高血糖素瘤手术
sùliúshǒushù英文:operationofglucagonoma手术名称:胰高血糖素瘤手术别名:α细胞瘤手术分类:普通外科/胰腺手术/胰腺神经内分泌瘤手术ICD编码:52.5905概述:胰高糖素瘤起源于胰腺的α细胞(A细胞),主要临床特征是重症皮炎和轻度的糖尿病。按临床表现分为3种类型:具有典型皮肤改变型、未有皮肤综合征型和属于MEN的一个部分型。胰高糖素瘤是一种少见病。到1994年我国...
- 胰高血糖素
lucagon;glycagon;GN;HGF;hyperglycemic-glycogenolyticfactor高血糖素说明书:药品名称:高血糖素英文名称:Glucagon别名:果开康;胰高血糖素;升血糖素;解糖原性高血糖因子;胰增血糖素;高血糖糖元分解因子分类:循环系统药物抗心功能不全药物拟交感神经药物剂型:针剂:1mg,10mg。高血糖素的药理作用:1.升高血糖作用:促进肝糖原分解和促进...
- α细胞瘤手术
手术名称:胰高血糖素瘤手术别名:α细胞瘤手术分类:普通外科/胰腺手术/胰腺神经内分泌瘤手术ICD编码:52.5905概述:胰高糖素瘤起源于胰腺的α细胞(A细胞),主要临床特征是重症皮炎和轻度的糖尿病。按临床表现分为3种类型:具有典型皮肤改变型、未有皮肤综合征型和属于MEN的一个部分型。胰高糖素瘤是一种少见病。到1994年我国只有9例报道,而且是临床诊断。据文献统计,世界上总共只有200例左右。笔者...
- 高血糖糖元分解因子
高血糖素说明书:药品名称:高血糖素英文名称:Glucagon别名:果开康;胰高血糖素;升血糖素;解糖原性高血糖因子;胰增血糖素;高血糖糖元分解因子分类:循环系统药物抗心功能不全药物拟交感神经药物剂型:针剂:1mg,10mg。高血糖素的药理作用:1.升高血糖作用:促进肝糖原分解和促进糖异生,其代谢作用的主要靶器官是肝脏,促进cAMP的生成。严重应激时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具有下列作用:(1)低血糖时...
- 胰增血糖素
高血糖素说明书:药品名称:高血糖素英文名称:Glucagon别名:果开康;胰高血糖素;升血糖素;解糖原性高血糖因子;胰增血糖素;高血糖糖元分解因子分类:循环系统药物抗心功能不全药物拟交感神经药物剂型:针剂:1mg,10mg。高血糖素的药理作用:1.升高血糖作用:促进肝糖原分解和促进糖异生,其代谢作用的主要靶器官是肝脏,促进cAMP的生成。严重应激时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具有下列作用:(1)低血糖时...
- 升血糖素
拼音:shēngxuètángsù高血糖素说明书:药品名称:高血糖素英文名称:Glucagon别名:果开康;胰高血糖素;升血糖素;解糖原性高血糖因子;胰增血糖素;高血糖糖元分解因子分类:循环系统药物抗心功能不全药物拟交感神经药物剂型:针剂:1mg,10mg。高血糖素的药理作用:1.升高血糖作用:促进肝糖原分解和促进糖异生,其代谢作用的主要靶器官是肝脏,促进cAMP的生成。严重应激时胰高血糖素分泌...
- 解糖原性高血糖因子
高血糖素说明书:药品名称:高血糖素英文名称:Glucagon别名:果开康;胰高血糖素;升血糖素;解糖原性高血糖因子;胰增血糖素;高血糖糖元分解因子分类:循环系统药物抗心功能不全药物拟交感神经药物剂型:针剂:1mg,10mg。高血糖素的药理作用:1.升高血糖作用:促进肝糖原分解和促进糖异生,其代谢作用的主要靶器官是肝脏,促进cAMP的生成。严重应激时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具有下列作用:(1)低血糖时...
