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拼音
yāo tòng diǎn
2 英文参考
EX-UE7[中国针灸学词典]
yāotòngdiǎn[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EX-UE7[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3 概述
腰痛点为经外奇穴名(yāotòngdiǎn EX-UE7)[1][2]。出《常用新医疗法手册》、《针灸学简编》。在手背侧,当第2、3掌骨及第4、5掌骨之间,当腕横纹与掌指关节中点处,一侧二穴[1]。主治腰腿痛,扭伤,急性腰扭伤,手背红肿热痛,小儿急、慢惊风,头痛,耳鸣等。
4 拼音
yāotòngdiǎn
5 代号
EX-UE7
6 腰痛点的别名
威灵(《小儿推拿方脉活婴秘旨全书》)
精灵(《小儿推拿方脉活婴秘旨全书》)
7 出处
《针灸学简编》:腰痛点……
8 腰痛点的定位
标准定位:腰痛点穴在手背侧,当第2、3掌骨及第4、5掌骨之间,当腕横纹与掌指关节中点处,一侧二穴[1][3]。
腰痛点穴位于手背,第二、三掌骨间及第四、五掌骨间,腕背侧远端横纹与掌指关节的中点处,一手2穴,左右计4穴[2]。
腰痛点穴位于手背侧,当第2、3掌骨及第4、5掌骨之间,当腕横纹与掌指关节中点处,一侧二穴[4]。
经外奇穴——腰痛点的位置
经外奇穴——腰痛点的位置
经外奇穴——腰痛点的位置
9 腰痛点取穴方法
患者伏掌取穴。
俯掌,于第2、3掌骨间及第4、5掌骨间,当掌骨长度的中点处取穴[3]。
快速取穴:手背第2、第3掌骨及第4、第5掌骨间,当掌骨长度中点处即是腰痛点穴[5]。
10 腰痛点穴位解剖
腰痛点穴下有皮肤、皮下组织、指伸肌腱和桡侧腕短伸肌腱。另一穴下有皮肤、皮下组织、小指伸肌腱与第四指伸肌腱之间。分布有桡神经的浅支和尺神经的手背支。
10.1 层次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桡侧腕短伸肌腱(桡侧穴)和小指伸肌腱(尺侧穴)[6]。
10.2 穴区神经、血管
浅层有桡神经浅支的手背支(桡侧穴)和尺神经手背支(尺侧穴)分布,深层有桡神经肌支和掌背动脉分布[6]。
11 腰痛点的功效与作用
腰痛点有舒筋通络,化瘀止痛的作用。
12 腰痛点主治病证
腰痛点穴主治腰腿痛,扭伤,急性腰扭伤,手背红肿热痛,小儿急、慢惊风,头痛,耳鸣等。
腰痛点穴主治腰腿痛、扭伤[2]。
腰病:急性腰扭伤[3]。单用本穴治疗急性腰扭伤时,活动腰部是治疗的关键[3]。
其他病:手背红肿热痛,小儿急、慢惊风,头痛,耳鸣[3]。
13 腰痛点的配伍
14 刺灸法
14.1 刺法
针刺腰痛点穴治疗腰扭伤有奇效,针刺3~5分钟,腰就不痛了,甚至能行动自如,但必须由专业医师操作[5]。
注意:单用本穴治疗急性腰扭伤时,活动腰部是治疗的关键[3]。
14.2 灸法
15 特效按摩
掐按腰痛点1~2分钟可治疗腰扭伤[5]。
16 参考资料
- ^ [1]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 中医药学名词(2004)[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 ^ [2]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715.
- ^ [3] 王民集,朱江,杨永清主编. 中国针灸全书[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399-400.
- ^ [4]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846.
- ^ [5] 查炜.经络穴位按摩大全[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4.
- ^ [6] 孙国杰主编. 针灸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146-147.
古籍中的腰痛点
- 《本草纲目》:[草部第十八卷草之七]威灵仙
丸,半茶半汤下。如欲吐,以铜青末半匙,入油一、二点,茶服,探吐。《圣煎服,即软如绵吞下也,甚效。飞...
- 《疡医大全》:[卷二十八诸风部]大麻疯门主方
参(各十两)大枫子白芷防风(各四两)荆芥(八两)威灵仙苏薄荷(各一两五钱)蔓荆子大黄(炒)黄芩防己当...
- 《疯门全书》:正治诸方
火细烧。待泥将干。盖文武火。及至盏内热极。时以笔点水。搽湿盏心。引砒霜气上升。候三炷香完。徐徐退火...
- 《验方新编》:[卷二十三跌打损伤]轻重损伤按穴治法
花、当归、刘寄奴、赤芍、陈皮、苏木、续断、川芎、威灵仙、乳香、没药。如皮伤轻者,头上浮肿,其势反重,...
- 《救伤秘旨》:[救伤秘旨续刻]轻重损伤按穴治法
,属脾肺二经。红花当归刘寄奴赤芍陈皮苏术续断川芎威灵仙乳香没药如皮伤轻者,头上浮肿,其势反重。用原方...
- 更多古籍中的腰痛点