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提示:本文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本站不出售任何药品、器械,也不为任何药品、器械类厂家提供宣传服务。药品类信息为研究性资料,仅供专业人士参考,请不要依据本站信息自行用药。
2 注解
药熨 治疗学名词。指一种外治法。用药末或药物粗粒炒热布包外熨,用以治疗冷寒湿痹,腹腔冷痛等症。如胃气痛,用橘叶炒热后布包揉熨;风寒或血虚头痛用吴茱萸加米饭炒热布包外熨等。《素问·调经论》:“病在骨,焠针药熨。”参熨法条。
古籍中的药熨
- 《读素问钞》:[卷中]论治
续形苦谓修业就后也一过其用则致劳伤故病生于筋熨谓药熨引谓导引)形苦志苦病生于咽嗌治之以百药(咽嗌甲乙...
- 《类经》:[二十一卷针刺类]三十二、刺有三变营卫寒痹
痹内热奈何?伯高答曰∶刺布衣者以火之,刺大人者以药熨之。(内热,谓温其经也。布衣血气涩浊,故当以火之...
- 《黄帝内经灵枢集注》:[卷一]寿夭刚柔第六
热奈何。伯高答曰。刺布衣者。以火之。刺大人者。以药熨之。黄帝曰。药熨奈何。伯高答曰。用醇酒二十斤。蜀...
- 《灵枢识》:[卷一]寿夭刚柔篇第六
之后。当以火之。大人气血清滑。刺其寒痹之后。当以药熨之。张云。以火之。即近世所用雷火针。及芥、蒜、蒸...
- 《黄帝内经素问集注》:[卷七]调经论篇第六十二
气脉肉筋骨。)燔针劫刺其下。及与急者。病在骨。针药熨。(燔音烦叶翠入声。上章论五脏之气不和。以致外合...
- 更多古籍中的药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