- 高血糖素
gāoxuètángsù英文:glucagon;hyperglycemic-glycogenolyticfactor高血糖素说明书:药品名称:高血糖素英文名称:Glucagon别名:果开康;胰高血糖素;升血糖素;解糖原性高血糖因子;胰增血糖素;高血糖糖元分解因子分类:循环系统药物抗心功能不全药物拟交感神经药物剂型:针剂:1mg,10mg。高血糖素的药理作用:1.升高血糖作用:促进肝糖原分解和促进...
- 果开康
拼音:guǒkāikāng高血糖素说明书:药品名称:高血糖素英文名称:Glucagon别名:果开康;胰高血糖素;升血糖素;解糖原性高血糖因子;胰增血糖素;高血糖糖元分解因子分类:循环系统药物抗心功能不全药物拟交感神经药物剂型:针剂:1mg,10mg。高血糖素的药理作用:1.升高血糖作用:促进肝糖原分解和促进糖异生,其代谢作用的主要靶器官是肝脏,促进cAMP的生成。严重应激时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具...
- 胰高糖素激发试验
拼音:yígāotángsùjīfāshìyàn英文:glucagonstimulationtest胰高糖素激发试验原理、方法、临床意义和注意点与组胺试验相同。仅因采用胰高糖素其副作用远比组胺小,危险性也小,使用药物剂量为0.5-1mg静注。操作名称:胰高糖素激发试验适应证:阵发性高血压发作间期。禁忌证:严重高血压伴心力衰竭者。准备:1.药物胰升糖素。2.血压计。方法:仅因采用胰高糖素其副作用远比...
- 胰高糖素
拼音:yígāotángsù药品说明书:别名:升血糖素;胰高血糖素,高血糖素外文名:Glucagon适应症:本品现主要用于低血糖症,在一时不能口服或静注葡萄糖时特别有用。不过,通常低血糖时仍应首选葡萄糖。近来亦用于心原性休克。用量用法:肌注、皮下注射或静注,用于低血糖症,每次0.5~1.0mg,5分钟左右即可见效。如20分钟仍不见效,则应尽快应用葡萄糖。用于心原性休克,连续静脉输注,每小时1~1...
- 1型糖尿病
而春季和夏季则相对较少。引起这种现象的可能推测为:1型糖尿病的发生与这些季节高发的病毒感染有关。病因:1型糖尿病确切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清楚,其病因乃遗传和环境因素的共同参与。主要由于免疫介导的胰岛B细胞的选择性破坏所致。遗传因素:(1)家族史:1型糖尿病有一定的家族聚集性。有研究报告双亲有糖尿病史,其子女1型糖尿病发病率为4%~11%;兄弟姐妹间1型糖尿病的家族聚集的发病率为6%~11%;...
- 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
而春季和夏季则相对较少。引起这种现象的可能推测为:1型糖尿病的发生与这些季节高发的病毒感染有关。病因:1型糖尿病确切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清楚,其病因乃遗传和环境因素的共同参与。主要由于免疫介导的胰岛B细胞的选择性破坏所致。遗传因素:(1)家族史:1型糖尿病有一定的家族聚集性。有研究报告双亲有糖尿病史,其子女1型糖尿病发病率为4%~11%;兄弟姐妹间1型糖尿病的家族聚集的发病率为6%~11%;...
- Ⅰ型糖尿病
而春季和夏季则相对较少。引起这种现象的可能推测为:1型糖尿病的发生与这些季节高发的病毒感染有关。病因:1型糖尿病确切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清楚,其病因乃遗传和环境因素的共同参与。主要由于免疫介导的胰岛B细胞的选择性破坏所致。遗传因素:(1)家族史:1型糖尿病有一定的家族聚集性。有研究报告双亲有糖尿病史,其子女1型糖尿病发病率为4%~11%;兄弟姐妹间1型糖尿病的家族聚集的发病率为6%~11%;...
