腋痈

目录

1 拼音

yè yōng

2 英文参考

carbuncle of axilla[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axillary abscess[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13)]

acute pyogenic axillary lymphadenitis[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13)]

3 概述

腋痈 (axillary abscess;acute pyogenic axillary lymphadenitis[1])为病名[2]。出《外科正宗》卷四。又称掖痈、夹肢痈、挟痈、夹痈[2]。是指生于腋窝的痈[2]。为急生化脓性疾病。多由上肢皮肤破损染毒,或有疮疡等感染病灶,毒邪循经流窜,结于腋窝所致;或因肝脾血热,兼忿怒气郁,化火蕴结而成。其特点是发病之初即腋窝暴肿,上肢活动不利,脓成易溃,因疮口位置偏高,易引起袋脓。

腋痈相当于西医的腋下急性化脓性淋巴结炎。

4 腋痈的病因病机

腋痈多因上肢皮肤破损染毒,或其他部位疮疡毒邪循经流窜所致;或因肝脾血热兼恚怒气郁,致腋窝邪毒蕴结,气血瘀滞而成。

腋痈多由肝脾二经结热,气滞血凝所致[2]

5 腋痈的症状

初起皮色不变,漫肿无头,日久方疼,乃生寒热;或初起患处即红肿热痛,身发寒热[2]

初起腋窝部多暴肿,皮色不变,灼热疼痛,同时上肢活动不利,伴恶寒发热、纳差。若肿痛日增,寒热不退,经10~14天肿块中央变软,皮色转红,按之波动感明显,溃后脓出稠厚,肿消痛止,容易收敛。如溃后流脓不尽,肿势不退,多因溃口太小,或因溃口位置偏高,引起袋脓,以致引流不畅,影响愈合,甚或导致瘘管形成。

6 诊断要点

1、发病前多有同则上肢皮肤皲裂、破损或疮疡等病史。

2、痈发于腋窝内,初起多局部暴肿,皮色不变,灼热疼痛,同侧上肢活动不利,多伴恶寒发热,纳呆等症状。约经10~14天,肿块成脓,皮色转红,按之波动。溃后一般脓出稠厚,肿消痛止,容易收敛。

3、本病需与腋疽相鉴别。腋疽初起结块,推之可动,疼痛不甚,化脓时间约需3个月,溃后脓水稀薄,并夹有败絮状物质,收口缓慢,无明显全身症状,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白细胞正常,淋巴细胞增高,血沉增高。小儿患者可因接种卡介苗引起。

7 腋痈的治疗

初宜服柴胡清肝汤,外敷冲和膏;若脓成服透脓散加金银花、桔梗、甘草,并切开引流[2]。初起内服仙方活命饮或漏芦煮散、防风散、升麻汤等,重者服仙方救命汤;外用如意金黄散或远志膏、五龙散等敷贴[3]。若未消而脓成,则内服透脓散或黄芪内托散;外治则切开引流,脓多用猪蹄汤温洗或以黄柏煎汤外洗,继用二宝丹或五五丹提脓去腐[3]。若成漏者,可用药线引流,脓尽则用生肌散或玉红膏、地黄膏等敷贴[3]

7.1 辨证治疗

腋痈总为火毒为患。挟风者,风火相乘,肿势急暴,恶寒发热,初期多见;肝脾郁火上乘,则痈红肿热痛,痛引胁肋,酿脓期多见。治疗以清肝解郁,消肿化毒为主。

7.1.1 风火热毒

腋痈·风温阻络证(axillary abscesswith pattern of wind-warm obstructing collaterals)是指风温阻络,以局部暴肿,皮色不变,灼热疼痛,上肢活动不便,伴恶寒发热、纳呆,舌苔薄黄,脉浮数为常见症的腋痈证候[3]

腋痈·热毒壅滞证(axillary abscesswith pattern of  heat-toxin congestion and stagnation),热毒壅滞,以局部肿痛日增,肿块皮色转红中间变软,按之波动明显,患侧上肢活动受限,恶寒发热,四肢酸楚,口渴溲赤,舌质红,舌苔黄燥,脉滑为常见症的腋痈证候[3]

7.1.1.1 症状

腋窝内结块,肿起急暴,坚硬灼热疼痛,皮色不变,同侧上肢活动不利。身伴寒热,催呆,口干。舌质红,苔薄黄,脉浮滑数。

7.1.1.2 治法

疏风清热,解毒消肿。

7.1.1.3 方药治疗

1、主方:仙方活命饮(吴谦等《医宗金鉴》)加减处方:金银花12克,连翘9克,防风9克,天花粉9克,当归尾6克,浙贝母9克,甘草6克,赤芍9克,蒲公英15克,白芷6克,野菊花12克,牛蒡子9克。水煎服,每日1剂。酿脓者,加穿山甲9克、皂角刺9克。上肢不利者,加桑枝15克、姜黄9克、木瓜12克。

