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醇消融治疗原发性肝癌

目录

1 拼音

yǐ chún xiāo róng zhì liáo yuán fā xìng gān ái

2 概述

乙醇消融(percutaneous ethanol injection,PEI):是当今运用最为广泛的化学消融治疗肝肿瘤的方法。同介入栓塞相比较其肝功能损伤小;与TACE综合运用,能明显提高疗效,使结节型肝癌肿瘤的完全坏死率达到80%,

3 操作名称

乙醇消融治疗原发性肝癌

4 别名

PEI

5 适应证

乙醇消融治疗原发性肝癌的适应证如下。

1.联合TACE序贯治疗,即TACE+PEI或TACE加其他辅助治疗可使肿瘤的完全坏死率从单一TACE治疗的20%左右提高到80%左右。同时,由于减少了TACE的次数,有效的保护了肝功能。

单个病灶、直径在3cm以内的原发性肝细胞癌或伴有较严重的肝硬化、肝功能不良者为首选方法之一。

2.对于病变数目为3个,直径>5cm的肿瘤,需要大剂量的无水乙醇才能将肿瘤填充。由于肿瘤体积大,血供增加,无水乙醇注入后受瘤体内的血流“冲刷”的程度增加;另外,肿瘤内的纤维分割存在使瘤体内完全填充无水乙醇较为困难,单纯PEI治疗效果不佳

6 禁忌证

1.体质差、合并有其他严重性疾病。

2.有难以控制的腹水、出血倾向。

3.血小板计数在40×109/L以下,凝血酶原时原时间>35%。

4.弥漫型肝癌。

7 准备

治疗前禁食6h,根据患者的肝功能状况适当给予止痛药和镇静药,如地西泮10mg,哌替啶75~100mg。

选用的穿刺针或带有侧孔的化学消融针,规格为21~22G,长度15~20cm;按常规消毒,穿刺点局部麻醉(利多卡因、普鲁卡因),由B超或CT定位穿刺,穿刺进针过程中要求患者平静呼吸屏气,目的是使定位更加准确,同时避免针尖对肝被膜撕划损伤。

8 方法

1.操作方法及程序  无水乙醇在注入肿瘤应遵循以下原则:多点注射;注入的速度要慢,防止药物流入血管、胆道或反流出针道进入腹膜腔;在观察到有针道反流时,应更改针尖注射位点或停止注入无水乙醇。

对于较大肿瘤,如要完全填充肿瘤组织、保证肿瘤完全坏死,治疗的病例注入无水乙醇的总量为:

V=4/3л(R+0.5)3

式中,V为需要无水乙醇的总量,R为肿瘤的半径,0.5为修正数,保证肿瘤周边组织有无水乙醇的浸润。

为防止严重并发症的发生,一次性治疗过程中一般注入无水乙醇剂量范围为2~8ml。

治疗结束后,为防止无水乙醇及可能渗出血液沿针道反流入腹膜腔,需延长留针时间在30min以上。

通过动物实验,通常用1∶9的碘油乙醇在CT导向下进行PEI治疗,其优点是碘油作为标记物,可显示乙醇的分布范围,重复性好,保证治疗效果,治疗频率为每周重复治疗2~3次,保证肿瘤内无水乙醇的完全填充。但对不同个体,应综合考虑病变的位置,患者的耐受程度,治疗的效果如CT随访结果,调整用药方式和剂量。

2.其他治疗包括

(1)止痛。按照肿瘤患者三阶梯止痛原则止痛,对于不能进食患者,可通过肌注或透皮贴剂给药。

(2)发热。适当给予解热镇痛类药物,必要时运用甾体类药物如地塞米松等。

(3)肝功能差,转氨酶、胆红素升高。注意保护肝功能,给予退黄处理。

(4)预防感染。抗生素一般用到3d左右,注意尽量运用对肝、肾功能影响较小的药物。

(5)如合并有气胸等其他并发症,根据相关病变治疗原则予以治疗。

(6)在肿瘤未能完全控制的情况下,依据具体情况重复进行治疗。

9 注意事项

注意防治并发症。

1.疼痛、发热、轻度乙醇毒性反应  经PEI治疗的患者中,约1/4患者出现一过性疼痛、发热、轻度乙醇毒性反应,25%~50%患者血清转氨酶一过性升高。肿瘤体积的大小与上述表现密切相关,较大的肿瘤,PEI治疗中使用无水乙醇剂量增加、肿瘤坏死及坏死组织吸收增多,高热、上腹部疼痛亦常见。Kato在肿瘤直径>3cm以上时,约有67%患者出现中等程度的发热,75%的患者出现腹部一过性疼痛。主要原因是由于无水乙醇反流入腹膜腔引起无菌性腹膜炎,主要预防措施是延长留针时间。

2.肝动脉、门静脉血栓形形形形成和肝梗死  动物实验中,大剂量(1~2ml/kg)无水乙醇经皮肝内注射会引起远离注射点的肝细胞弥漫性坏死;当无水乙醇反流入门静脉或肝动脉后,血管内皮损伤,血管内微血栓形成,导致肝梗死,病理上也证实在远离肿瘤组织以外的正常肝组织内出现肝动脉、门静脉血栓形形形形成。

在治疗中要充分考虑上述因素的存在,治疗操作轻柔,出现并发症及时处理。

大家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用户收藏: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