- 低血糖
利用,增加肝糖原合成,抑制肝糖原酵解和葡萄糖异生而成为体内惟一的降低血糖的激素。但体内尚有数种的抗胰岛素作用的激素:诸如胰升糖素,以增加肝糖原分解和葡萄糖异生;肾上腺素,以直接促进肝糖原分解,刺激胰高糖素分泌,控制胰岛素分泌,减低葡萄糖的利用;肾上腺糖皮质激素,以增加肝葡萄糖异生;生长激素,以抑制葡萄糖利用;甲状腺激素,以促进葡萄糖吸收,增加葡萄糖异生。总之,当机体对糖代谢调节失常,胰岛素和升血糖...
- 血糖过低
利用,增加肝糖原合成,抑制肝糖原酵解和葡萄糖异生而成为体内惟一的降低血糖的激素。但体内尚有数种的抗胰岛素作用的激素:诸如胰升糖素,以增加肝糖原分解和葡萄糖异生;肾上腺素,以直接促进肝糖原分解,刺激胰高糖素分泌,控制胰岛素分泌,减低葡萄糖的利用;肾上腺糖皮质激素,以增加肝葡萄糖异生;生长激素,以抑制葡萄糖利用;甲状腺激素,以促进葡萄糖吸收,增加葡萄糖异生。总之,当机体对糖代谢调节失常,胰岛素和升血糖...
- 低血糖病
利用,增加肝糖原合成,抑制肝糖原酵解和葡萄糖异生而成为体内惟一的降低血糖的激素。但体内尚有数种的抗胰岛素作用的激素:诸如胰升糖素,以增加肝糖原分解和葡萄糖异生;肾上腺素,以直接促进肝糖原分解,刺激胰高糖素分泌,控制胰岛素分泌,减低葡萄糖的利用;肾上腺糖皮质激素,以增加肝葡萄糖异生;生长激素,以抑制葡萄糖利用;甲状腺激素,以促进葡萄糖吸收,增加葡萄糖异生。总之,当机体对糖代谢调节失常,胰岛素和升血糖...
- 血糖过少
利用,增加肝糖原合成,抑制肝糖原酵解和葡萄糖异生而成为体内惟一的降低血糖的激素。但体内尚有数种的抗胰岛素作用的激素:诸如胰升糖素,以增加肝糖原分解和葡萄糖异生;肾上腺素,以直接促进肝糖原分解,刺激胰高糖素分泌,控制胰岛素分泌,减低葡萄糖的利用;肾上腺糖皮质激素,以增加肝葡萄糖异生;生长激素,以抑制葡萄糖利用;甲状腺激素,以促进葡萄糖吸收,增加葡萄糖异生。总之,当机体对糖代谢调节失常,胰岛素和升血糖...
- 血糖偏低
利用,增加肝糖原合成,抑制肝糖原酵解和葡萄糖异生而成为体内惟一的降低血糖的激素。但体内尚有数种的抗胰岛素作用的激素:诸如胰升糖素,以增加肝糖原分解和葡萄糖异生;肾上腺素,以直接促进肝糖原分解,刺激胰高糖素分泌,控制胰岛素分泌,减低葡萄糖的利用;肾上腺糖皮质激素,以增加肝葡萄糖异生;生长激素,以抑制葡萄糖利用;甲状腺激素,以促进葡萄糖吸收,增加葡萄糖异生。总之,当机体对糖代谢调节失常,胰岛素和升血糖...
- 糖尿病合并低血糖
8mmol/L(50mg/dl)。低血糖是糖尿病治疗中最常见的问题,需尽量予以避免。如果低血糖对人体尤其是对大脑没有损害作用,糖尿病治疗就极其简单。只要使用足量的胰岛素或磺脲类药物降低血糖,就可减轻高血糖所带来的症状,防止急性和慢性并发症,如视网膜病变、肾脏及神经病变等,减少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事实上,由于低血糖的危害性才使得糖尿病的治疗变得较为困难。症状体征低血糖的临床表现受血糖下降的程度...
