芽生菌病

目录

1 拼音

yá shēng jun1 bìng

2 英文参考

blastomycosis

3 疾病别名

酵母病,北美芽生菌病,皮炎芽生菌病,Gilchrist’s 病,north Americanblastomycosis,Blastomyces dermatitidis

4 疾病代码

ICD:B40

5 疾病分类

感染科

6 疾病概述

芽生菌病是由皮炎芽生菌引起的肺、皮肤、骨骼等的真菌感染。又称北美芽生菌病。主要发生在美国和加拿大,在英国和墨西哥等地也有少数散发,患者以往都有居住在美国或接触过本菌污染的历史。其他地区也有报告。常从呼吸道传入,吸入孢子可发生感染。通常是肺部和皮肤感染两种类型。少数可通过血行播散至全身致死。临床分4型。①原发性肺芽生菌病。可引起肺泡炎,有干咳、胸痛、低热、呼吸障碍等。多数自愈,少数转为播散。②慢性皮肤骨骼芽生菌病。20%~50%有骨损害,预后较好。③系统性芽生菌病。血行播散至全身,有发热、消瘦、乏力等。④接种性芽生菌病。可自愈。治疗可用二性霉素B、丽康唑,伊康唑、氟康唑等。

7 疾病描述

本病又称北美芽生菌病或皮炎芽生菌病。主要侵犯肺、皮肤及骨骼等器官。我国曾见1 例出国留学生旅居美国时发病回国确诊。

8 症状体征

本病主要表现为化脓性肉芽肿,在早期的溃疡内及晚期的巨噬细胞或组织内均可见到厚壁芽生孢子。根据本病的传播途径、发病部位及病程转归,可分为4 型:

1.原发性肺芽生菌病 由呼吸道吸入真菌孢子引起肺泡炎,巨噬细胞浸润,其后又有嗜中性粒细胞浸润,引起脓肿及肉芽肿性损害,有如原发性肺结核或组织胞浆菌病,可有干咳、胸痛、低热、呼吸障碍等症状。日久病情渐重,常可波及两肺,但甚少有空洞形成。X 线仅见肺门淋巴结肿大或原发性肺结核样改变,后期则可似肿瘤或其他深部真菌感染。多数病例可以自愈,少数则可转变成播散性芽生菌病。

2.慢性皮肤及骨骼芽生菌病 最常见的是肺外感染。皮损常在身体的暴露部位,如手、足、头、面等处,而头皮、掌跖很少波及。初期为丘疹或脓疱,渐向四周扩大而成一边缘高起的暗红色疣状斑片或结节,其内为很多小脓肿,压之有脓液排出,中央有黑色结痂,可转成溃疡。皮损愈合后留下萎缩性瘢痕,但在瘢痕上又可出现新的皮损。此外,咽喉部等黏膜也可受累及,但附近淋巴结常不肿大,无自觉症状。本型预后较佳。25%~50%的患者可伴有骨芽生菌病,以阻塞性骨溶解或单关节炎为主。可发生于脊椎、肋骨、头骨、长骨等处,后者最为常见,并见其骨骺端有局灶性或弥漫性骨髓炎,有如结核性肉芽肿。发生关节病损时常可发热,局部肿胀、化脓,有时可出现一个渗出性窦道。

3.系统性芽生菌病 常由肺或皮肤、骨骼的原发病灶经血液循环播散,以骨、肺、皮肤最易波及,而骨骼受累者占大部分,其中肋骨及脊椎病变最为多见。X线检查见骨质破坏及增生。95%的患者有肺门淋巴结肿大,并向周围扩散。皮损则以躯干为主,常为多发性脓肿,其他如肝、脾、肾、脑、前列腺等均可被感染。全身淋巴结肿大,可有发热、消瘦、乏力等症状。

4.接种性芽生菌病 当手指接触患者尸体后,可发生接种性感染,出现如下疳样的顽固性溃疡,伴有淋巴管炎及局部淋巴结肿大。此型可自愈而不扩散。

9 疾病病因

芽生菌病是由皮炎芽生菌所引起的一种慢性化脓性肉芽肿。本菌属半知菌亚门、丝孢菌纲、丝孢菌目、丛孢科,为双相型菌。

10 病理生理

芽生菌多从皮肤或呼吸道传入,再经血循环播散。病理变化主要为化脓性肉芽肿。

11 诊断检查

诊断:可根据临床症状、真菌检查、病理检查等进行综合判断。

实验室检查:

1.直接镜检 取脓液、痰、脑脊液等做氢氧化钾涂片可见芽生孢子菌。

2.真菌培养阳性。

其他辅助检查:X 线检查见骨质破坏及增生。

12 鉴别诊断

本病应与结核病、结节病、放线菌病、奴卡菌病及其他细菌性慢性肉芽肿病相鉴别。

13 治疗方案

可用两性霉素B(庐山霉素)等治疗。局限性肺部病灶可手术切除。大的脓肿应切开引流,切开前宜先用两性霉素B 等治疗,以免病菌播散。有报道酮康唑治疗也有一定疗效,尤其是不适用上述疗法者,可试用这类药物。

14 并发症

并发骨膜炎和化脓性关节炎、脑脓肿和脑膜炎。

15 预后及预防

预后:一般预后良好。

预防:保护皮肤避免损伤,防止吸入带菌灰尘,避免进入流行地区等,是预防的重要措施。

16 流行病学

本病主要发生在美国和加拿大,在英国和墨西哥等地也有少数散发,患者以往都有居住在美国或接触过本菌污染的历史。近来拉丁美洲和非洲也有病例报告。

大家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用户收藏: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