2、中成药:银翘解毒丸,每次9克,每日2~3次,温开水送服。

7.1.2 肝郁痰火

腋痈·肝郁痰火证(axillary abscesswith pattern of liver depression and phlegm-fire)是指肝郁痰火,以腋部暴肿热痛,全身发热,头痛,胸胁牵痛,舌质红,舌苔黄,脉弦数为常见症的腋痈证候[3]

7.1.2.1 症状

腋窝肿胀、疼痛,上肢活动不利;伴发热,心烦,头痛,口苦咽干,大便秘结,小便黄赤;舌红,苔黄,脉弦滑数。

7.1.2.2 辨证分析

肝郁气滞,郁久化火,气郁痰火之邪阻滞腋窝经络,气滞血瘀而成痈;热毒蕴结,经络不利,故上肢活动不利;痰火内蕴,故发热,心烦口渴,大便秘结,小便黄赤;舌红、苔黄、脉弦滑数均为痰火之象。

7.1.2.3 治法

清肝解郁,解毒消肿。

7.1.2.4 方药治疗

柴胡清肝汤加减。如呼吸不利,加瓜蒌、枳壳宽胸理气。

7.1.3 肝脾郁火证

7.1.3.1 证见

腋窝内结块肿起,皮色转红,焮热疼痛,痛引胁肋,上肢活动不利。身发热,口苦咽干,纳呆。舌红苔黄,脉弦数。

7.1.3.2 治法

清肝解郁,化毒消肿。

7.1.3.3 方经

1、主方:柴胡清肝汤(吴谦等《医宗金鉴》)加减处方:柴胡9克,黄芩9克,生山栀9克,连翘12克,赤芍9克,牛蒡子9克,生甘草6克,蒲公英30克,金银花12克,野菊花9克。水煎服,每日1剂。透脓加穿山甲9克、皂角刺9克。上肢不利、痛引胁肋者,加丝瓜络12克、竹茹9克、桑枝15克。

2、中成药四季青片,每次5片,每日3次,温开水送服。

3、单方验方参照“颈痈”单方验方。外治法参照“一般痈”外治法。脓成切开引流,刀法宜循经直开,低位引流。疮口将敛时宜外盖棉垫,压紧疮口,可加速愈合。

7.2 外治法

初起可外用如意金黄散或远志膏、五龙散等敷贴[3]

若未消而脓成,则切开引流,脓多用猪蹄汤温洗或以黄柏煎汤外洗,继用二宝丹或五五丹提脓去腐[3]

若成漏者,可用药线引流,脓尽则用生肌散或玉红膏、地黄膏等敷贴[3]

脓成切开时刀法宜循经直开,低位引流。脓尽可掺生肌散,外盖生肌玉红膏,并加盖棉垫,紧压疮口,以加速愈合。

7.3 其他疗法

1、饮食疗法参照一般痈饮食疗法。

2、预防调护

(1) 止肢有皮肤皲裂,破损或感染病灶时宜积极治疗,以免毒邪循经为患。

(2) 发病期间患肢宜限制活动,以减轻疼痛。

(3) 痈肿较大者,愈后宜加强患肢肩关节活动,以利舒展筋骨。

8 关于痈

痈(abscess (disease)[3])为病名[4]。又称“外痈”。是指生长于皮肉之间,以局部光软无头,红肿疼痛,结块范围多在6~ 9cm大小,发病迅速,易肿、易溃、易敛,或有恶寒、发热、口渴等全身症状为主要表现的急性化脓性疾病[4]。见《五十二病方》。痈为急性化脓性疾患的总称[4]

痈是气血为毒邪壅塞而不通的意思,有“内痈”与“外痈”之分。内痈生在脏腑,外痈生在体表。由于发病部位不同,本病有许多名称,生于颈部的,称颈痈;生于腋下的,称腋痈;生于脐部的,称脐痈;生于胯腹的,称胯腹痈;生于委中穴的,称委中毒。

《黄帝内经灵枢·痈疽》云:“痈者,其上皮薄以泽。此其候也。……热胜则肉腐,肉腐则为脓,然不能陷,骨髓不为焦枯,五脏不为伤,故命曰痈。”

痈相当于西医的体表浅表脓肿、急性化脓性淋巴结炎。

详见痈条。

9 参考资料

  1. ^ [1]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13)[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4.
  2. ^ [2]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754.
  3. ^ [3]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514.
  4. ^ [4]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470.

大家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用户收藏: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