- 青年人中的成年发病型糖尿病
病的一种亚型。近来随着分子遗传学的进展以及对糖尿病病因和发病机制的深入研究,1997年ADA和1999年WHO糖尿病专家报告,将其归类为特殊型,属单基因突变的胰岛β细胞功能遗传缺陷所致糖尿病。在胰岛素被应用于治疗糖尿病以前,已有病例报道。某些在青春期被诊断为的糖尿病患者,其病程发展有别于普通1型糖尿病而类似于常见的2型糖尿病,即无酮症倾向,仅通过饮食控制而获得超过10年的存活;其后更发现越来越多...
- 高血压病
条件的,对体内有遗传性钠运转缺陷使之对摄盐敏感者才有致高血压的作用。高胰岛素血症:近年来高胰岛素血症与高血压的关系引起人们的关注。观察发现高血压病患者空腹胰岛素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存在着胰岛素抵抗,而糖耐量降低者高血压的发病率明显较正常者为高,高胰岛素血症者还常伴有高甘油叁酯血症和低高密度脂蛋白血症,上述表现多见于肥胖者。动物实验亦发现SHR有胰岛素抵抗存在。高胰岛素血症可能是通过激活细胞Na+-...
-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及骨骼发育不良,牙齿黄染药物与钙络合沉积在牙齿和骨骼中氨基糖苷类肾、耳毒性肾清除能力差,药物浓度个体差异大,致血药浓度升高万古霉素肾、耳毒性同氨基糖苷类磺胺药及呋喃类溶血性贫血新生儿红细胞中缺乏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表1.4抗微生物药在妊娠期应用时的危险性分类FDA分类抗微生物药A.在孕妇中研究证实无危险性B.动物中研究无危险性,但人类研究资料不充分,或对动物有毒性,但人类研究无危险性青霉素类头...
- 降糖素
62.09%。其中31例治疗后,临床症状消失,营养和体力得到恢复,空腹血糖基本恢复到4.48~5.6mmol/L,尿糖定性为阴性。该药除能降低血糖、尿糖和改善患者烦渴、饥饿、疲劳等自觉症状外,经血浆胰岛素测定,还能对多数患者的血浆胰岛素有不同程度的增加,证明该药可促进胰岛β-细胞的分泌功能的恢复,增加胰岛素的释放量。因此,对成人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尤其是对轻型或因多食而肥胖的糖尿病患者以及因胰...
- 腺垂体功能减退症
未获得及时诊断和治疗,发展至后期,往往可因各种诱因而发生危象,出现神志昏迷。垂体危象的临床类型有多种:(1)低血糖性昏迷:其原因可能是自发性的,即由于进食过少或不进食,特别是在有感染时易于发生;或是胰岛素所诱发的(作胰岛耐量试验或使用胰岛素治疗食欲不振);或因高糖饮食或注射大量葡萄糖后,引起内源性胰岛素分泌而致低血糖。本病患者由于皮质醇不足,肝糖原贮存减少,生长激素减少,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增加,加...
- 老年人高血压
节异常,以后逐渐发展为肾小动脉硬化肾缺血,出现以肾小管损害为主要特点的肾脏排泄功能障碍。由此可见,一方面肾脏损害加重高血压的进展,另一方面高血压的进展又加重对肾脏功能的损害,从而形成恶性循环。(5)胰岛素抵抗与老年高血压:1988年Reaven首次提出来的胰岛素抵抗综合征,即对胰岛素促进葡萄糖摄取的抵抗、糖耐量异常,高胰岛素血症。血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h)增高、三酰甘油(TG)增高,...
