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毒痢

目录

1 拼音

yì dú lì

2 英文参考

fulminant dysentery[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fulminant dysentery[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10)]

fulminant dysentery[21世纪双语科技词典]

3 概述

疫毒痢(fulminant dysentery[1][2])为病名[3]。是指以发病急骤,高热,烦躁口渴,腹痛剧烈,大便脓血,甚或神昏抽搐,肢厥为主要表现的重度痢疾[3][3]。多由疫毒流行,互相染易,壅滞肠道,燔灼气血所致[3]。疫毒痢为痢疾中病情急重且具较强传染性的一类[3][4]。见宋《史载之指南方》。疫毒痢亦称“疫痢”、“时疫痢”[4]。本病类似中毒性痢疾,及痢疾伴有严重脱水,电解质紊乱的重症患者,宜中西医结合进行抢救[4]

4 疫毒痢的病因

疫毒痢多由疫毒流行,互相染易,壅滞肠道,燔灼气血所致[4]

5 疫毒痢的症状

疫毒痢主要症候为发病急骤,高热呕吐,烦躁口渴,腹痛剧烈,后重特甚,痢下脓血,多为紫红色或血水状,便次频多,甚至昏迷痉厥[4]。儿童每于未痢之前,即呈昏迷、抽搐,甚或肢冷、喘促,脉微欲绝等危象[4]

疫毒痢发病急骤,痢下鲜紫脓血,腹痛剧烈,里急后重较湿热痢为甚,或壮热口渴,头痛烦躁,甚则神昏痉厥,舌质红绛,苔黄燥,脉滑数。[5]

6 证候分析

疫毒之邪,伤人最速,所以发病骤急。疫毒熏灼肠道,耗伤气血,故下痢鲜紫脓血。疫毒之气,甚于湿热之邪,所以腹痛里急后重较湿热痢为甚。毒盛于里,助热伤津,所以壮热口渴。毒邪上攻清窍则头痛,毒邪内扰心营则烦躁。热毒蒙蔽清窍则神昏,热盛动风,则痉厥。舌质红绛,苔黄燥,脉滑数等,皆为疫毒内淫炽盛之征。本证以发病骤急,腹痛里急后重较剧,或壮热烦躁作为辨证特点。[5]

7 疫毒痢的治法

清热凉血解毒[5]

8 疫毒痢的方药治疗

《肘后备急方·治伤寒时气温病方》已有“天行毒病,夹热腹痛,下痢,升麻、甘草、黄连、当归、芍药、桂心、黄柏各半两,以水三升,煮取一升,服之当良”的记载[5]

疫毒痢的治法以清除肠积,凉血解毒,开窍解痉为主[5]。可用白头翁汤、槟榔顺气丸、当归银花汤、犀角地黄汤、紫雪丹等方[5]

白头翁汤[备注]白头翁汤(《伤寒论》):白头翁、秦皮、黄连、黄柏加味。方中白头翁凉血解毒为主,配合黄连、黄柏、秦皮清热化湿。并可加黄芩、银花、赤芍、丹皮、地榆、贯众等以加强清热凉血解毒之功。如见神昏谵语,甚则痉厥,脉象弦细,舌质红绛而苔黄糙者,为热毒深入心营,病势危急,上方加羚羊角、鲜生地等,再合用神犀丹[备注]神犀丹(《温热经纬》):犀角、石菖蒲、黄芩、生地黄、银花、金汁、连翘、板蓝根、豆豉、玄参、天花粉、紫草或紫雪丹[备注]紫雪丹(《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滑石、石膏、寒水石、磁石、羚羊角、青木香、犀角、沉香、丁香、升麻、玄参、甘草、朴硝、朱砂、麝香、黄金、硝石以清热解毒,开窍镇痉。[5]

9 疫毒痢的针灸治疗

9.1 方一

以天枢、上巨虚等穴为主[6]。疫毒痢加大椎、十宣[6]。呕恶加内关;里急后重加中膂俞、长强;发热加曲池;脱肛灸百会、长强[6]

9.2 方二

治则:清热利湿,通肠导滞,久痢则兼补益脾肾

处方:天枢 上巨虚 三阴交

方义:天枢为大肠募穴,是大肠腑气汇聚之处,调理胃肠气机;上巨虚为大肠下合穴,可运化湿滞,取“合治内腑”之意;三阴交乃是足三阴经脉交会,可健脾化湿。诸穴相合,可以调肠胃气血,气调则湿化滞行,血调则血行痢除。

随证配穴:疫毒痢—大椎、合谷、太冲,久痢脱肛加百会。

操作:毫针刺,泻法,每日1次,每次留针30min,对寒湿痢、休息痢可配合艾灸。

10 关于痢疾

痢疾(dysentery[6][6])为病名[7]。见《严氏济生方》。《内经》作“肠澼”,《伤寒论》称“下利”、“热利”,《肘后备急方》称“下痢”,《诸病源候论》称为痢病,《备急千金要方》称作“滞下”,后世多称痢疾[7]。痢疾以腹痛,里急后重,下痢赤白脓血为主证[7]。发病骤急,可伴有恶寒发热;慢性痢疾则反复发作,迁延不愈[8]。多发于夏秋季节[8]。痢疾的治疗宜分辨虚实[8]。实证用清热化湿,凉血解毒,消积导滞等法[8]。虚证用补中益气,温阳固涩等法[8]。邪盛正虚者,宜扶正与祛邪法[8]。亦可兼用行血调气,前人有“行血则便脓自愈,调气则后重自除”之说[8]

针灸治疗痢疾效果较好,不但能迅速控制症状,而且能消灭痢疾的病原体[8]。但中毒性痢疾,病情险恶,需采取综合治疗措施[8]

痢疾发病期间,应控制饮食或禁食,并实行床边隔离。平素应注意饮食卫生,以防传染[8]

本病常见于细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溃疡性结肠炎、过敏性结肠炎、食物中毒及肠吸收功能障碍性疾病[8]

详见痢疾条。

11 参考资料

  1. ^ [1]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10)[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
  2. ^ [2]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3. ^ [3]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304.
  4. ^ [4]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537.
  5. ^ [5] 张伯臾主编.中医内科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156-161.
  6. ^ [6]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683.
  7. ^ [7]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763.
  8. ^ [8] 石学敏主编.针灸治疗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67-69.

大家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用户收藏: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