腋下入路臂丛神经阻滞术

目录

1 拼音

yè xià rù lù bì cóng shén jīng zǔ zhì shù

2 名称

腋下入路臂丛神经阻滞术

3 适应证

腋下入路臂丛神经阻滞术适用于上臂中部以下的深部及浅部手术及除痛治疗。

4 禁忌证

1.穿刺部位有感染或血肿。

2.上臂不能外展,腋窝显露困难。

5 准备

1.患者准备  患者体位采取仰卧位,头偏向对侧,被阻滞上臂外展90°前臂外旋屈肘位,手背近头部,似行军礼状。

2.穿刺点体表定位  先在腋窝触摸到腋动脉搏动,再沿动脉走向向上摸到胸大肌下缘,动脉搏动消失处,略向下取腋动脉搏动最高点为穿刺点。

3.腋窝备皮,戴无菌手套,常规消毒皮肤,穿刺点做局麻皮丘。

4.采用7号,长5cm穿刺针。

6 方法

1.术者左手示指、中指固定腋动脉,右手持穿刺针,在动脉搏动最高点外侧垂直刺入皮肤,穿刺针与动脉呈10°~20°夹角,缓慢进针直至出现刺破鞘膜的落空感(刺破纸样感觉),松开持针手指,针尾随动脉搏动而摆动,即可认为针已进入腋鞘管内,此时患者若有异感则可更明确,但不必寻找异感,固定针头回抽无血后注入局麻药20~30ml。注意注药后,注射器内应保留3ml局麻药,待退针至皮下时将剩留的局麻药注入,以阻滞肋间臂神经。腋路臂丛神经阻滞由于上臂外展90°时,腋鞘管被肱骨头压迫,局麻药不易上行扩散,以致常阻滞不到肌皮神经致前臂外侧的皮肤痛觉阻滞不全。为防止阻滞不全,可在注药时将腋鞘的远端加以压迫,注药完毕后立即回复上肢贴于躯干之旁,以利药液上行扩散。

2.也可采用神经定位刺激器进行穿刺,当针尖接近神经丛时会引致相应支配的肌肉抽动,以此来帮助正确定位,提高神经阻滞的成功率。

7 注意事项

1.腋路臂丛阻滞由于位置表浅、腋动脉搏动明显、标志清楚、所以易于进行阻滞,为常用之方法。

2.腋路臂丛不会导致膈神经麻痹、气胸及全脊麻,也不会引致迷走神经、喉返神经、交感神经阻滞所发生的症状。因此使用上较为安全。

3.由于臂丛神经在腋鞘内分支较多,且较分散,故易阻滞不全,麻醉不完善。尤其是桡神经和肌皮神经阻滞效果较差,需加大药量后方能改善。

4.该法局麻药毒性反应发生率较其他方法为高,多由误入血管引起,故注药应反复回抽,确保穿刺针未在血管内。

5.腋动脉、腋静脉穿刺时刺破率较高,易引起局部血肿,使再次穿刺时定位困难。

6.周围神经损伤  常涉及到尺神经、桡神经、正中神经和肌皮神经,与穿刺直接损伤有关,在穿刺中有明显异感者,外周神经损伤发生率明显高于无异感者,故腋路臂丛阻滞穿刺中不强求寻找异感,操作轻柔,且忌粗暴。

大家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用户收藏: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