- 2型糖尿病
生命早期营养不良的人群亦是发生2型糖尿病的高危人群。不少回顾性研究报告,出生时低体重儿及出生后1岁内营养不良者,其在成人后糖耐量减退和2型糖尿病的发生率较高,尤其当这些人群发生肥胖时,这可能与其早期胰腺发育受损及成人后更易出现胰岛素抵抗有关。发病机制:2型糖尿病(T2DM)有更明显的遗传基础,发病年龄多见于成年人而非青少年、发病机制主要为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分泌缺陷而非胰岛B细胞自身免疫破坏。胰岛...
- 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
生命早期营养不良的人群亦是发生2型糖尿病的高危人群。不少回顾性研究报告,出生时低体重儿及出生后1岁内营养不良者,其在成人后糖耐量减退和2型糖尿病的发生率较高,尤其当这些人群发生肥胖时,这可能与其早期胰腺发育受损及成人后更易出现胰岛素抵抗有关。发病机制:2型糖尿病(T2DM)有更明显的遗传基础,发病年龄多见于成年人而非青少年、发病机制主要为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分泌缺陷而非胰岛B细胞自身免疫破坏。胰岛...
- Ⅱ型糖尿病
生命早期营养不良的人群亦是发生2型糖尿病的高危人群。不少回顾性研究报告,出生时低体重儿及出生后1岁内营养不良者,其在成人后糖耐量减退和2型糖尿病的发生率较高,尤其当这些人群发生肥胖时,这可能与其早期胰腺发育受损及成人后更易出现胰岛素抵抗有关。发病机制:2型糖尿病(T2DM)有更明显的遗传基础,发病年龄多见于成年人而非青少年、发病机制主要为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分泌缺陷而非胰岛B细胞自身免疫破坏。胰岛...
- 低血糖综合征
使得胰岛素分泌相应增多,造成临床有低血糖表现)。10314例尸检中证实44例(0.4%)为胰岛素瘤。正常人血糖受多因素调控,如中枢神经系统、内分泌腺、肝脏、胃肠、营养、以及运动等因素等。升糖激素有胰高糖素、肾上腺素、肾上腺皮质激素、生长激素、甲状腺素及一些胃肠激素等。降糖激素仅有胰岛素及C肽。血糖升降还可受很多生理因素的影响,如禁食48~72h,剧烈运动,饮酒,哺乳可致低血糖,新生儿及老年人血糖往...
- 低血糖综合症
使得胰岛素分泌相应增多,造成临床有低血糖表现)。10314例尸检中证实44例(0.4%)为胰岛素瘤。正常人血糖受多因素调控,如中枢神经系统、内分泌腺、肝脏、胃肠、营养、以及运动等因素等。升糖激素有胰高糖素、肾上腺素、肾上腺皮质激素、生长激素、甲状腺素及一些胃肠激素等。降糖激素仅有胰岛素及C肽。血糖升降还可受很多生理因素的影响,如禁食48~72h,剧烈运动,饮酒,哺乳可致低血糖,新生儿及老年人血糖往...
- 老年人糖尿病
糖输出增多以及肝细胞膜上胰岛素受体减少,受体的酪氨酸激酶活性也降低,可能还有受体后缺陷,再加上周围组织的同样变化,就构成了胰岛素抵抗。此时胰岛素的生物效应明显降低,故有代偿性高胰岛素血症。久之,会有胰岛B细胞功能减退。在胰岛素抵抗及代偿性高胰岛素血症的基础上可发生一种胰岛素抵抗综合征或称X综合征。此综合征在糖尿病形成之前就已存在,后来糖尿病又成为此综合征的一部分。此综合征包括向心性肥胖、高血糖、...
- 妊娠期糖尿病
现。体型较肥胖。发病后体重可较前短时间减轻。早期在餐前可有低血糖反应,并且终身仅需口服降糖药就能使血糖达标。仅有少数患者口服降糖药失败后,必须依靠胰岛素治疗。这类患者中一部分注射一段时间胰岛素后,使胰岛功能得到恢复,再给口服降糖药,仍可有效。另一部分患者则终生需胰岛素治疗。当遇有感染、应激、手术等诱因,也可发生酮症酸中毒。年龄越大,以往无糖尿病病史患者,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的发病率越高。此型患...
- 高泌乳素血症
。(四)肾上腺功能检查:HPEL合并柯兴氏症和男性化症候时,T、△4dione、DHT、DHEA、17KS升高、血浆皮质醇升高。(五)胰腺功能检查:HPRL合并糖尿病、肢端肥大症时,应测定胰岛素、血糖、胰高血糖素和糖耐量试验。四、泌乳素功能试验(一)泌乳素兴奋试验1.促甲状腺素释放激素试验(TRHtest):正常妇女1次静注TRH100~400μg,15~30分钟PRL较注药前升高5~10倍、T...
- 胰岛素增敏药
酸中毒患者。2、明显肝功能异常的患者和合并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患者。3、妊娠、哺乳妇女不宜服用本品。不良反应上呼吸道感染、头痛、乏力、水肿、肝功能损害。病例某患者,女性,70岁,糖尿病史10年,同时合并高血压,初期口服药物治疗后因血糖逐渐升高而注射胰岛素治疗,目前注射诺和灵30胰岛素治疗已有3年,血糖仍控制不佳。入院时检查:体重70公斤,身高1.60米,体重指数27.3,空腹血糖为10.0mmo/L...
- 妊娠合并糖尿病
病。其基本的病理生理变化为胰岛素相对或绝对不足所导致的糖、蛋白质、脂肪、水及电解质等代谢失调,以“高血糖”为其特点。还有一些疾病中也有高血糖,称为症状性糖尿病或继发性糖尿病,仅占极少数,例如胰腺炎、胰切除术后、肢端肥大症、柯兴综合征等。诊断:1.早期诊断的重要性:器官完全分化后就不再发生畸形。糖尿病妊娠的婴儿常在胚胎发育第7周之前发生先天性畸形,因此早期诊断与早期处理非常重要。2.病史与体格检查...
- 门静脉高压
而用门脉高压动物血交叉灌流,则可使接受灌流动物肠血流量显着增加,血管阻力下降。结果提示,体液因子可能是维持门静脉高压持续存在的主要因素。目前认为,通过增加Qpv而参与门静脉高压形成的体液因子主要是胰高糖素和前列环素,其次是血管活性肠肽和胃泌素,组胺可能也起部分作用。①胰高血糖素:许多研究发现肝硬化患者不仅伴有胰高血糖素血症,并与肝硬化程度具有相关性。胰高血糖素的分泌主要受交感神经活性、葡萄糖及氨基...
- 血脂过多
性血管性病变在Ⅲ型高脂蛋白血症较为常见。除了早发性冠心病之外,下肢周围血管病变亦常有发生见表2。家族性脂蛋白脂酶缺乏症一般很少发生早发性冠心病。胰腺炎:家族性脂蛋白脂酶缺乏症患者可因乳糜微粒栓子阻塞胰腺的毛细血管,引起局限性胰腺细胞坏死而导致复发性胰腺炎的发生。有1/3~1/2的患者可发生急性胰腺炎。常于进食高脂饮食或饱餐后发生,腹痛的程度与血浆三酰甘油水平呈正相关。此外,腹痛的表现常因人而异,...
- 高血脂症
性血管性病变在Ⅲ型高脂蛋白血症较为常见。除了早发性冠心病之外,下肢周围血管病变亦常有发生见表2。家族性脂蛋白脂酶缺乏症一般很少发生早发性冠心病。胰腺炎:家族性脂蛋白脂酶缺乏症患者可因乳糜微粒栓子阻塞胰腺的毛细血管,引起局限性胰腺细胞坏死而导致复发性胰腺炎的发生。有1/3~1/2的患者可发生急性胰腺炎。常于进食高脂饮食或饱餐后发生,腹痛的程度与血浆三酰甘油水平呈正相关。此外,腹痛的表现常因人而异,...
- 高脂血症
性血管性病变在Ⅲ型高脂蛋白血症较为常见。除了早发性冠心病之外,下肢周围血管病变亦常有发生见表2。家族性脂蛋白脂酶缺乏症一般很少发生早发性冠心病。胰腺炎:家族性脂蛋白脂酶缺乏症患者可因乳糜微粒栓子阻塞胰腺的毛细血管,引起局限性胰腺细胞坏死而导致复发性胰腺炎的发生。有1/3~1/2的患者可发生急性胰腺炎。常于进食高脂饮食或饱餐后发生,腹痛的程度与血浆三酰甘油水平呈正相关。此外,腹痛的表现常因人而异,...
- 高脂血
性血管性病变在Ⅲ型高脂蛋白血症较为常见。除了早发性冠心病之外,下肢周围血管病变亦常有发生见表2。家族性脂蛋白脂酶缺乏症一般很少发生早发性冠心病。胰腺炎:家族性脂蛋白脂酶缺乏症患者可因乳糜微粒栓子阻塞胰腺的毛细血管,引起局限性胰腺细胞坏死而导致复发性胰腺炎的发生。有1/3~1/2的患者可发生急性胰腺炎。常于进食高脂饮食或饱餐后发生,腹痛的程度与血浆三酰甘油水平呈正相关。此外,腹痛的表现常因人而异,...
- 早产
量没有影响。B.肾上腺素能β2受体兴奋剂:作用机制:β肾上腺素能受体有两种,β1受体在心脏、小肠和脂肪组织占优势;β2受体在血管平滑肌、子宫肌层、支气管和横膈占优势。β2受体兴奋还能引起肝糖原分解及胰岛细胞分泌胰岛素,使血糖和胰岛素升高。β2受体兴奋剂作用于子宫肌层受体,激活腺苷酸环化酶,使肌细胞中cAMP含量增加,引起细胞内游离钙下降,并使肌浆球蛋白轻链激酶活性下降,从而抑制宫缩。此类药有利托...
- 结肠癌
溃疡边缘部的组织,不宜取溃疡面的变性、坏死组织。小块活组织,在制作过程中,应尽量注意黏膜的包埋方向,以确保切片中能观察到腺管的纵切面。血清癌胚抗原(CEA)测定:最初于1965年Gold自人结肠癌与胰腺癌组织中提取到r细胞膜糖蛋白,并发现也存在于内胚层衍生的消化道腺癌及2~6个月胚胎肝、肠及胰腺组织中,故而命名为CEA,且认为属于可特异地测定结肠癌,亦被后继的工作证实。在结直肠癌组织中CEA含量...
- 结肠组织癌性病变
溃疡边缘部的组织,不宜取溃疡面的变性、坏死组织。小块活组织,在制作过程中,应尽量注意黏膜的包埋方向,以确保切片中能观察到腺管的纵切面。血清癌胚抗原(CEA)测定:最初于1965年Gold自人结肠癌与胰腺癌组织中提取到r细胞膜糖蛋白,并发现也存在于内胚层衍生的消化道腺癌及2~6个月胚胎肝、肠及胰腺组织中,故而命名为CEA,且认为属于可特异地测定结肠癌,亦被后继的工作证实。在结直肠癌组织中CEA含量...
- 糖尿病性肾病
有关的山梨醇代谢旁路活化、肌醇代谢紊乱和蛋白激酶C活性增强亦与肾小球高滤过有关,应用醛糖还原抑制剂、补充肌醇和使用蛋白激酶C拮抗药可降低肾小球高滤过和延缓蛋白尿的发生。糖尿病患者常同时伴有生长激素和胰升糖素的增加,可能也参与肾小球高滤过的形成。(2)蛋白质摄入过多:动物实验显示蛋白质摄入可升高GFR,高蛋白摄入可使糖尿病动物和糖尿病患者已升高的GFR进一步加剧,从而加速DN的发生。适当限制蛋白质...
- >>点此搜索更多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